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探讨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探讨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刘文龙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24期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足鼎力的发展格局,三家运营商对我国的通信业改革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内部管理水平也具有代表意义。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内部控制资源配置企业内部任何企业内部管理都不可能十分完美的,通信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会存在一些不足。我国通信企业的发展特点是起步早、发展迅速,因为发展过于迅速必然会导致发展失衡现象的发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严重后果,时刻提醒通信企业一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一、强化内部控制的意义(一)内部控制是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理论不是伴随着通信的兴起而产生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逐步产生的。内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互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法、授权控制法、会计系统控制法、预算控制法、风险控制法以及内部报告控制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目的,为通信企业经管理一系列的工作方法铺路。(二)内部控制是实现资源优化的途径加强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优化公司内部的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资现象的发生,合理解决公司资金闲置的问题,找出低效甚至违规的支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通信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三)财务监控财务监控一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疑难问题,加强对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可以简化这一难题。通过对数据的实时监控,随时随地的对各单位的财务进行核算,及时更新财务信息,对财务做出预警。(四)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理论还具有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意义,那就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不过,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完善以下方面的内容:龙源期刊网、内部环境通信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有适合土壤才能生存发展。首先企业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合企业的道德标准和员工守则,完善通信企业的经营理念,改善通信企业的内部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风险预估对通信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预估需要做到对以往出现过的风险进行分析,避免重蹈覆辙。另外还需针对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挖掘,解除潜在风险的威胁。3、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通信企业内部资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转。固定资产的控制要素包括诚信制度、奖惩制度、风险评估等。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盘点处理时,要保证记录的真实性,防止固定资产非流失现象的发生。在固定资产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固定资产的积累,在购置企业的固定资产时应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完善入账环节。对固定资产的更新、老旧资产的处理都要做到有凭有据,有证可查。4、货币资金管理的内部监控要保证通信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就要保障现金收支、账目核算的正规化。首先要加强对资金流动去向、流动数量的审批。现金要实现专人接管,培养先进接管人员的素质。其次,完善资金审核制度,定期对资金进行审核,明确每笔资金的用度,保证通信企业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完善企业银行资金管理控制。通信企业对于存储在银行内的资金也要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存款记录真实可靠。对银行资金的管理控制方面要做到,要做到完善审批过程和控制资金结算。会计从业人员要按部门的要求,保证对资金的控制力度。另外财务部门还需要对账目反复地进行核查。网银的产生给通信企业资金管理控制带来了福音,可以通过网络银行对资金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但同时也要解决网银授权过度的问题。二、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协同能力有待提高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在市、县的分支公司。我国的通信企业大部分采用的财务管理方式是集中化管理,这一管理措施会让分支公司觉得自己的权利没有充分地体现,不能调动分支公司的积极性,出现问题就推卸责任,使下级公司和上级公司之间的协同能力下降,导致责任难以落实的现象发生。龙源期刊网(二)针对性缺乏针对性的缺乏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环节流程的设置方面缺少科学性,这必然导致工作效率不高。通信企业是集营销、服务、工程、管理于一体的,如果环节流程设置不合理,授权审批就会滞留在环节中,阻碍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系统的衔接性较差,不顺畅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数据经常发生不匹配的现象。不匹配现象的发生使企业不得不耗费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核对和调整,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增大了工作量。(三)及时性和客观性有待提高财务的集中化管理导致生产和核算相分离,这本是利于企业发展的举措,但是因为相应的控制制度并没有出台,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各下级分公司的经营相关资料都要汇集到上级公司进行集中核算,虽然现在实行了电子化,但是通过电脑系统汇总得出的数据结果往往不能反映出各分公司的具体情况,而且,上级公司的业务繁多,并未能对每一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使信息存在着滞后和失真的问题,因此怎样提高通讯企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客观性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四)监控面积狭窄由于通信企业实行集中化管理导致生产和核算相分离,使绩效考核的作用表现的不够突出,指标的真实性变模糊,而绩效考核就是根据这些变模糊的指标进行,使监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五)风险意识弱通信企业由于将核算的工作全部汇集到省级公司进行核算,导致重点工作仅限于对信息进行核算处理,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且对风险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所以通信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危机观念。(六)缺乏参与意识在通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财务部门起带头作用,审计部门是具体的实施者,这样就导致了一些部门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以为自己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服从服务于这两个部门的工作,工作积极性差,对分配到的任务也是采用应付的方式解决,缺乏参与通信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七)缺乏全面的了解通信企业缺少对内部控制的正确认识,认为只要进行内部控制,就能保证企业内部不会出现问题。然而,不管什么样的体制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十全十美只是人们的追求,内部控制理龙源期刊网论也不例外,它会因为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失去作用。例如,很多通信企业忽视成本,过分地注重内部控制的建设,不仅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反而给日常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三、企业内部控制改进对策(一)完善协同功能协同功能的完善在于加强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使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转变财务管理的形式,由单纯的核算向决策管理转型。一方面要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增进员工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要加强各部门的管理意识,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做企业的决策者。(二)针对性的加强针对性的加强方式就是针对它的薄弱环节——环节流程的科学性缺少和系统衔接差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的措施有:统一报表标准化模式,建立标准化的体系,对各项业务的流程和人员进行标准化的统一,将所有模块进行整合。(三)提高及时性和客观性提高通信企业的及时性和客观性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通过对规章制度的改进,结合实际业务情况的需要,对地市级公司合理地放权,实现提高及时性的目标。二是强化财务信息真实性的考核,不定期地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促进对财务信息的更新速度。也可以制定奖惩制度,针对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兑现奖惩。(四)完善监控力度通信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着监控面积狭小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监控机制,不但要监控好各个单位内部,还要对交叉部门进行监控,还要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五)风险意识引入具有相关资质的财务人员,培养风险、时间、资金的观念,注重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其他成员风险意识的培养。(六)辩证地看待内部控制理论内部控制理论是一把双刃剑,高层级的负责人要善于发现其中蕴藏的弊端,扬长避短,发挥内部控制理论的作用,为通信企业发展壮大做出贡献。四、结束语龙源期刊网电信体制的改革,是电信行业走向市场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市场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总而言之,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促使组织机构进行再造,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该站在自身的角度上,立足长远,谋求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蒋冰丛.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3,(31)[2]彭敏.浅析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策略[J].当代经济,2012,(11)[3]马蕾.对通信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3,(20):[4]韩宝灵.通信企业内部控制路径初探[J].学理论,2011,(23)[5]郭飒敏.通信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18)[6]林毅.通信企业内部控制探析[J].现代商业,2012,(6)[7]崔再玉.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策略[J].时代金融,2009,(12)
本文标题:探讨通信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5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