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三章物态变化中考考点清单教材图片解读广西三年中考常考类型剖析类型题展示易错点剖析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_____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1)作用:测量温度的工具.(2)原理(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液体②_________的规律.(3)常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冷热热胀冷缩3.摄氏温度(1)单位:③_______,符号:④___.(2)摄氏度温度的规定:把标准大气压下⑤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⑥_____温度定为100℃,它们之间分成100份,每一份代表1℃.示例某地气温为-5℃,读作⑦________或⑧______摄氏度冰水混合物沸水零下5℃负5℃℃常考温度估测: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2℃;中考考场的温度约为20℃;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4.温度计的使用★估:估计被测物体的⑨_____.★选:根据_________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和_______.★放:玻璃泡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___或容器___.★读:待温度计示数_____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_____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液面相平.估测温度温度凹量程分度值浸入底壁稳定不能1011121314151617185.体温计(1)作用:测量____温度.(2)使用:a.使用前:需拿着温度计用力下甩,将水银甩下去(其他温度计不用甩).b.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读数.人体19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1)常见三种状态:固体、_____、_____.(2)定义: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___、_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_____叫做物态变化.变化液体气体液气20212223242.熔化和凝固(1)熔化定义:物质从___态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吸、放热情况:熔化___热.(2)凝固定义:物质从___态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吸、放热情况:凝固___热.放固液吸液固2526272829303.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热,温度却________,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_固定的熔化温度举例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没有吸保持不变不断上升31323334晶体非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晶体____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处于________状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____固定的熔点条件达到熔点,持续___热持续___热吸熔化固液共存没有吸3836373539晶体非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___固定的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有确定的_____,这个____叫做凝固点),处于固、液并存状态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固定的凝固点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___热持续___热不变有温度温度降低没有放放4140424344454647保持考点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1)定义:物质从___态变为___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吸、放热情况:汽化___热.(3)举例:水蒸气蒸发、酒精挥发等.吸液气5049482.汽化的两种方式方式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____液体____和____同时发生发生条件在_____温度下达到____,持续吸热剧烈程度____的汽化现象____的汽化现象剧烈表面表面内部任何沸点缓慢57565554535251方式蒸发沸腾不同点影响因素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____供热快慢、气压高低温度变化降温_____吸热、温度____相同点都是_____现象,都需___热吸表面积温度制冷不变汽化5859606162633.液化(1)定义:物质从___态变为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吸、放热情况:液化___热.(3)举例:白气、雾、露、雨等.(4)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a._____温度;b.在一定温度下,_____气体体积.气液放降低压缩6466656768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1)定义:物质从___态直接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吸、放热情况:升华___热.(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固气吸6970712.凝华(1)定义:物质从___态直接变成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2)吸、放热情况:凝华___热.(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气固放727374教材图片解读教材图片命题内容如图,人刚从游泳池中出来会感觉很冷,是由于人体表面的水①________造成的人双臂抱着身体会稍微感到暖和,是因为这样做可以②____________,减弱蒸发蒸发吸热减小蒸发面积教材图片命题内容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易拉罐③____形成的凝华教材图片命题内容如图为一个简易的自制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④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用力捏瓶身,吸管内液面上升,说明⑤_____________________拿着瓶子从楼下到楼上,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逐渐升高,实验表明瓶外的大气压在逐渐⑥____热胀冷缩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减小教材图片命题内容如图所示,把小纸锅放到火上烧开水,水烧开了,而锅不会燃烧.这是因为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⑧_____不变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常考类型剖析类型题展示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广西中考对此类型题考查的点比较全面,涉及温度计的原理、选取、使用方法和读数.例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图1【解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图可知,在温度计上,1大格被分为10小格,因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刻度由上往下依次增大,因此为零下,温度计玻璃管中的液面对应的刻度在第10大格下的第4小格处,因此示数为-(10℃+4×1℃)=-14℃.热胀冷缩-14【类型突破】当温度计只显示部分刻度时,读数前须弄清液柱的上表面是0℃以上还是0℃以下.变式题1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D【解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为: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故A、B不正确,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故C不正确,D正确.故选D.类型二物态变化现象的辨识及其吸放热的判断物态变化的辨识是广西中考的高频命题点,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以选择题居多.均是结合生活实例(以霜、雾、“白气”、灯丝变细、湿衣服变干)为背景,一般以文字形式或以四幅图的形式出现,主要有两种考查形式:①物态变化的辨识;②物态变化解释生活现象,主要考查汽化、液化、凝华现象.有时也会与其他知识(如扩散现象、改变内能的方式和比热容等)综合起来考查.例2(’13来宾)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升华B.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凝华D.揭开刚煮熟饭的锅盖,锅盖上附有小水珠——液化D【解析】A×冰雪融化,由冰(固态)变为水(液态),是熔化现象B×灯丝变细是固态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C×太阳下湿衣服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D√锅盖上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类型突破】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一般可按下面“三步法”进行:第一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前物质的状态;第二步:判断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状态;第三步:根据物质前后状态的变化判断物质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从固态→液态→气态是吸热过程,从气态→液态→固态是放热过程.变式题2(’14广州)如图2所示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此过程_____(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图2汽化吸热【解析】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是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类型三物态变化图像的理解广西中考对此类型题一般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为材料命题,让学生通过图像得出一些相关的信息,包括判断物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分析每个阶段物体的状态、吸放热、温度及内能变化情况等.例3(’14潍坊)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B【解析】A为晶体的熔化图像;B为非晶体的熔化图像;C为晶体的凝固图像;D为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沥青属于非晶体,加热时吸热温度升高没有熔点,B选项正确.【类型突破】晶体、非晶体曲线图的理解和判断以及水沸腾图像的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图像性质A段固态吸热升温.B段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C段液体吸热升温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固定熔点种类项目晶体非晶体凝固图像性质A段液态放热降温.B段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C段固态放热降温放热凝固,温度不断下降,无固定凝固点种类项目水沸腾A段水吸热升温.B段达到沸点,水沸腾吸热但温度不变变式题3(’14衡阳)如图3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判断,该物质的熔点是___℃,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__min.该过程中晶体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图3503吸收【解析】由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3分钟开始,物质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不再升高,由此可知,此物质为晶体,因为它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此时对应的温度为50℃,所以可以确定其熔点为50℃;到第6分钟后物体的温度又开始上升,此时物体已熔化完毕,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共用时3分钟;该过程晶体吸收热量.易错点剖析易错点:生活中“白气”、水蒸气现象的辨析易错剖析:(1)对“白气”的正确理解对生活中见到的“白气”均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白气”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温物体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如冬天人们嘴里哈出“白气”,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冒出的“白气”;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如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打开冰箱门时周围出现的“白气”,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口出现“白气”等.(2)对水蒸气的正确理解一般情况夜间气温下降水蒸气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水滴凝结在空中尘埃上形成雾凝结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露遇冷遇冷液化→小水珠液化→小水珠例4(’14绵阳)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解析】夏天冰棒周围的“白气”的形成原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棒后液化形成的,人呼出的“白气”是由口中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故选C.实验突破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014年北海1次、2013年3次)1.实验测量工具(秒表和温度计)(2014年1次)2.实验材料的选取(用微小颗粒的固体)(2014年1次)3.石棉网的作用(使物体受热均匀)4.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2014年1次、2013年1次)5.水浴法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2013年1次)6.温度——时间图像的应用(2014年1次、2013年2次)7.熔点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判断(根据图像判断或根据测量数据判断)(2014年1次、2013年3次)8.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特点(晶体的温度先升高再不变,非晶体的温度一直上升)(2014年1次)实验结论:晶体有熔点,而非晶
本文标题:物态变化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85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