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4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两极格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两极格局初步形成⑵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⑶“冷战”和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⑷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单元线索:“格局”: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是建立在世界主要大国实力对比的基础上的。“极”:在国际关系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中心,它影响、制约着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其他力量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根因:明确两组关系:⑴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为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之下国际关系最显著的特征。⑵“冷战”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一、雅尔塔体系的形成1、什么是雅尔塔体系?2、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是什么?3、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据此分析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5、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1、雅尔塔体系的含义:二战后期至战后初期,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协议和原则,重划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的新国际关系体系。在凡尔赛-华盛顿这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哪些国家?为什么这些国家会起到主导作用呢?反过来就是说:决定一个体系建立或者内容的是什么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是一个体系确立的基础)(英、法、美)(力量强大)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⑴西欧各国普遍衰落⑵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政治经济军事)⑶苏联空前强大----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3.主要内容:⑴成立联合国⑵铲除日本、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⑶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①分区占领德国及首都柏林,划分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②美国独占日本本土。③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保证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港口等方面拥有特权4.实质:美苏在实力均势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两分天下的世界格局5.评价:⑴积极: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在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⑵消极:①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实质),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②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③重划疆界,分裂国家,也埋下了国际纠纷的种子(德国、朝鲜、印巴)6.瓦解:①冲击:第三世界的兴起②解体:东欧巨变、苏联解体联合国徽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大会原因:源于众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痛苦的深切感受和对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希望建立新的国际组织,避免战争重演,共同谋求和平与发展。准备:1945年春,旧金山会议成立:1945年10月总部地点:纽约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认识:①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饱经战乱的各国人民要求建立一个和平安全、平等合作的世界的共同愿望;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人民求和平、求发展的愿望,得到了广泛的称颂,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要付诸实施还有很大困难;③尽管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所操纵,但它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史称“东京审判”。审判历时两年多,共开庭818次,判决书长达1231页。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判绞刑,荒木贞夫等16人被判终身监禁。法新社认为,60年后,东京审判仍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战争罪行的关键。该社驻东京记者菲利普斯·阿格雷特说,与清算纳粹德国的纽伦堡审判不同,东京审判只追究发动战争的个体责任,许多日本人因此质疑东京审判的合法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右翼学者试图否认东京审判,改写侵略战争的性质。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1)建立背景: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2)建立过程: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3)实质: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结果: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5)内容: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6)作用:都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的之间的矛盾,其实根本矛盾都没有根本解决.相同点:探究一: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异同?(大视野P41)不同点:凡: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随德国的崛起而破产;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对侵略战争的制裁无具体措施雅: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主要矛盾是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建立了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制止战争有非常具体有效的措施比较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比较项目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背景(战争)确立时间会议组织演变实质评价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1815年1919~1922年1943~1945年维也纳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开、德、雅、波等会议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国际联盟联合国形成:1815年动摇:30年代崩溃:1848年革命形成:两会动摇:德日法西斯崛起崩溃:二战爆发形成:二战后期瓦解:苏东剧变维护封建秩序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美苏两分天下、大国强权①违背了社会进步潮流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关系发展①分赃反苏,强盗联盟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②世界中心转移③大国强权政治比较联合国与国联的异同?相同点不同点①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②都反映了战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③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④都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⑤宗旨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①国联强调大会一致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致原则②联合国较之国联更具有普遍性③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比国联更有效练习巩固:1、与雅尔塔体系形成无关的是()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B,民族解放运动高涨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D,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B、苏联成为惟一能同美国相抗衡的国家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国抗衡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美苏按照实力划分势力范围C,打破了大国操纵世界的局面D,重建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4、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惩处不彻底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的利益考虑B,美国的利益考虑C,日本认罪态度好D,中国政府的宽容5、雅尔塔体系中的最主要矛盾是()A,意识形态的矛盾B,争夺欧洲的矛盾C,军事竞争的矛盾D,经济竞争的矛盾6、二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以下有关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依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基本原则确定B、美、苏两国实力均衡而导致的结果C、美国据此确立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D、雅尔塔体系下,对德、日都进行了军事占领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不包括()A、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和统治秩序B、是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殖民体系C、以大国的实力为基础D、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西欧的衰落1、美国的强大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苏联的崛起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3、亚洲社会主义国家3)意图:“世界蓝图”——称霸世界1)表现:(政治、经济、军事)2)原因:①自身经济基础雄厚,本土未受战争破坏②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A、资本主义阵营:1、美国的强大:2、西欧的衰落:1)英:海外贸易、黄金储备、工业生产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2)法: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回忆: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国能成为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也非朝夕之功你能回忆起美国成长为世界大国历程中的一些大事来吗?1、1775—1783年独立战争1781年正式独立1787年宪法确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为其迅速发展奠基。2、1861—1865年南北战争废除阻碍工业资本主义的种植园奴隶制,与西进运动一起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起飞。3、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4、一战前期,美国利用中立国身份发战争财。战后,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转移到纽约。5、一战后巴黎和会上美国企图利用建立国际联盟来主导世界事务,遭到英法抵制而受挫。但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与英国平起平坐的海军强国地位,获得了对亚太事务的主导权。6、20世纪20年代利用道威斯计划等方式加强对欧洲的资本输出7、二战参战较晚,本土基本未受破坏,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二战后,在经济、政治、军事上最终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29B、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苏联实力大增:1)表现:政治: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国际威望大增;军事:军事实力大增,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军事强国——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加:1)东欧八国:建立政权的途径: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南、阿既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又得到苏军支持:罗、匈、保、波、捷在苏联军事管制下组织革命力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东德——都得到苏联的帮助;都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亚洲四国:中、朝、越、蒙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以苏为首的社义阵营形成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两个战时同盟国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不同而反目。它们各自操控下的势力集团不断加强政治、经济、军事联系,日益形成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对峙局面,形成了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两极格局。本课小结:练习:1.二战后初期,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根本原因是A.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B.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D.美国是惟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2.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它重新划分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B.它体现了国际间的和平、民主精神C.它建立了国际关系新格局D.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3.战后对日本的处置与德国的处置不同之处是:()①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更加严厉②保留原有的政治制度③由美国单独占领④摧毁法西斯军事工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CBB4、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大战后建立起来的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没有进步作用D5、造成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A、两种社会制度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雅尔塔体系存在不稳定性C、各占领国推行不同的政策D、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A6、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美国要单独占领日本B、美国反对苏联实行分区占领,以维护日本领土完整C、美苏在处理战后日本问题上产生分歧D、美国企图称霸东亚B
本文标题:第4单元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0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