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绿色施工方案第1页共12页目录1.工程概况……………………………………………………………22.绿色施工概念………………………………………………………23.绿色施工原则………………………………………………………24.绿色施工要点………………………………………………………25.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要点……………………………………………36.环境保护技术要点…………………………………………………37.节材与材料利用技术要点…………………………………………58.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点………………………………………79.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要点…………………………………………710.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要点…………………………………8绿色施工方案第2页共12页为了推进绿色施工工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广大施工人员健康安全,全面提升集团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绿色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施工项目简况序号项目内容1建设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国土资源整理储备中心2工程名称环湖雅居B区农转城安置房工程B、C组团房建工程四标段3工程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环湖雅居B区4建设规模65000㎡5勘察单位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6设计单位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7监理单位重庆建新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8施工单位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承包方式采用总承包管理责任制10施工承包范围按施工承包合同范围11工期目标540天12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13开工日期以合同约定及开工报告为准14完工日期以合同约定及开工报告为准2、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建筑、结构设计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建筑功能住宅、商业、地下车库。2建筑特点该建筑设计新颖,外观优美,空间布局合理使用,各项功能满足使用要求。3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650004建筑层数16#、17#楼29F/负3F5建筑层高3.9m、4.5m、3.0m6建筑高度16#、17#楼103m7建筑分类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8使用年限50年绿色施工方案第3页共12页9装修外墙外墙防水漆墙面,外墙面砖面。内墙水泥砂浆墙面、水泥砂浆白色乳胶漆墙面、墙砖墙面。楼地面水泥砂浆楼面、水泥豆石楼面、玻化砖楼面地面、混凝土地面、防滑地砖地面。顶棚水泥砂浆喷白色乳胶漆、水泥砂浆、装饰石膏板吊顶踢脚玻化砖踢脚板、水泥砂浆踢脚板。10防水地下室地下室电气设备防水等级为一级,抗渗等级P8。屋面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二道设防。11门窗铝合金百叶窗、塑钢门窗、安全门、防火门。12非承重墙体填充墙为烧结页岩空心砖、厨房、卫生间及其他防水要求的墙体采用页岩多孔砖。序号项目内容1结构形式16#楼、17#楼、及车库结构体系: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16#、17#楼为中等风化泥岩或砂岩,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8.27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0K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frk=22.30MPa。车库为中等风化粉砂质泥岩,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6.9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0Kpa。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结构使用年限50年4结构耐火等级一级5抗震设计建筑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Ⅰ~Ⅱ类结构抗震等级16#、17#楼图中注明(框支梁、框支柱、框支部分剪力墙为二级)以外的框架、剪力墙均为三级。车库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6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16#楼、17#楼、桩、地梁DLx、桩基封底、桩帽均为C30,剪力墙基础梁JLx、承台、承台梁为C55,条基TJx及独立柱基DJ-x为C30,护壁、隔墙基础为C20,垫层为C20。绿色施工方案第4页共12页车库基础为C40、基础垫层C15剪力墙、柱16#、17#楼基顶~8.3m:C558.3~17.3m:C5017.3~29.3m:C4529.3~38.3m:C4038.3~44.3m:C3544.3~94.4m:C30梁、板-3F~94.4为C30地下车库墙柱负二层以下为C40其余为C30、梁、板均为C307钢筋接头形式钢筋﹤18的柱、剪力墙边缘构件及暗柱采用竖焊,梁采用单面或双面焊接,钢筋≧18的均采用机械连接。8钢筋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RCRB550,型钢及钢板Q2359焊条选用E43型用于HPB300及Q235、E50型用于HRB335、E55型用于HRB400、HPB300和HRB335互焊时采用E4310填充墙体地下室:用M5水泥砂浆砌Mu5.0页岩空心砖砌块,容重为800kg/m³。内、外墙:用M5混合砂浆砌Mu5.0页岩空心砖砌块,容重为800kg/m³组合砌筑体下部1.8m为烧结页岩多孔砖,容重≤1300kg/m³。4、专业设计概况4.1给排水系统:本系统由给水系统、消火栓系统、排水(生活、雨水)系统组成。4.1.1给水系统:本工程生活供水方式为:低区:-1F~12F供水由市政管网自然压力供给;中区:12F~21F由区内中区无负压供水设备供给;高区:22F~29F由高区无负压设备供给;压力大于0.35MPa的楼层增设减压阀。5.1.2消火栓系统:本工程设置了室内外消防栓系统,本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其室内消火栓水量40L/S,室外为30L/S。5.1.3生活排水系统:本工程雨水与生活排水分流排放;生活污水与废水合流排放。生活排水经组织排至室外,经生化池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5.3、通风系统:住宅内所有卫生间均预留排气孔,厨房均设有排油烟烟道。5.4、电气系统:住宅室内部分设计只做预留,强电将电源引至户内配电箱。5.4.1本楼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住宅和公共设备用电分别采用公变和专变供。电源引自地下车库内配电房及柴油发电机房内。因本工程的总负荷未能确定,故变压器和发电机的总容量待后期设备房专项设计时统一完成。5.4.2未尽事宜详电气施工图二、关于绿色施工1.绿色施工的概念: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施工方案第5页共12页2.绿色施工的原则:2.1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2.2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3.绿色施工要点3.1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3.1.1组织管理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目标。项目经理为绿色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夏永兵副组长:祖小林、王佐斌、武刚成员:邹平、樊中美、游如林、白小洪、杨军、黄长河、3.1.2规划管理编制绿色施工方案。该方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后实施。3.1.3实施管理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3.1.4评价管理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成立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3.1.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制订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绿色施工方案第6页共12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三、实施绿色施工的技术要点1.环境保护技术要点1.1扬尘控制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建筑清理垃圾应采用容器吊运。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1.2噪音与振动控制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具体数值详见下表:施工所处阶段主要使用机械噪声源噪声限值(≤分贝)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施工人员远距离通话使用对讲机,严禁大声喊叫喧哗。1.3光污染控制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绿色施工方案第7页共12页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1.4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保护地下水环境。基础采用明沟排水措施,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1.5土壤保护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1.6建筑垃圾控制施工中要求“活完、料净、脚下清”,建筑材料随用随取,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1.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绿色施工方案第8页共12页好工作。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2.1节材措施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
本文标题:52绿色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8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