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B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主讲:韦其泰高级农艺师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蚕病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不论传染性蚕病与非传染性蚕病都应如此。“综合防治”是指在养蚕、制种的前后和全过程中,根据蚕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不同季节、不同地区蚕病发生的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既全面、又有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蚕病防治现状2005年6月环江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大规模发生的脓病蚕沙乱倒乱放广西桑枝乱堆乱放桑枝烂茧乱堆乱放2009年4月象州象州使用过蚕网蚕具乱放2009年4月象州2005年10月宜州发生大面积的桑螟危害2005年10月环江发生大面积桑里白粉病危害一.蚕病防治现状1.环境污染对养蚕生产的威胁日趋严重?2.家蚕微粒子病依然是蚕种制造的威胁!3.血液型脓病流行较为广泛。4.蚕病防治需要新思维和新技术。二、两广地区常见蚕病的种类病毒病——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病、浓核病传染性蚕病细菌病——败血病、卒倒病、细菌性肠病真菌病——白僵病、曲霉病、绿僵病原虫病——微粒子病节肢动物病害——蝇蛆病、螫伤症非传染性蚕病中毒症——中毒、大气污染生理病害血液型脓病2005年7月宜州石别镇土桥村土桥屯大规模发生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夏秋蚕期发生较多,经口侵入中肠。病蚕发育缓慢,体躯瘦小,呆滞,体色略带乳白,常排出带乳白色的软粪,而后陆续死亡。从感染到发病约6~10日。第三造占蚕发病总数的46-64%蚕病为CPV病;中肠型脓病农村俗称“通头”、“通身”或“白口仔”的病蚕中,质型多角体病约占75%,其余25%为软化病及其他并发症(CPV+FV&DNV)等。病蚕的三个发病时期:病变由“通头”而“通身”(开始中肠前部无桑叶片,胸部透明,而后整个中肠很少叶片,全身透明),由“通身”而“白口”(皮肤灰白无光泽,体躯稍萎缩)。群体表现为发育缓慢,大小不齐,甚至龄期有差异,食桑与行动不活泼,体色灰暗等。三.认识发病规律,提出防治措施传染来源→传染途径→蚕体质→环境1.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2.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3.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4.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5.其他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农药B.thuringiensisaizawai被Bt杀死的野蚕1.Bt农药中毒Bt悬浮剂+杀虫双农药,对人畜为中等毒性,蚕中毒后,肠道内引起“胃溃疡”和“败血症”,很快就出现拒食、麻痹、虫体瘫痪,最后死亡。满贯(3.6%虫酰·苏可湿性粉剂):满贯是由科诺公司生物杀虫剂Bt与美国陶氏益农的新型仿生杀虫剂虫酰肼(tebufenozide)复配而成。蚕取食后,不该蜕皮时产生蜕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加上Bt的胃毒夹击,最终导致饥饿、脱水、畸形蜕皮、肠穿孔而死亡。2.细菌性败血病常见的有灵菌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黑胸败血病等。幼虫发病初期呆滞,胸胀腹缩,排软粪或念珠状粪,最后痉挛侧倒而死;病蛹死后腐烂变黑,流臭液;病蛾鳞毛污浊,活动呆滞,腹部膨大,翅不振展,死于交配或产卵过程。病程较快,在25~28℃温度下一般为12~24小时。败血病的防治1、消灭病原,减少传染机会加强蚕体蚕座,防止病原细菌接触蚕、蛹、蛾的机会。用水要注意清洁,湿叶贮藏或堆桑过久、过厚而造成细菌在叶面滋生。及时病蚕、烂茧,防止污染种茧。2、操作仔细,防止操作损伤。推行蚕网除沙,适当稀饲,熟蚕不过多堆积在一起,适期采茧。种茧要有计划地延迟削茧和雌雄鉴别的时间,是避免和减轻败血病危害的有效措施。蚕蛾保护要保持较低温度和黑暗,注意空气流通,蛾箱的蛾数不宜过多,更不要混入异性蚕蛾,以减少雄蛾受伤的机会。败血病的防治3、添食抗菌素红霉素胶囊(蚕用):喷桑叶使用:一次量,本品1粒加500ml冷开水,搅拌溶解喷洒于5kg桑叶叶面,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阴干后使用。四龄添食1~2次,五龄添食3~4次。严重发病时,第1天喂饲药叶24h,第2、3天分别喂饲药叶6h,基本上可制止蔓延。盐酸诺氟沙星溶液(蚕用):取本品2ml加200ml水稀释,均匀喷洒于2kg桑叶叶面,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发现病蚕时,第一天连续喂饲药叶24h,第二和三天分别喂饲药叶6h。对预防败血病蛹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四.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真菌病1.白僵病2.黄僵病3.绿僵病4.曲霉病等1982年,浙江省嘉兴地区医药公司收购白僵蚕数达290.15吨;2009年宜州?焦点问题:1..白僵病(白蚕病?)宜州市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白蚕病发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白蚕病发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宜州市各大蚕区庆远、北牙、北山、石别、德胜等乡镇都普遍发现了白僵病的危害,发生面积达到90%以上。白僵病(白蚕病来自?)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面可见白僵病死蚕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塄底村拉拱屯蚕沙乱放图片白僵病(白蚕病来自?)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面可见白僵病死蚕图为宜州市土桥农户家的蚕沙收购白僵蚕下维村收购僵蚕的车子8元?11元/斤白僵菌病白僵菌的生长发育周期及传染途径白僵病白僵菌1.温度在24~28℃时发病较多。2.病蚕体表出现油渍状病斑。临死时排软粪,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3.死后营养菌丝穿出体壁,形成新的分生孢子,使体壁密布白粉,成为再污染病源。4.从感染到死亡约3~6日。白僵菌生物农药:BotaniGard斜纹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蚕区严禁使用生物农药2.绿僵病发育阶段和侵染过程与白僵菌相似。秋蚕期发病较多。病蚕胸、腹部有黑褐色不整形轮状或云纹状病斑。尸体初呈白色,后密布绿色粉状孢子。感染潜育期较长,一般约7~10日。3.曲霉病影响僵病的发生因素1.与蚕的龄期长短有关;2.与蚕皮肤结构有关,表皮瘤状突起越多越密,抵抗力越弱。3.与发育阶段有关。蚁蚕、小蚕、各龄起蚕、熟蚕和初蛹,由于体皮较薄而粗糙、多皱,且缺少脂质,易为僵菌孢子附着和发芽管穿透,故感染率高,称作易感时期。4.环境条件及蚕室的温湿度对僵病的发生与蔓延有直接关系。僵病的防治应急措施1)加强宣传,落实到每家每户;2)整治养蚕环境,实现群防群治,统一消毒;3)严管小蚕共育,加强产品质量意识和保证;4)加强蚕用物资市场的管理。整治养蚕环境,实现群防群治,统一消毒僵病的防治常用的漂白粉防僵粉是:小蚕用2%有效氯,大蚕用3%有效氯,在各龄起蚕晌食前各使用一次。用三氯异氰尿酸烟熏剂(蚕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多聚甲醛粉(蚕用)或硫磺等熏蒸法(多聚甲醛粉(蚕用))。组织全村统一在下批养蚕前2—3天进行一次蚕室统一烟熏大消毒。通风排湿,“以湿室温”(湿度小于90%时对孢子发芽不利),撒干燥材料,勤除沙等。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僵病【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灰色粉末。有效成分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C9H9N3O2)。防治家蚕真菌病:用于预防,取本品2g加冷开水1000ml溶解,均匀喷洒于10kg桑叶上,二至四龄蚕各添食1次,五龄期每日添食1次。用于治疗,取本品4g加冷开水1000ml溶解,均匀喷洒于10kg桑叶上,每隔8h添食1次,连续添食4次。【注意】(1)施药时要穿防护衣服,防止污染手、脸和皮肤。如有污染应及时清洗。操作时不要抽烟、喝水和吃东西。工作完毕后及时清洗手、脸和皮肤。(2)准确配药,即配即用,充分摇匀后使用。(3)喷药用具要清洁,禁止和农药混用;施药后各种工具要及时清洗,包装物要妥善处理。【规格】(1)1g∶0.5g;(2)60g∶30g。五.传染性蚕病之家蚕微粒子病-微孢子虫寄生家蚕的微粒子病以家蚕微孢子虫(简称N.b)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已记载的微孢子虫有1200多种,其中有200多种是昆虫病原性微孢子虫,主要寄生于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12个目,约400多种昆虫中。05年河池蚕种烧毁的超毒蚕种,损失惨重2005年8月在广西洛东发生的蚕微粒子病多菌灵粉(蚕用)防治僵病【性状】本品为白色至淡灰色粉末。有效成分为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C9H9N3O2)。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稀释后喷洒,没15L冷开水中加入本品60g,溶解后喷施于桑树桑叶上,每亩(667m2)桑园约需本品300g。喷药后第二天即可采叶喂蚕,一般若四龄期用叶,可以在三眠蚕时喷药,若五龄期前三天用叶,可在四眠期喷药,五龄第四天后用叶,可在五龄第三天喷药。药液喷到桑叶后,药效可持续5d~7d,传染性蚕病的特点1.病原微小2.数量多3.传染力强4.病原菌抵抗力强5.病程短6.不同的蚕病发病时期不同7.危害大一点经验:蚕病防控新思路——家蚕微粒子病生态控制及华南蚕区的做法加强家蚕微粒子病防控规范与管理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毁灭性的流行病监督检疫检疫监督三级原种和杂交种的疫情,依法淘汰不合格蚕种补正检疫监督上一级原种的检疫结果,有效控制爆发性流行预知检疫减少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提高监督检疫的效率蚕种检疫失控,必然爆发微粒子病的流行!家蚕微粒子病流行控制策略蚕病流行发生病原蚕病发生和病原扩散饲养量计划技术经济环境及生物因素气象因素(光照、气温等)病原传播营养因素(光照、气温等)参考自M.Wittner,1999;万永继,2001;LS.Garcia2002**非传染性蚕病1、节肢动物病害蝇蛆病蝇蛆病家蚕蝇蛆病又称多化形成黑褐色喇叭状的特异性病斑。性蚕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蛆蝇产卵于蚕体表上,孵化后的幼虫(蛆)钻入蚕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病害。灭蚕蝇的杀虫方法:商品用的灭蚕蝇有乳剂和片剂两种。乳剂含有效成份为25%和40%两种。使用方法有喷雾法和添食法两种。2、中毒症农药中毒敌百虫中毒痉挛麻痹期甲胺磷中毒症状兴奋期杀虫双中毒杀虫眯中毒拟除虫菊酯中毒敌杀死中毒杀灭菊酯中毒(痉挛期)烟草中毒初期中毒状中毒后吐褐色胃液严重中毒侧卧死亡鱼藤精中毒微量农药中毒防治病虫科学用药适期用药避免残留剧毒农药严禁喷雾农药包装妥善处理工业废气污染中毒症1982年浙江省杭嘉湖蚕区总产茧量约为70000吨(140万担),因氟化物污染造成蚕茧的损失率约为7.14%。图片来自鲁兴萌,2008大气(氟)污染桑叶症状大气(氟)污染中毒蚕症状六、贯彻执行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一)严格消毒防病,杜绝传染1、做好养蚕前的消毒工作(1)蚕室、蚕具、蔟室、蔟具等的消毒(2)小蚕具如鹅毛、蚕筷、蚕网、塑料薄膜、切桑板、拖鞋等的消毒2、重视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1)注意做好眠起蚕的蚕体蚕座消毒(2)隔离、淘汰、处理好病死蚕七、蚕病综合防治“养好小蚕一半收”;“彻底消防毒,细蚕尼龙育,大蚕地坑育,饱食防热焗”的廿字措施。八、贯彻执行蚕病综合防治操作规程(一)严格消毒防病,杜绝传染1)、养蚕前的消毒防病:“二消一洗”,用漂白粉液(1%有效氯)消毒,保持湿润半小时用清水洗净。2)、养蚕期间的消毒防病:a)建立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用1%有效氯漂白粉或10%石灰浆消毒。b)及时隔离淘汰病蚕,进行蚕体消毒。0.3%CL叶面消毒。c)认真处理蚕沙。3、认真做好蚕期结束后的消毒(1)及时清除死蚕、下茧、残桑等(2)蚕室、桑室、蚕具、蔟室、蔟具等要用消毒净消毒后再打扫清洗(3)小蚕具如鹅毛、蚕网、蚕筷等要及时煮沸消毒,不使堆沤发霉。4、及时消灭桑园害虫,使用农药要注意残效期对家蚕安全期12~15天。(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1、积极推行稚蚕共育,实行专人、专室、专具、专用桑园;蚕座密度要适中,保证小蚕健壮,提高抗病抗逆性2、合理布局,做好规划蚕房布局收蚁批次3、加强桑园肥培管理4、加强眠起处理,适时分批提青及饷食5、小蚕防干育,大蚕加强通风换气6、不用污染桑叶喂蚕7、发现蚕病,正确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良的贮桑习惯(三)建立和健全经常性的防病卫生制度1、给桑前、除沙后要洗手;入稚蚕室及桑室要换鞋2、注意操作(轻巧、按顺序、严禁在地上操作)3、除沙后的蚕网要曝晒4、采桑用具与装蚕沙用具要严格分开5、蚕沙要严格处理6、有专用贮桑室,保持贮桑室清洁卫生7、设消毒缸8、添食用水要清洁,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五不要”、“五坚持”的卫生制度防病卫生制度:五不要:1.大小蚕不要同室饲养;2.小蚕室贮桑室不要上蔟;3.未消毒蚕具不要使用;4.盛过
本文标题:B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02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