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第1页(共21页)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第2页(共21页)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6.《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和‘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A.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C.标忠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第3页(共21页)7.下列诗词所描绘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推倒三山黎庶悦,中华崛起翻新页。②聚首上海怀天下,再游湖上驭红船。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④稻堆堆得圆又圆,社员堆稻上了天。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8.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所展现的不同时期中国形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对抗②折射了中国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的发展变化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从敌视到建交、合作的过程④展现了中国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历程。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9.托克维尔指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对此观点的全面理解是()A.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B.工业文明造成了环境污染C.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D.工业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10.有西方论者认为:“法国大革命是现代西方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阶段,它实现了启盟运动思想家的理想,摧毁了旧秩序的等级制和整个社会,强化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现代国家的成长。”能佐证上述观点的史茹是()①三级会议的召开第4页(共21页)②《人权宣言》的发表③《法国民法典》的颁布④巴黎公社的成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1.《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无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做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A.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B.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C.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D.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12.历史学家阿诺德•汤阴比认为;“文明是在提出艰难挑战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苏联社会主义的挑战,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一个刺激和推动”。下列史实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2分)13.国家通过实施各类政策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材料一城市商业繁荣是罗马帝国兴盛的基石。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商人得到了帝国政府的承认、保护和部分特权,如降低关税和简化税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他派远征军深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商人占取重要港口,外贸商队均有官方的武装部队保护。商人自由往来各地,而且在政府主导下为城市修建了城墙。汉武帝时期开通了丝绸之路,长安城专设机构供外来商人使用和居住。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他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对国内商人课以重税,使“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商人被定为贱民,不得进入仕途。此后,商业发展的空间已极小。(1)阅读材料一,概括奥古斯都统治时期与汉武帝时期商业发展的异同点。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谈到人口增殖问题时指出:“中国人口总是不加多,外国第5页(共21页)人口总是日日加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1949年毛泽东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人力是现实生产力,人多力量大。”从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邓小平强调人口过多给经济、社会带来负效应。1982年,中央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失妇只生一个孩子”。2015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6.6%,远超国际标准,故此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人口主张及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些主张及政策提出的依据。材料三1931年,西方经济学界关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展开争论。一派认为,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应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制定政策推动各项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派认为,应该让私人企业居于主导地位,才能避免政府干预企业的发展及公共资源的浪费,推动国家经济良性发展。(3)概述这一争论在西方出现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看待上述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4.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表历史笔记资料表作者书名内容北朝)杨衡之《洛阳枷蓝记》展现了北巍都城洛旧四十年间的政治大事、中外交通、人物传记、市井景象、民间习俗、传说轶闻,书中亦有不少神异鬼怪故事。然其遗闻艳事,颇足以朴史采(盘书)存史摅。(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载禄山诸事,文辞灿然,叙述颇详,而不免于琐杂,然新、旧《唐书》《资治通鉴》所记禄山事,亦不能舍此而他求也。(寒)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自都市、坊市、风俗、典礼,靡不该载。如此之类,皆可以互相考证,订史时氏(史家)之误。﹣﹣选编自姚继荣《唐来历史笔记论丛》第6页(共21页)阅读上表,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15.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由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一跃成为中国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支化中心。与此同时,重庆还是国共合作的政治舞台、抗日运动时中心。中国战区韵建立,使重庆与伦敦、莫斯科、华盛顿等城市一样,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指挥中心,也由此获得国内外的广过关注。﹣﹣选墙自何一民《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城市发展变迁研究》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战时期重庆发展的表现。井结台所学,分析其发展的国际、国内背景。第7页(共21页)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读图,序号和史实对应正确的是()A.①采取了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B.②发现了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C.③诞生了儒家学檬创始人孔子D.④创作了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考点】ZA:历史文化常识.【分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需要掌握孔子的生平和贡献.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解读,注意图示中序号对应的国家,结合该国的史实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图示,结合所学可知,①是秦国,焚诗书控制思想的措施是在秦朝秦始皇时期,故A项错误.②是楚国,最早的成熟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故B项错误.③是鲁国,孔子是鲁国人,创立了儒家学派,故C项正确.④是燕国,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离骚》是屈原的作品,屈原是楚国人,故D项错误.故选C.2.《通鉴纪事本末》记载某朝皇帝说:“朕即位之始,览前王令典,睹五代弊端,第8页(共21页)乃革故鼎新,别怍朝廷法虚。”下判史实与此相符的是()A.“分天下出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B.“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削裂疆土,立二等之爵”C.“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贰“D.太学士之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考点】1V: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政治制度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解答】A.从材料信息中睹五代弊端可以看出这是五代以后的历史,应该是宋朝,选项反映的是秦朝的地方官职.B.选项反映的是汉朝的地方官职.C.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监督地方官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材料时间和内容相符.D.大学是作为顾问,是明朝朱元璋废丞相以后.故选C.3.《晚明大变局》一书提到:“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太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这里的“晚明大变局”主要表现在()A.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B.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C.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考点】A4: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需要掌握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键信息“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结合明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即可.【解答】注意题干信息“晚明也有大变局…它不是中国内部悄悄发生的,而是有世界背景的”,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随着明朝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连渐被打破是在宋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第9页(共21页)C项不是大变局,应排除.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B.4.阅读如图和诗文,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①此画是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体现了“以形写神”的风格。②此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③由于科举考试侧重诗赋,此时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④该诗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点】3K: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和演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文人画和明朝诗歌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绘画和诗歌的解读,结合中国古代文人画和明朝诗歌的特点分析即可.【解答】依据题干图示可知,此画是文人画的代表,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抒发性情重于刻画细节,故①错误,②正确.依据题干诗的时间“明”,结合所学可知,古代诗歌创作达到全盛是在唐朝,故③错误.渔家这首诗反映的是许多封建士大夫不去真正体察民苦,“不识”大自然的险风恶第10页(共21页)浪,却想当然的描摹出一幅幅风花雪月图,借以派遣仕图失意惆怅和苦闷,即对当时思想界脱离现实、空谈心性的状况提出批评,故④正确,故D项正确.故选D.5.1898年谭嗣同在《论今日西学与中国古学》中曾指出:“中国艰危……然吾约计开辟以来,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极危,却又是极盛之萌芽。”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准确的是()A.借鉴历史经验,主张中体西用B.民族危机加深,出现变革契机C.认同百家争鸣,致力托古改制D.主张救亡图存,提倡民主共和【考点】B5:维新思想.【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总体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解答】“战国与今日遥遥相映,时局虽皆
本文标题:2017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6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