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方案
预应力锚索及护面板施工技术方案编制:复核:日期:2007年8月20日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1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1、预应力锚索分布情况…………………………………………………………………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3三、施工部署…………………………………………………………………………………51、施工管理机构图………………………………………………………………………52、施工部署………………………………………………………………………………53、人员、机械配置情况…………………………………………………………………64、风、水、电布置………………………………………………………………………75、施工进度计划…………………………………………………………………………7四、预应力锚索施工…………………………………………………………………………7五、质量保证措施……………………………………………………………………………161、质量保证措施………………………………………………………………………16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六、安全保证措施……………………………………………………………………………201、机械设备安全措施…………………………………………………………………202、施工安全预防措施…………………………………………………………………203、高边坡施工安全应急措施…………………………………………………………21七、环境保护措施……………………………………………………………………………22附图………………………………………………………………………………………23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2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2四川煤田地质一三七总公司所作《武隆县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3有关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规范》(DB50/5029-2004);《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建筑抗震施工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4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5业主及监理的相关要求;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本单位在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1、预应力锚索分布情况本段内的预应力锚索,分布于ZM1~ZM60桩上;该段地质比较复杂。地质钻孔ZY47、ZY31、ZY37、ZY39、ZY41、ZY46、ZY36、ZY30、ZY15、ZY49、ZY48显示,该段坡体上部为土夹石,中下部为泥质灰岩为了防止滑塌,上中部坡体主要采用预应力锚索桩及护面板加固,以确保边坡稳定。具体锚索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预应力锚索一览表序号桩号间距规格数量(索)1MZ1~MZ74.0m19-19-152MZ8~MZ234.0m17-15-15-113MZ244.0m11-11-9-9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34MZ25~MZ264.0m7-7-75MZ27~MZ284.0m7-76MZ29~MZ314.0m11-11-9-97MZ324.0m11-11-98MZ334.0m7-7-79MZ344.0m7-710MZ354.0m7-711MZ364.0m713MZ37~MZ404.0m9-9-9-9-914MZ414.0m11-11-11-9-9-915MZ424.0m11-11-11-9-916MZ43~MZ444.0m11-11-9-9-917MZ45~MZ464.0m11-11-11-9-9-918MZ47~MZ494.0m11-11-11-9-919MZ50~MZ514.0m7-720MZ52~MZ554.0m9-9-7-721MZ56~MZ604.0m9-9-7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1)、工程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川东褶皱带,八面山弧形构造南西端翘起部位的武隆向斜南东翼。据本次地表调绘,场区为一单斜构造,据场地外北、西侧基岩出露处测得地层产状15°∠10°;强风化岩体中层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中等风化岩体中层面结合一般,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4属硬性结构面。未见断层通过,据勘察区外基岩出露点观测,岩体中主要发育有以下两组裂隙:①J1:32°∠81°,面较粗糙,平直,延伸较短,平行发育,6~8条/m,微张,多由粘土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②J2:315°∠76°,面较粗糙,延伸较短,平行发育,4~6条/m,微张,多由粘土充填,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以上两组裂隙相互切割成棋盘格状。2)、地层岩性拟建场地地层主要由上覆土层和下伏基岩组成。土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层(Q4dl+el)碎石土;基岩为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泥质灰岩。现将场地地层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土层(Q4dl+el)碎石土:黄、灰色,松散~稍密,稍湿,碎石含量约占50~60%,块石含量约占10~15%,其余为粘土,碎、块石成分为强风化泥质灰岩,呈棱角、次棱角状,分布不均匀,粒径一般50~150mm,最大约400mm。该层场地内广泛分布,最大厚度10.80m(ZY12),最小厚度3.30m(ZY45)。2、基岩(T2l)泥质灰岩:灰色,微晶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体呈碎裂状结构,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粘土矿物,质较硬,锤击声脆,震手。强风化带:风化裂隙较发育,岩心呈碎块状及颗粒状,质较软,厚度一般5.00~8.00m。中等风化带:裂隙发育少,岩心多呈短柱状,岩质较硬,小刀能刻划,岩心节长一般5~15cm。拟建场地基岩面起伏大,埋深较大,最大埋深10.80m(ZY12),最小埋深3.30m(ZY45),局部地段基岩裸露。2)、水文地质1、地表水拟建场地地处斜坡之上,地表迳流条件较好,场地北侧约200m处为乌江,场地内无地表水体。2、地下水拟建场区内地下水主要为上覆土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两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坡残积层碎石土土层中,地下水随季节变化明显,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顺地形向低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5洼处排泄,其透水好、赋水性差,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灰岩裂隙及溶隙中,呈带状分布,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迳流和泉水方式排泄,迳流排泄途径受岩层产状和地形地貌特征控制。经本次勘察对有水钻孔进行提干水后24小时观测,孔内无恢复水位,说明有水钻孔均为施工用水所滞留。综上所述,场地内地表水不发育,主要集中在雨季大气降水坡面流和冲沟流;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受季节控制,故本场地地下水贫乏。三、施工部署1、施工管理机构如图1所示图1施工管理机构框图2、施工部署预应力锚索工程施工是一项地质条件变化复杂、关键工程隐蔽和施工技术难度较大的特殊施工作业。其主要施工内容有:地质调查与处理、锚索桩护壁拆除、锚索孔定位及项目经理:林俊项目副经理:杨东升总工程师:杨仕禄工程技术部(王磊)安全质量部(田明)物资设备部(王万平)财务部(熊伟)工地试验室(王小龙)综合办公室(黄禄)计划合同部(廖健)施工队一施工队二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6钻孔(含不良地质段固结灌浆处理)、锚索加工编制、清孔下锚、锚固段注浆(含二次劈裂注浆)、锚斜托浇筑、锚索张拉、补充注浆及封锚等工作。工作量大,工序复杂,主要由施工队负责,组织一支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施工。3、人员、机械设备配置1)、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预应力锚索施工配备的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如表2所示表2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林俊项目经理2杨仕禄项目总工3孙兵工程部长4任伟安质部长5王小龙材料试验6王磊测量队长7尚维国施工队长8任伟质检员9郭明江施工员10其他管理人员根据现场配置充足其它锚索加工、钻孔,注浆、张拉和封锚等施工所需作业人员,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配置充足。2)、主要机械设备预应力锚索施工进场的主要机械设备如表3所示表3锚索施工配备机械设备表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锚索钻机KMG402台注浆设备液压2套含不良地质段处理空压机20m31台空压机12m3柴油1台备用发电机250KW1台备用制浆机强制式1套含不良地质段处理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7砂浆拌和机强制式1套液压千斤顶YDC-40005套材料运输车5T2辆其他设备据需要配置锚索辅助施工3)、主要仪器设备预应力锚索施工配备的主要主要仪器如表4所示表4主要测量、试验、质检、监测仪器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厂牌及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SET230RK、NTS302R+2锚孔定位2水准仪C32II、DSZ23350m钢尺34磨光机25试样切割机16砂浆稠度仪17其它仪器根据需要配置4、风、水、电布置锚索施工中所需高压风直接套20m3空压机生产,另备用1台12m3空压机;施工用水采用自来水;施工用电,直接配电房接入,满足施工要求,另配置备用250KW柴油发电机组1台,施工前与网电联接,可随时合闸供给锚索施工用电。5、施工进度计划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3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7月1日四、预应力锚索施工锚索施工时应锚索桩施工完毕后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开始施工,先拆除锚索施工位置的土方,再拆除锚索桩护壁,找到桩内预埋的钢套管后核对锚索钻孔位置正确后及时组织进行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边坡防护,减少边坡暴露时间。1)、做好预应力锚索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机具配备质量和数量,人员配置数量等必须与预应力锚索施工相适应,满足施工需要;完成原材料进场及试验检测;完成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写、上报和审批,技术交底资料的下发学习。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82)、锚索施工按从上到下原则进行施工,尽量避免锚孔间串浆,影响施工效果。杜绝上下操作产生安全问题,同时减少各锚孔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在成孔后及时进行锚孔固结灌浆,以保证成孔和锚索施工整体质量,然后及时进行后续各工序的施工。3)、预应力锚索防护断面布置如图3所示图3预应力锚索布置示意图4)预应力锚索施工要求:a.所有桩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栋测、声测)且达到设计值后再按照逆作法向下开挖。每次开挖高度为3米,开挖至锚孔设计位置的时候应立即停止向下开挖;等该位置护面板混凝土浇筑完广西建工|五建重庆分公司9毕,锚索张拉完工方可继续向下开挖。b.锚索大面积施工前应作锚索性能试验,当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大面积施工和结构隐蔽。c.锚索数量等参数分别见施工图的剖面图,当现场实际与图示内容不一致时,应查明实际地质情况,请地勘单位确认后做设计调整。锚索锚固段应为强风化岩石或者中风化岩石。d.锚孔钻孔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岩体内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软弱结构面、溶洞等位置发生变化等等),锚孔终孔清洗干净后应立即插入预应力锚索注浆,不得将孔放置时间过长,锚孔定位尺寸误差≤20mm,锚孔偏斜度小于3%,注浆采用孔底注浆法,从孔底开始注浆,注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浆应适当超过锚固段长度。注浆中应缓慢搅动砂浆,保证锚固段注浆饱满,注浆压力不小0.7MPa。砂浆固结完毕前禁止扰动锚索。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张拉锚索。张拉完毕后实施第二次注浆,对自由段灌浆做防腐处理至自由段注浆饱满。过锚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钻孔深度超过锚索设计长度应不小于0.5米。强风化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100kPa。中风化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380kPa。(本工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段可以为强风化岩石,其强度应大于0.8MPa;也可以为中风化岩石,其强度应大于15.49MPa,由于地勘未提供岩石与锚固体的粘结强度值,设计依据地勘报告以及相关规范得出,应现场做实验检测该值符合实际后方能大面积施工,否则应通知设计调整)e.在挡板立面上每隔1.5~2米设一个排水孔(呈梅花型布置),岩土分界处
本文标题: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59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