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调研报告:关于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调研报告:关于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旅游是人们在满足衣食饱暖等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产生的一种以审美、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精神消费活动。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时,旅游将成为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消费需求,旅游业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国内居民的旅游热情也呈逐年高涨之势。据统计,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为44.4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50.2%;国内旅游收入达3.9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6%。大众旅游时代正在中国兴起。XX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如火如荼的大众旅游市场。但旅游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旅游经济发展在国内的地位与旅游资源地位不符等问题。一、大众旅游特点及意义(一)“大众旅游”的含义和特点何为大众旅游?“大众旅游”顾名思义,是指旅游消费人群的大众化、全民化,也即普通民众占据出游人群的主体。国家旅游局曾在官方网站上对大众旅游的特点给出总结,但更多的是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看待大众旅游。而从居民旅游消费的角度分析起来,大众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旅游人群的全民化。旅游不再是过去“仓廪实”“衣食足”之后的奢侈品,而是作为普通消费品种,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据国家统计局调查队2017年抽样调查资料,96%的调查家庭年内有出游计划,出游人口占调查家庭总人口的66.7%。旅游消费主体是全体民众,广大的工薪阶层成为旅游的主力军。旅游消费的常态化。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旅游消费在国民消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旅游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消费活动之一。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2012年下降2.9个百分点,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包含居民旅游相关消费支出的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比2012年提高2.0和0.7个百分点。旅游消费由原来偶尔为之的非常态化消费转化为常态化消费,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体验的个性化。伴随着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大众旅游还呈现出以往传统旅游形式不同的特点:旅游目的地的全域化。除了若干典型的景点外,旅游活动更加强调融入和体验当地民众的生活;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各种旅游信息非常丰富,自助游、自驾游等各种形式个性化的散客游占出游形式的绝大部分。据国家统计局XX调查队调查,2016年居民参加旅行社团体旅游人均支出654.30元,仅比上年增长1.6%,而自助购买景区门票支出82.3元,比上年增长11.5%。旅游需求的品质化。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追求美好生活是人们最基本的愿望,人人向往一种有品质的生活。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质消费时代的来临,追求有品质的旅游体验,是每一个旅游者的初衷。(二)大众旅游的意义大众旅游普及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都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做支撑。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小康进程的不断加快,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旅游才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进入人们视野。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旅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旅游活动提升国民幸福感。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是现代社会的通病。而在旅游过程中饱览风景名胜、品尝特色美食、体验异域风情和文化、参与娱乐活动可让人们放松身心,暂时摆脱工作中烦恼,增进社会和谐;旅游活动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社会交往、增进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丰富生活阅历、开拓人们视野、扩大知识面等等。当年一句颇具情怀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打动多少人的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此大众化的旅游是增强国民幸福感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效果明显。旅游是一种相对集中的消费活动,旅游服务行业低能耗、高就业,因此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忽视。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日趋旺盛,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业不仅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力军,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也十分显著。就业范围的扩大,国际收入的增加,政治文化的相互交融,都得益于旅游业良好的发展态势。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产业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110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就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4.3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实现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我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率达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26%,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二、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现状旅游资源丰富。我市历史悠久,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素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周边旅游景点数量众多,境内有文物古迹100多处,A级景区数量共70个,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4个,3A级景区32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古都风貌成为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主要因素。特色街区彰显独特韵味。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观念的深入,我市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色街区也成为旅游达人“XX游攻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德福巷与古香古色的书院门古文化街东西为照,遥相呼应,成了传统文化区中一条最有“洋味”的街道;重现大唐盛极繁华的大唐西市商业街区,形成“寻古看秦俑,购物逛西市”;回民名小吃荟萃的回坊风情街,充满了市井气息;曲江新区建设的大唐不夜城,文化艺术氛围浓厚,城市景观美轮美奂;汇集了三秦美食的永兴坊等,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与外埠交通更加快捷。航空方面: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民用航空总局规划建设的6个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与国内外62家航空公司建立了航空业务往来,开辟的通航点达171个,航线313条。高铁方面:近年来,高铁实现跨越式发展,“米”字形高铁网日趋完善。2011年时XX北站高铁只能直达郑州,到2012年先后可直达北京、武汉、广州、上海,加之2017年刚刚开通的到西宁和即将开通的到成都高铁。目前已经形成了2小时到成都、郑州和兰州、3小时到太原和西宁、4小时到武汉、5小时到北京、6小时到长沙和上海、8小时到广州的高铁“城市生活圈”。乘坐高铁去旅行,成为许多人选择。公路方面:XX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市内交通更加方便。在市内交通方面,城市公交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其中,地铁以其快捷成为许多人出行的首选。目前已开通三条地铁线路,线路运营长度为88.97公里,2016年客运量达4.08亿人次。地铁线路路过包括半坡博物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世博园等在内的10余个著名景点,为游客在市内游览提高便利。三、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旅游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王书记就针对旅游业现状发问“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却不大不强?”究其原因,旅游市场未能及时跟进大众旅游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大众旅游时代游客消费心理,没有实现旅游市场供给与游客消费需求的有效对接。具体问题如下:(一)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旅游区域性竞争加剧。在当前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中,我市以经历朝代最多、特别是强盛的汉、隋、唐建都于此而著名,文物古迹数量丰富,文化氛围浓厚。但是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优化方面,无论是从保护规模上,还是在风貌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体现上,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同为我国六大文明古都之一的北京,则皇家文化保留完整,历史古迹丰富且独具城市特征,高等级景区数量居各大古都之首,以“胡同游”为代表的历史街区游览颇具规模;南京的六朝、明清和民国古迹资源最具吸引力;杭州、洛阳和开封各具特色。近年来,全国各地大打旅游牌,共创旅游经济。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各地政府和旅游企业不断挖掘开发本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完善本地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本地旅游服务水平,争夺有限的客源。据国家旅游局目前公布的全国249家5A级景区中,2011年以来新评定的共有174家,而我市只有一家——大唐芙蓉园。再加之当前休闲旅游项目不断增多,区域间的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出境游分散游客数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游日渐火热。同属于四大文明古都的开罗、雅典、罗马由于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国内游客尤其年轻一代更具吸引力。同时一些独居特色“海岛游”、日韩、欧洲的“观光游”、“购物游”深受欢迎。据国家旅游局报道,2016年全国出境游人数达1.22亿人次,比2015年的1.17亿人次增长4.3%。比2012年增长,46.7%,出境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国内游客被分流。(二)旅游资源的单一性,与游客需求错位历史人文景点趣味性不足。现代人旅游的不再只是单纯的观光游览,而更注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文物古迹众多,文物古迹旅游资源的精髓在于其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渊源,文物古迹游览的乐趣,在于透过那些能够触摸到的文物,与古人交流。文物古迹年代久远,以汉唐遗迹居多。在现今“快餐”文化盛行的环境下,如果没有故事性的引导,游客对文物古迹游难免兴趣不足。当前文物古迹旅游的主要形式,以游客观看为主,游客参与性弱。文物古迹旅游展现的是知识性有余、而趣味性和娱乐性不足的一面。导致游客景区滞留时间短,回头率不高。红色旅游景点资源同样丰富,由于被延安等知名景点所掩盖,参观人数甚少。休闲度假功能不足。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休闲度假成为人们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旅游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指出,我国城镇居民的旅游动机主要以休闲度假及娱乐为主,占48.3%,其次是探亲访友占27.2%,再次是观光游览占13.9%。人们旅游休闲目的是追求生活在异地的感受,享受一次原汁原味的异域生活。城市风貌的独特性、城市文化的趣味性也是吸引游客因素之一。而吃的过瘾、住的舒适、行的方便、玩的尽兴才是留得住游客法宝,而后者更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在自然环境、城市氛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与杭州、成都等城市相比,休闲度假功能存在一定不足,使得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当前旅游产品的同质现象严重。截止2016年底,全市410家旅行社在旅游路线的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产品单一、路线雷同;时下流行的旅游演出剧目几乎都以仿唐为核心,除《仿唐乐舞》外,还有《梦回长安》《大长安》《长恨歌》等等;近年来“古镇游”火热以后,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许多的特色小镇,但各小镇结构布局、经营品种以及管理水平如复制粘贴一般,很难让游客印象深刻;如今游客旅游纪念品的购买本来已经淡化,但纵观各个景点旅游纪念品几乎清一色玉器、丝巾、手串等等,缺乏地域特色。(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体验愉悦感不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是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舒适度的重要条件。在个体自助旅游日益增多的今天,快捷便利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规范化的交通标识是游客实现城市内自助游览的必要条件。当前市内公共交通方面,公交路线、公交站点设置以及公交站点的命名不够规范。以钟楼为例,钟楼周边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均设公交站点,而且都以钟楼命名,让外地游客不辩东西南北。市区外部的部分旅游景区周边交通标识不明确,公共交通工具少;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厕所革命”已经快两年,但市区范围内以及一些旅游景区公厕数量少、公厕不达标现象依然存在。旅游服务设施的不完善,给游客带来不便。宾馆酒店结构不尽合理。宾馆住宿是旅游中主要环节,也是旅游创收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来,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明显下降,营业收入减少;而适合工薪阶层的经济型酒店价格稳定,营业额稳步上升。调查数据显示,2015-2016两年间,居民消费服务类价格上涨1.3%,三星级以上酒店价格却累计下跌6.8%,而三星级以下大众化酒店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关于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1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