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毕业论文答辩-ppt课件
P2P网络借贷中贷款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信任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研究申请人:导师姓名:专业名称:绪论1文献综述2理论模型与假设3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4管理策略5结论6目录CONTENTS1.1研究背景:互联网金融大背景网络借贷:包括P2P网络借贷(个体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支付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财付通Paypal、AmazonPayment渠道理财产品销售余额宝、定存宝Paypal共同基金投融资网络小额贷款阿里小贷、京东小贷Ebay、AmazonlendingP2P网络借贷人人贷、宜信LendingClub、Prosper众筹点名时刻,追梦网Kickstarter、Fundersclub金融机构网络银行微信银行FirstDirect1.2P2P行业:众说纷纭、优胜劣汰-信用风险-平台风险-技术风险-用户风险-线下征信和风控-担保机制-组合放贷+债权转让-政策支持-投资需求和资金渴求-社会消费借贷习惯变化;-技术提升,应用场景出现-去媒介化-用户中心化-借款成本低,投资收益高发展原因四大风险行业特性中国特性1.3研究问题与意义对P2P网络借贷已有研究不足贷款人的决策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哪些理论模型能够理想的解释贷款人的决策行为-集中在网络借贷中的借款人视角;-网络借贷与电子商务的研究不同;-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媒体舆论、个人的信任倾向、网络使用经验……-信任理论、机会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理性行为理论、羊群效应……-P2P网络借贷是新兴事物;-国内外P2P发生的信用环境差异大;新的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的环境差异理论意义:研究P2P网络借贷中影响贷款人出借行为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用户的决策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实践意义: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加深对贷款人的用户了解和研究,提升用户的信任,加强P2P平台的运营与管理。二、文献综述-决策理论的简要模型概述-计划行为理论适用于P2P网络借贷的研究计划行为理论3-信任的定义、信任的分类、中国人的信任-提出P2P网络借贷中的信任分类信任理论2-硬信息、软信息、人口特征因素-提出贷款人视角研究与借款人研究的差异P2P网络借贷影响因素分析12.1文献综述:借款人和贷款人视角研究的区别贷款人-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方法:结构方程,数学建模-流程:选择借贷平台、选择借款人-用户行为的分析和预测,提升平台的管理,满足资金供给者的风控要求和使用体验借款人-研究借款人借款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多元回归的方法,质性分析-前提:已选择借贷平台-指导平台提升借款人的借款成功率,更快的满足借款人需求2.2信任理论Giffin(1967)信任分类能力信任、正直信任和善意信任McAllister(1995)信任机制制度信任、人际信任(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Mcknight(2002)电商行业信任倾向、制度信任、信任理念和信任意向Grabner(2003)在线信任系统信任、特定交易的信任陈传红等(2010)交易时间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信任谢庚(2014)技术信任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王曙光(2014)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信任、数据质量信任、公共程序信任、决断包容信任信任倾向平台信任借款人信任2.3文献综述:决策理论模型的对比内涵适用情境应用领域TPB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新兴事物的使用行为电子商务、知识管理、消费行为等经济管理领域TRA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理性行为的分析哲学、电子商务、知识共享、行为金融TAM感知有用、感知易用、使用态度、使用行为意向、实际使用基于用户感知的参与行为的研究微博使用、网上购物、移动证券等电子商务领域ECT期望、感知绩效、确认、满意度、持续使用意向持续性决策行为,适用具备使用经验的行为网上购物、社交网络、信任演变等持续性行为SCT个体、行为、环境个体或组织行为特征的分析预测心理学研究、职业规划、企业决策、语言学绪论1文献综述2理论模型与假设3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4管理策略5结论6目录CONTENTS3.1理论模型与假设刘健,张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速铁路乘坐意向研究追求新奇信任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过去行为信任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行为意向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赵勍升,王晓东.基于TAM/TPB整合模型的虚拟货币支付行为实证研究3.1理论模型与假设信任倾向出借态度平台信任主观规范借款人信任感知行为控制出借意向3.2假设:信任倾向假设H1a:出借人的信任倾向会正向影响出借人的平台信任假设H1b:出借人的信任倾向正向影响其出借态度−Mayer等认为信任方受到会同情被信任方的能力、诚实和善意的缘由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同情被信任方接受弱势地位,这种同情的意愿会导致相应的承担风险的行为。把这些观点拓展到用户的决策环境下,高水平的信任倾向会增加用户的行为态度。−陶晓波(2011)研究认为用户在买入高涉入-理性类产品(如电子产品等)时,感知网站投入与网站声誉对用户的信任意图起重要作用,而在购买低涉入-理性类产品(如杂志、图书等),用户更依靠其信任倾向做出购买决策。−刘健(2014)研究了高铁乘坐的影响因素,通过多325份问卷分析,认为信任对乘坐意向的间接影响程度为0.71,是最大的影响变量,与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都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2P网络借贷是新兴事物,社会和个人对网络借贷的了解和认知有限,尚不能形成普遍性的深入认知。因此,如果个体有较高的信任倾向更容易接受和采用这一投资方式。3.2假设:平台信任假设H2a:出借人的平台信任正向影响对借款人信任程度假设H2b:出借人的平台信任正向影响出借人的出借态度假设H2c:出借人的平台信任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假设H2d:出借人的平台信任与其行为意向正相关−平台信任是指用户相信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可以促使成功交易、保障双方的权益。网络环境下,平台信任可以促使出借人产生交易的兴趣,进而形成行为意向。平台对网络借贷双方的作用是减少信息不对称,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交易的达成。−对于P2P平台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声誉和规模,声誉是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对平台多方面的综合评价。平台的交易规模和声誉是平台长期积累的实力,反映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和更高的管理水平;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能够控制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能够吸引出借人的目光。−在P2P网络借贷中,网贷平台是用户获得收益的保障方式之一。3.2假设:借款人信任假设H3a:借款人提供的信息越多,出借人的感知行为控制越高−本文认为借款人信任包括借款人的硬信息、借款人的软信息和标的信息三个部分。−信用评级越高,借款的成功率更高并且借款成本更低。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车产和房地产认证等指标。此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能帮助借款人降低借款成本和提高借款成功率。网络借贷中,借款人可以上传各种财务资料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包括收入、职业、银行流水等信息,网贷平台会根据财务信息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网络借贷中,借款人提高的信息越多信息越详细,更能降低投资人的不信任,更容易获得借款。通常在借贷中,借款人会明确说明借款的目的,如淘宝店主的借款,应收账款的周转,用于买车或买房等。3.2假设:出借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假设H4a:出借人的出借态度与其行为意向显著、正相关假设H4b:出借态度对借出行为意向的影响要大于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在用户形成购买意向之前,态度就起到影响头脑的作用,态度上的认可和赞同能够提升用户的购买意愿。个体在借贷的过程中会有帮助到其他人,出借人的荣誉感和道德感的收益。假设H5a:P2P网络借贷出借人的主观规范与出借行为意向负相关人们会咨询周围的朋友和家人的建议,甚至是社交网络中朋友的想法,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较为熟悉,及他们之间的认同感较为强烈。当个体发现自己与亲人和朋友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存在较大差异时,会产生相应的紧张倾向,为此个体往往会调整自己对该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形成认同。在P2P网络借贷中,用户无法合理估计借款人或平台存在的真实风险,如果用户感知到的风险较大,其感知到的可控制性就较低,进而降低贷出意向。P2P网络借贷与银行储蓄、宝宝类理财产品相比,产品和服务更为复杂和不确定,风险更大,用户的使用意向也会降低。假设H6a:用户感知行为控制能力越强,其出借行为意向越高绪论1文献综述2理论模型与假设3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4管理策略5结论6目录CONTENTS4.1数据获得与验证•在问卷发放过程中,本研究通过QQ群、微信等社交媒体,发放到P2P网络借贷群、投资群和互联网金融群等,提高问卷的曝光度和对象的真实性。•收集问卷288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回收率为83.33%。•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4.1数据获得与验证因子KMO累计方差贡献(%)Bartlettsig.整体0.85577.4590信任倾向0.7330.88975.0720平台信任0.89286.8720借款人信任0.8284.7640出借态度0.8340.81465.9720主观规范0.78584.1470感知行为控制0.81273.1630行为意向0.86870.280因子α值测量度测度项删除后的α值信任倾向0.832BA10.78BA20.711BA30.82平台信任0.965PT10.951PT20.967PT30.955PT40.954PT50.953借款人信任0.911BT10.886BT20.87BT30.886BT40.881BT50.933借出态度0.866LA10.821LA20.867LA30.811LA40.86LA50.832主观规范0.828SN10.837变量效度检验结果各变量的Cronbach’sα值(部分)4.2初始检验修正的方法−对不显著的假设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模型显著性和适配度指标的对比,确定是否去掉不成立的理论假设;−对模型样本中的异常值处理,在数据验证和处理中,先后删掉7个异常样本,提升了模型的显著性;−各个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通过在潜变量相关性与模型的显著性之间存在关系;−在AMOS软件中,可以采取探索性分析的方法,寻找想到较优的模型和关系。4.3修正后模型假设路径关系EstimateP值检验结果H2a借款人信任←平台信任1.331***显著H2b感知行为控制←借款人信任0.1580.042显著H1b出借态度←信任倾向0.1960.002显著H2b出借态度←平台信任0.316***显著H6a出街态度←感知行为控制0.216***显著H2d行为意向←平台信任0.375***显著H4a行为意向←出借态度0.560***显著H5a行为意向←主观规范-0.1320.041显著H6b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0.0990.032显著X2/dfGFIAGFIRMSEANFICFIIFI2.210.9110.8950.0390.9550.9140.903绪论1文献综述2理论模型与假设3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4管理策略5结论6目录CONTENTS结论一01出借态度和平台信任是影响贷款人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出借态度的影响程度为0.560,平台信任的影响程度为0.375-平台信任对出借态度的影响程度为0.316,信任倾向为0.19602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显著的负相关-P2P网络借贷是新兴的事物,了解和接纳的人较少;-多家知名平台非法集资,通过新闻和自媒体的舆论作用,影响大众认知;03借款人信任通过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起作用,影响程度较低-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可控制和反制的手段较少;借款人由平台进行控制的,贷款人感知较低-贷款人更多的是基于借款人的软信息和硬信息做决策;04平台信任比借款人信任的影响程度更大-网络借贷行业处于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发展阶段,贷款人需要对平台进行选择和判断;-当网络借贷行业进入成熟期后,平台信任的影响程度降低,借款人影响程度将提升。结论二010203信任倾向和平台信任的关系不显著部分受访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答辩-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5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