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六章考核点与要求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六章考核点与要求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一、识记:1.幼儿园的概念2.幼儿园的双重性质二、领会:1.幼儿园的特征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一、幼儿园的性质1.幼儿园概念:名词解释幼儿园古时称蒙养院,近代称幼稚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中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到六周岁的幼儿。幼儿园是对3到6周岁的幼儿学习、生活、娱乐及保教的场所,是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年龄特征,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机构。2.幼儿园主要特征有三点:简答题(1)招收对象一般为3---6周岁的幼儿。选择题(2)幼儿园的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首先,幼儿园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级学校的教育。其次,幼儿园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早教机构的教育。另外,幼儿园又不同于其他以幼儿为对象的纯福利机构或慈善机构。(3)幼儿园是幼儿公育的专门社会机构。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1861-1911)在武昌创办湖北幼稚园,拟定了《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走顶学堂章程》命名学前教育机构为蒙养院,湖北幼稚园改名为武昌蒙养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官办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的儿童。选择题1919年,民国政府将蒙养院改为幼稚园,同时将其纳入学制,成为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1年政务院颁布《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幼儿园纳入学制系统,确立了作为社会主义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和学制系统的第一环的地位。《规程》“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3.幼儿园具有双重性质简答题(1)教育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强调的是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适应社会变革,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幼儿园坚持保教结合,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从家园合作的角度看,能够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2)福利性:幼儿园为家长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具有福利性。二、幼儿园的任务艰巨简答题1.首先,幼儿园作为学制教育的基础阶段,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一样,担负着保育、教育幼儿,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2.其次,幼儿园又是一种社会公共育儿机构,担负着其他学校教育机构所没有的为家长服务的特殊任务。第二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与原则一、识记:1.幼儿园教育的概念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概念3.幼儿园教育原则二、领会: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2.教育的一般原则。一、幼儿园教育的概念与地位(一)幼儿园教育概念:名词解释幼儿园教育:可以界定为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活动。(二)幼儿园教育的地位1.幼儿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0世纪80年代终身教育2.幼儿园教育属于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启蒙教育阶段。3.幼儿园教育在我国目前不属于义务教育。二、幼儿园教育目标(一)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意义简答题1.幼儿园教育目标:对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幼儿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为幼儿园教育目标服务。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作用:1.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在幼儿教育阶段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2.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3.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增强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4.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帮助幼儿教师对教育活动结果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5.明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利于解决幼儿园”小学化“的问题(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和应注意的问题1.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依据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应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要求。制订教育目标必须尊重幼儿最近发展区,以幼儿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和要求为依据。2.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幼儿园教育目标涵盖的内容要全面。其次,幼儿园教育目标应体现连续性和一致性。(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和内容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体系1.幼儿园教育总目标2.教育领域分类目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3.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4.学段(年龄阶段)目标5.单元主题教育目标6.教育活动目标幼儿园教育总目标-——教育领域分类目标——幼儿身心素质发展目标——学段年龄阶段目标——单元主题教育目标——教育活动目标。2.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内容:《规程》中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身高和体重是评价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2)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地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选择题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应把“体”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选择题(四)落实幼儿园教育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应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必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不同的年龄发展特点和水平来安排教育活动。其次,在落实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时候应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纲要》把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指南》对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目标的制订以五大领域为维度,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若干方面,包括32个学习与发展目标,87条教育建议。教育活动目标指引教育活动的开展,并贯穿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同时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质量。三、幼儿园教育原则(一)教育的一般原则1.尊重儿童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2.促进儿童全面、协调发展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二)幼儿园教育原则简答题幼儿园教育原则是教师在向幼儿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受教育一般原则的制约,同时具备自身的特点。1.保教结合的原则:所谓“保育”,是指对幼儿身体的照顾、保护、养育和促进,以及对幼儿心理能力的保护和培养。所谓“教育”,就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选择题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区别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游戏既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又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3.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4.坚持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的原则5.充分利用同伴、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第三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育内容一、识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的内容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幼儿的发展是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内容应该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为本,保证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方面无缺失均衡的发展。一、健康教育: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迅速发展时期。健康领域的教育涉及幼儿的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内容。1.幼儿日常生活习惯教育2.幼儿身心素质教育3.幼儿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二、语言教育: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涉及幼儿倾听、表达、阅读与书写等能力。1.倾听与表达能力教育2.阅读与书写能力教育三、社会教育: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1.自我意识教育2.人际交往能力教育3.社会规范教育4.多元文化教育四、科学教育: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幼儿的初步探究能力。1.自然环境教育2.数学教育五、艺术教育: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形式。1.音乐教育2.美术教育3.韵律活动教育第四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一、识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概念与组织形式二、领会: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形式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简答题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性、启蒙性、趣味性、游戏性、综合性、整合性、随机性、潜在性的特点(一)按照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织形式1.生活活动2.区域活动3.教育活动(二)按照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织形式1.分学科式教学活动2.综合主题式活动3.按领域分类的活动(三)按照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集体活动2.小组活动3.个体活动(四)按照学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接受式学习2.体验式学习3.探究式学习4.合作式学习(五)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组织形式1.全园活动•2.亲子活动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和安排活动,以引导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2.游戏活动: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最喜爱,最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按照教育的作用有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按照教师的指导来分,可以分为教学游戏和幼儿的自主性游戏。)3.日常生活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指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和每天都要进行的活动,包括进餐,睡眠,盥洗,来园离园,自由活动和散步等。4.其他类型活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等。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教育活动之前需要设计教育活动方案,在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1、主体性2、全面性3、整合性4、灵活性(198页)第五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幼儿园教育评价一、识记:1.什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2.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分类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4.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方法5.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二、领会:1.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2.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理念一、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涵(一)按照特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组织形式1.教育评价的内涵: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2.学前教育评价的内涵简答题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学前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涵名词解释: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部分。它以幼儿园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在系统测量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及其相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二、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简答题1.鉴定功能2.诊断功能3.改进功能4.激励功能5.导向功能三、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论述题(一)根据评价设计的系统性程度分类:1.正式评价:按照经过预先严密设计的评价方案进行,围绕某些预定的评价问题,系统的搜集资料,经深入细致的分析后做出价值判断结论。主要为政策性
本文标题: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2014版--第六章考核点与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5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