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绪论考核点与要求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的合作一、识记:1.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主要方式2.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二、领会: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家庭社区是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幼儿园小学是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场所。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幼儿发展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教育环境。(一)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参与幼儿园管理、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二)家庭与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方式简答题1.个别方式: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庭教育咨询、家庭联系册2.集体方式:(1)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会、全体家长会(2)家长座谈会或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一般由幼儿园提出,并由家长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家长参加。包括“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爷爷、奶奶教育座谈会”“母亲茶话会”等多种形式。(3)家长学校、儿童教育报告会和专题研讨会。家长学校是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学校。(4)家长开放日、活动日制度(5)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陈列室二、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简答题1.建立定期联系制度。2.动员社区力量办好托幼事业。3.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公共设施与教育资源,开展联合教育活动。4.因地制宜,发动专业力量,指导非正规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5.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开办多种社区活动。三、家庭与社区合作社区文化:指一个社区内特有的文化现象,社区文化背景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父母教育方式,社区文化活动设施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社区性格:作为一定社区中具有延续和传递的力量,对个体的性格产生影响,这主要通过家庭中的长辈来传导。主要方式: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形成社区教育网络;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与家庭合作;以托幼机构为依托,推动社区与家庭的合作等。主要内容: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利用社区资源,为儿童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学前教育的衔接一、识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二、领会:1.我国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三、简单应用:1.针对家园衔接,家庭需要做的工作2.针对家园衔接,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四、综合应用:1.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2.小学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一、家庭与幼儿园的衔接家园衔接(一)做好家园衔接工作的意义(二)家庭需要做的工作简答题入园前的心理准备是首要的。1.生活方面:(1)调整作息时间(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3)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物品方面:(1)学习用品的准备(2)生活物品的准备3.心理方面:(1)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2)唤起幼儿入园的信心(3)消除幼儿的恐惧(4)提供亲近教师的机会(5)鼓励与同伴交往(三)幼儿园需要做的工作简答题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本领2.邀请家长及幼儿到幼儿园参观3.幼儿园提早进行幼儿入园前的家访工作4.为初入园的幼儿进行环境布置5.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6.幼儿园要做好卫生工作二、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幼小衔接(一)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差异简答题1.办学性质不同2.教学内容不同3.教学方法不同4.儿童主导活动不同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和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饿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这是幼儿完成幼儿园的教育后步入小学前这一过渡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工作。2.由于儿童在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身心发展内容和特征不同,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3.幼儿园阶段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形成其各种特点、态度、习惯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还可以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三)我国当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论述题1.幼小衔接重知识轻能力(重视智的衔接,忽视德体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2.幼小衔接形式化3.幼小衔接时间不充足4.家长对幼小衔接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应采取的措施1.幼儿在入学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幼儿在入学前要做好生理准备;幼儿在入学前要做好心理准备。2.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非智力品质: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和自信心等)(4)加强幼儿园教师业务能力培养(5)建立和健全幼儿园与小学的联系3.小学针对幼小衔接需要开展的工作(1)合理调整低年级幼儿的作息时间(2)小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儿童教育经验(3)小学教师应多研究学前教育学及心理学,了解幼儿年龄、心理特点,顺应他们的特点(4)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互访活动,了解入学儿童教学的特点。4.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起到的作用(1)增强幼儿的信心。(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3)调整好幼儿生活规律。(4)培养好幼儿的自理能力。(5)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6)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本文标题: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八章考核点与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5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