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哲学简答题试题答案
三、问答题1.简述规律的内在特征。2.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4.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6.简答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7.简答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8.简答价值规律的含义及其积极作用。9.简答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基础。10.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11.简述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12.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13.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分析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4.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5.简答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意义以及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16.请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予以评价。17.试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的辩证关系。18.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请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19.为什么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0.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表现及影响。21.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并说明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22.试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表现及影响23.论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都有哪些方面24.请论述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人们的启示。2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6、请简述真理的一元性的含义。2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价值评价和价值评价功能的认识28.新华网郑州5月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9日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同时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县一级领导同志要珍惜岗位,秉公用权,安身、安心、安业,多为老百姓造福。据材料及所学原理,回答:(1)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结合实际论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在当代的做法。29.材料一: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我们必须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开展活动同做好当前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检验活动成效。——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第1版材料二:在党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南兰考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联系点。2014年3月中旬他曾到兰考调研指导并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干部要把焦裕禄精神作为镜子照照自己。5月9日他再度来到兰考,在听取县委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情况的汇报时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他还强调指出,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活动主线,分层分类抓好学习,广开言路汇集民意,原汁原味反馈意见,把规定动作做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注重教育实践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10日第1版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并结合现实谈谈焦裕禄精神。3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一、秸秆种蘑菇该地小麦种植面积为60万亩,按亩产500公斤秸秆计算,每年产生30万吨秸秆。虽然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青储养殖等消化了大量秸秆,但一些农户为图方便,仍然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2009年,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从当地收到小麦秸秆不够用,还在周边100公里范围的县市收集,鸡粪则由当地一家大型养鸡场提供。自蘑菇厂建起来后,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不仅成了香饽饽,而且还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二、延长产业链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开展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于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这不仅解决了菌渣问题,而且也附带解决了让周边养猪户头痛的猪粪问题,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果农等,由于减少了销售中间环节,价格合理。而很受欢迎。该公司也因之而获利颇丰。三、“链接”到山林秸秆经过种植蘑菇,变成了有机复合肥,最后拿到市场上销售,算是完成了一个标准的循环利用过程,然后,如果将有机复合肥集中用于生态修复工程。再次推动一个新的生态产业发展,岂不是更好?该地又动起脑筋,将秸秆利用产业与退耕还林工程对接,该地的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其中林荒山地有6万多亩,这些山地土壤贫瘠。含沙量大,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该地从2011年开始,由市财政投入数亿元,实施为期5年的“自主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打算将这些山地改造成高产的大枣、大樱桃等经济果林,大力推进农林业转型。而要发展高产高效的有机果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有机肥从何而来?这时,秸秆等有机肥料又成了人们惦记的宝贝。为了种植出优质林果,当地农民在山地种植果林时,都开始垫秸秆、放菌渣有机复合肥等。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6月22日)(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根据上述材料阐述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本文标题:马克思哲学简答题试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6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