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 6-工业4.0及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国智能制造思考--孙汉明
工业4.0及互联网+背景下的中国智能制造思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浙江分所孙汉明2015年5月29日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德国工业4.0体现了德国对未来制造深刻认识工业4.0将跨越传统的工厂边界,延伸到多个产业链工工件自带加工工艺、自主召唤加工设备工业1.0、2.0、3.0革命主要发生在工厂内①生产制造②企业管理③经营模式工厂①质量文化②知识文化③人才培养文化①开源②开放③共创④共赢⑤互联网思维理念与思维工业4.0将发生在方方面面工业4.0将跨越传统的工厂边界,延伸到多个产业链应对老龄化,工业4.0是被逼出来的德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老龄化严重,许多制造业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制造业后继乏人。2013年,德国成为世界上首个被迫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7岁的国家。希望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疑问:德国工业4.0实施会顺利么?①多家族企业②中小企业企业模式①开源②开放③共创④共赢⑤互联网思维德国缺少美国制造业回归会顺利么?是否缺少了1-2代对工业制造有深刻认识的人?互联网强国、系统软件强国、互联网思维强国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互联网+的公式化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A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B工业互联网+=我+)+d工业物联网消费互联网f(工业工业“互联网+人”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互联网+物”让人通过互联网来控制万物浙江的普遍观点:制造业+互联网未来制造三国杀依托互联网全球“软”优势带动传统制造业再创经济全球竞争新优势美国依托德国制造业全球“硬”优势插上互联网的“软”翅膀,再创经济全球竞争新优势德国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进入制造业强国中国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主线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中国制造2025—避免理解误区信息化、数字化、物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新常态?中国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支撑?中国制造2025—避免理解误区基础材料、制造工艺、高端工艺设备、装备核心配件、匠人级的制造群体等是核心、基础、支撑如果金融资本被误导中国的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将受极大影响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在哪?中国科技人力和人数都世界领先,且工资成本与美、德比低,但中国人在主动创新方面与其相差很远中国人才优势?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市场资源是大家的。近期的CeBIT博览会上马云在主旨演讲中就提到:“14年后我再次来到这里,想帮助欧洲企业向中国向世界,通过互联网出售产品”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政府层面出台一些列规划、纲要及政策对智能制造进行顶层设计,但美国的制造业回归计划同样宏伟,德国的工业4.0也已经成为法律中国大规模生产的组织能力《纽约时报》的调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工业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中国制造业的现状?自主研发能力不足A工厂缺乏高水平智能制造体系下的工人C自主营销品牌缺乏B参差不起。朱森第: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D中国制造业现状与资本制造业企业如何应对?走专业路线还是转业路线?所谓专业之路,通过智能制造提高中国制造的档次、效率和利润率,使之从目前的“低附加值产品”升级换代,转而走向依靠品牌、技术和工艺等高附加值获利,此路线可以让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为“制造业强国”专业路线有专业能力跟不上,技术、工艺和经验积累不够,产品成本提高但品牌附加值不够等风险,其结果很可能是西瓜捡不到,芝麻也丢光。制造业企业如何应对?走专业路线还是转业路线?所谓“转业之路”,就是利用国内外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将曾经适合、但如今已显得落后和效率不高的制造业部门向发展滞后、劳动力价格仍然较低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转业路线有转型不及时,被美国制造业再回归及德国工业4.0战略培育出来的竞争对手抢夺中国制造业大国优势的风险。先进不等于成功,但要有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思维只有将发明用于经济活动并取得利润才算创新中国是个幅员辽阔,情况复杂的大国,中国制造业及经济发展不均衡。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们只有承认并掌握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应该以省或市为单位,以企业为主体,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团队水平,进行智能制造的探索与实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尊重市场规律和消费者取向。浙江“机器换人”工业3.0战略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消费变化带来的挑战浙江下沙制造遇消费变化带来的挑战从横向拓展为主向纵向升级为主转变消费领域从传统商业模式向网络消费方式转变消费方式看从价廉物美向个性化选择消费转变从实用到品质换下的人去哪里?薪酬增速与生产率增速的挑战企业用人面临的挑战工资上涨速度高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制造业企业用人面临的挑战年龄结构、就业结构、知识结构劳动力结构矛盾浙江省的对策以两化融合互联网+为重点加快信息经济发展A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加快提升社会管理水平C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机器换人”B以信息化为重要手段加快提升社会管理水平D以提速安全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E以完善政策鼓励创新为重点加快构筑良好环境F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机器换人的问题国外的机器居多,工位,工序自动化的专机国内集成商用谁的机器?纯手工操作、危险操作、恶劣环境操作、重复单调操作、影响品质操作、疲劳重复操作;懂得操作机器的技术工人换掉什么人,谁来操作机器“专业”下岗,“转业”上岗,生活生产服务业和工业配套服务业兴起上岗换下的人去哪里?制造业企业用人面临的挑战平均替代人工数量浙江市场价格(万元)回报期(年)SCARA机器人2915KG六轴电焊机器人3151.1四轴码垛机器人5200.9并联机器人3201.4浙江机器换人案例-晾衣架自动化组装流水线实施前实施后劳动力453次品率1-2%1‰以下管理成本5%1%以下国外客户的产品价格多次提价不成功客户主动加3%生产效率3分钟/个2分钟/个产品一致性98%100%遇浙江机器换人案例-晾衣架自动化组装流水线遇浙江机器换人案例-晾衣架自动化组装流水线机器换人实施过程中的苦水配件一致性差,毛刺、破损、扭曲多发A设计到工艺更改时往往需要帮助设计及更改模具,很多老板认识不到或者不接受C供应商、车间主任、设备科长、员工可能都是裙带关系,关系理顺难度大B项目实施触及一线员工利益,部分下岗,部分转岗或工序工资降低D设备操作工人水平不高,设备一旦不到位停机或者故障停机,可能会出现设备被永远弃用危险E工厂在不同季节及工作状态下,电压和气压的波动会很大F浙江省机器换人实施企业现状单子多,但很难拿到A吃了消化不了C拿到了不敢吃B消化了回款不及时D每天一家的速度在增加F目录六、机器人及自动化界机遇与建议五、机器换人案例四、浙江制造业面临挑战二、互联网+及中国制造2025一、工业4.0的偏颇认识三、中国制造业“专业”与“转业”机器革命带来的挑战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的积累已经进入“棋盘的另一半”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的发展已经与计算机深入融合,器发展速度搭上了摩尔定律当极富创造天分的技术专家与摩尔定律的指数增长完美结合起来的时候,即使最棘手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遇机器换人的机遇(信息化技术、智能制造能力)“机器换人”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力生产率“机器换人”可以促进新就业及用工结构调整“机器换人”可以解决职业健康和安全难题用互联网+的思维实施机器换人:做好设备练内功、做好服务创品牌、做好技术工人培训求生态发展、留好互联接口备升级遇未来机器人发展的趋势—5SSmart(智能)ASpeed(敏捷)BSoft(柔性)CService(服务)DSafe(安全)F对制造业企业家的建议机器人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需要来自大学、研究所、企业三个方面的人才队伍。因此对于人才体系的搭建、各方面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提供论文的部门看德国大学、研究所、工业部门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的较好。对制造业企业家的建议德国“工业4.0”是由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博世等企业联合发起的,工作组成员也是由产、学、研、用多方代表组成的。未来的制造业体系将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产、学、研、用多个层面联合来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打造企业自己的“政、产、学、研、金、介、用”科技创新链;“无人机”领域的大疆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以专至强专业业绩为王市场人才至上人才对制造业企业家的建议智能制造道路上的实验与探索e-servo伺服谁在做电机:中科院计算所的强大的信息技术团队骨干;在浙江从事机器换人十多年的智能装备团队骨干;从事电机研发20多年的电机团队骨干;互联智能制造用伺服电机遇伺尔沃“E-SERVO”高性能伺服电机13566768819谢谢大家!我的微信我的联系方式
本文标题:6-工业4.0及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国智能制造思考--孙汉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8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