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3《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
1《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涵盖98%的知识点)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半原理以及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他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3、智力正常.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1、轻度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2、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3、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中国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意义:1、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2、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3、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1、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2、终极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3、矫治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内容:1、性心理卫生2、个性与心理卫生23、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4、情绪与心理卫生5、意志与心理卫生6、学习与心理卫生7、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8、生活习惯于心理卫生9、环境与心理卫生10、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1、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2、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4、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简单易行,材料真实可靠,但材料优势具有偶然性、片段性、和不准确性,难以量化,成本较高)2、调查法(a访谈法:灵活,适用范围大,费时费劲,容易使问题的答案失真;b问卷法:费用低、调查广,在短期内达到高度数量化和规范化,问卷收回率低,影响问卷真实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3、实验法(a实验室试验:条件控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b自然实验:弥补了实验室试验的缺点,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事前要有周密的准备和计划,并需要坚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4、测验法(心理测验: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也可以测量出同一群体中个体差异的程度,理论知识不坚实,测验项目不完善)5、个案法(既可用回忆以往事件和查阅有关记录的方法重新组织信息,也可通过长期的追踪来描述心理活动的未来变化,研究结果只适合于个别情况).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学概念,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身体外形、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青春期的生理变化:1、身体外形:身高、体重、第二性征2、大脑结构与技能的发展:脑重与脑容积的增加、脑电波的变化、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33、性生理发育:女性生理发育、男性生理发育、性发育提前现象4、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2、产生性意识。3、产生成人感。4、独立性与封闭性的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1、连续性和阶段性。2、方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开始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思维有了一般的逻辑结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理论:对儿童而言,应确定两种智力发展水平。第一种发展水平是现有发展的水平,即已经形成心理机制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是通过教学实现的。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就能摘桃子)青少年认知发展特征:1、观察能力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2、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注意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3、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不断提高4、思维能力迅速发展,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5、思维品质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6、思维品质在具备深刻性和批判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表面化和片面化的特征青少年人格发展特征:自我意识发展:A能够全面、深入的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自身的才学、品格、能力等内在因素逐渐成为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B自我意识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虽然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会发生矛盾,给青少年带来烦恼、彷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自我可以重新统一C自我体验丰富而深刻,自我调节的目的性。主动性逐步提高性格发展:A态度特征(对周围世界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态度)B情绪特征(强烈性和温和性、可变性和固执性、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C意志特征(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青少年道德品质发展特征:41、青少年能从原则上理解道德准则2、青少年在道德评价中注重动机和效果一致关系的分析3、青少年能独立、自觉的按照道德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4、青少年的道德意志随年龄增长不断加强青少年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1、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约束、相互依存的,即一个因素大小、作用的方式依赖于另一个因素。2、遗传与环境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先天素质。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主观因素。主观意识,态度,活动等。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性心理:指与性征,性欲以两性交往等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青少年性心理活动的表现:1、对性知识的追求。2、性欲望和性冲动。3、性的自慰行动。4、对异性的爱慕。性心理的发展阶段:1、异性疏远期(小学高年级到初一、二年级)2、异性好感期(初中二、三年级到高中一、二年级)3、异性爱慕期(高中二、三年级到-大学低年级)4、两性恋爱期(大学高年级以后到青年末期)早恋: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过早的建立恋爱关系行为。判断早恋的依据是:1、生活自立的程度。2、恋爱的年龄和法定最底结婚年龄相差程度。早恋的特征有: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和差异性。早恋的类型有7种:爱慕型(仪表型、专长型、品性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补偿型,叛逆型,病理型。早恋的原因:1、生理因素2、生理因素(好奇心、虚荣心理、易受暗示性)3、社会因素(生态环境变化、成人诱因、学校生活单调)早恋的危害:1、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2、易受伤害,产生心理问题。3,容易出现性过失,甚至妊娠。4、增加犯罪发生率。如何正确对待早恋:1、正视早恋的发生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真诚,尊重和5关心早恋青少年,让早恋者了解性心理知识,尤其是朦胧的感情的产生。3、丰富课余活动,转移注意力。4、鼓励异性正常交往。青少年常见的性问题有哪些:1、性恐惧。2、性压抑。3、手淫。4、性罪错。性恐惧:常见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开始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主要是对自己身体内部和外部的急剧变化,尤其是对月经和遗精现象感到惊慌恐惧,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性恐惧的原因:对性生理和性发育缺乏最基本的科学认识性恐惧的辅导策略:应以预防为主性压抑:青少年对自己的性冲动产生罪恶感,他们把自然的性冲动和对异性的兴趣压抑起来,表现为对性问题避而不谈,对异性敬而远之性压抑产生的原因:1、传统的家庭教育2、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内向)性压抑的辅导策略:A帮助青少年形成合理的性知识B引导青少年通过各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来缓解性冲动,释放性压抑手淫:指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官以引起性快感、获得性满足的行为,是个体的一种自慰行为。手淫产生的原因:青春期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会产生性冲动和性要求,会在性生理和性心理驱使下出于好奇开始手淫。手淫的辅导策咯:1、树立手淫的科学认识,消除心理障碍。2、注意起居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培养广乏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4、提高自我的分析鉴别能力。性罪错(性失误):随着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育,青少年的性需要开始增强,但他们的性知识、性道德和性约束能力还不成熟,在好奇心理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有些青少年会做出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性行为。性罪错产生的原因1、青春期性发育和性冲动作用下的性猎奇心理和尝试心理2、性观念上的开放性3、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4、不恰当的教育方法5、不良的个性特征(享乐主义、自控能力差等)6、道德意识薄弱7、缺乏性教育8、性道德观念错位69、性的法制意识淡薄性罪错的辅导策咯:1、加强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2、要指导他们如何学会与异性交往,避免性的挑逗和诱惑。3、创建良好的家庭,学校和教育环境。性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消除青少年的性无知,促进其正常的性生理及性心理的发展2、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3、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将来的恋爱、择偶、建立幸福的家庭关系做好准备中国性教育的内容:1、性生理教育。2、性心理教育。3、性道德教育。4、性法纪教育。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家庭性教育(父母生活中指导,讨论交流,榜样示范)2、学校性教育(直观教学,收集问题讲解,读书指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须故事,个案分析)3、社会性教育(如医疗部门、司法部门)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个性:又称人格,本意是指面具。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于外、给人印象的特点,即自我开放,和个人蕴藏于内,没有外露的特点,即被遮蔽起来的真实自我。我们这样定义:个性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个性的结构:1、个性动力系统。以积极性,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人生观等。2、个性表征系统。体现在气质,性格,能力三方面。3、个性调控系统。维持个性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由自我意识构成。个性的特征:1、个性的整体性。2、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同性。4、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个性特质理论(卡特尔16因素特质理论)1、乐群性。2、聪慧性。3、稳定性。4、特强性。5、兴奋性。6、有恒性。7、敢为性。8、敏感性。9怀疑性。10、幻想性,11、世故性。12、忧虑性。13、激进性。14、独立性。15、自律性。16、紧强性。个性的5因素模型:(塔佩斯)1、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只能等特质。2、责任心。具有公正,条理,尽职,成就等特质。3、外倾性。具有热情,果断,活跃,乐观等特质。74、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等特质。5、神经质。表现出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等特质。(OCEAN个性的海洋)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气质的类型:(巴甫洛夫依据神经活动的过程划分4个类型)1、胆汁质:这种气质类型的人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思维灵活行动敏捷,但性情急噪,鲁莽冲动。2、多血质:这类人情感丰富,外显不稳定,思维敏捷,活泼好动,但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办事重情趣。3、粘液质:这类人情绪平稳,不外漏,不易激动,考虑周密,自制力强,但是行动迟缓,主动性差。4、抑郁质:这类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易多愁善感,思维敏捷,想象里丰富,但不善交际,孤僻离群,对人对事易多虑,反应缓慢。性格: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的个性特征。性格主要有4个方面的特征构成:态度特征,情绪特征,认知特征和意志特征。青少年性格发展的特点:青少年的性格认知特征在初二至高一阶段发展迅速。这个时期青少年能从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
本文标题:3《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4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