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叔本华美学思想叔本华(AtIthur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出生于但浑(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母亲是一位有才气的女作家。叔本华童年被送往法国生活,这种早期的漫游式教育”造成了他的精神习性”,”他熟悉世界甚于熟悉书本”。回国后在汉堡一所商业学校学习过,又曾在父亲带领下漫游过欧洲许多地方,1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跟随哲学家G·E·舒尔曼研修了柏拉图与康德的著作。1811年去柏林大学提出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次年获博士学位。其间9曾在魏玛他母亲举办的文学沙龙里与歌德结识,对歌德深为佩服。后在F·迈耶尔指导下,研究过印度哲学和佛学。1820年去柏林大学任讲师,讲授《黎宁哲学或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曾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但遭到惨败,听课者从未超出三人。1822年被聘为副敦授。由于不敌黑格尔,愤而辞职,靠父亲丰厚的遗产过日子。1831年起定居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一直到去世。主要著作有雷《视觉和色彩》(1816)、《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自然界中的意志》(1838年)、《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年)及论文集《附录和补充》(1851年)等。第一节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康德学说,柏拉图的理念论,印度哲学与佛学,特别是印度的优婆尼沙罢约《奥义书》(Upani-shads)中的悲观厌世思想。此外,还从莱布尼兹、费希特、谢林等人那儿采搬了一些思想果实,拼凑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哲学体系。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概括为:表象、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一表象——认识论意义上的世界在当时的德国,叔本华是作为官方哲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他把黑恪尔比作“精神上的珈利本”,谴责他的哲学完全是“江湖法术”,这种攻击确乎已经超出学术语言的范围了。然而并不象一些文章所说的那佯,叔本华只是出于嫉妒才大骂黑格尔的,至少他有自己的道理。因为在他看来,康德哲学已经不容置疑地指出:人类永远也不能超越自身的认识能力去认识客观世界,换句话说,人类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物自体”。而黑恪尔却一口咬定我们所见到的物质世界是从“绝对精神”演变而来的,这便使得叔本华难以容忍了.显然,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超验对象,是他自己凭空”独断”出来的,而这位声威赫赫的哲学教授却大谈特谈什么“绝对精神”的自我否定,“自我外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仿佛把人类的智慧全部容纳进去了,这怎么能使叔本华不为之愤慨呢?因此,他一脚踢开当时的哲学权威,把自己的哲学与康德联系起来。”无论如何,我不2承认在他(康德——引者注)和我之间.在哲学上已发生过什么新事情,所以我是直接上接着他的”。那么康德哲学到了叔本华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新事情”呢?叔本华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是划清现象界相自在之物(两者之间)的区别、(他的)根据是这样一个论证:在事物和我们之间总有(局间的)智力在,所以这些事物就不能按它们自身在本体上原是什么而被认识”。在肯定这一认识论原则的基础上,叔本华首先对康德作为悟性(知性)形式的范畴体系做了修正。他指出:”物质只是由于悟性,只是对于悟性而存在的,而悟性的全部功能就在于认识原因和后果”。”准此,我要求把范畴中的十一个部抛出窗户外而单是留下因果性这一范畴,不过同时要体会这一范畴的作用已经就是经验的直观之条件,从而经验的直观就不只是感性的而是理智的了;要体会这样直观看到的对象就是经验的客体,和表象是一个东西,而与此有别的就仅仅只有自在之物了。”这样,叔本华就把康德的”现象界”改造为自己的“表象”,把康德关于“时间”、“空间”等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和悟性范畴中的”因果”联在一起,改造成自己的”根据律”即主体获得表象的先验条件。进而,叔本华还对康德关于”直观”和”思维”之间的界线作了重新的界定。在他看来,直观是悟性依照”根据律”对个别事物的把握,它本身就包含着因果联系在其中:而思维则是对直观成果的抽象,它把直观的具体形式改造为概念,使其获得了超越时空的自由。”动物有感觉,有直观;人则还要思维,还要知道”。”由于这一区别,人在地球上所作所为才如此的不同于那些无理性的兄弟种属。人在势力上超过它们,在痛苦上也以同样的程度超过它们。它们只生活于现在,人则同时还生活于未来和过去。它们只满足于当前的需要,人却以他机巧的措施为将来作准备,甚至为他自己看不到的时代作准备。它们完全听凭眼前印象摆布,听凭直观的动机的作用摆布;而规定人的却是不拘于现在的抽象概念。”因此,只有在概念的基础上,人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判断和推理,而动物则只能在直观中获得具体事物的因果联系。既然人和动物都有直观能力,那么它们都可以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表象。叔本华非常赞赏康德关于人们只能认识”现象界”而不能认识”物自体”的观点,甚至干脆断言: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世界只是表象。因为在他看来,从认识论意义上假定“物自体“的存在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在这里,他似乎找到了康德哲学的漏洞:“康德把自在之物的假定,尽管隐蔽在一些迂回曲折的说法之下,建立在一个遵守因果律的推论之上,即是说建立在经验的直观,更正确地说亦即在我们官能中的感觉——此即假定所从出发者——必须有一个外因之上。可是就他自己正确的发现,因果律是我们先验知道的,那么也就是我们智力的一个机能,所以是从主观发源的。再说官能感觉本身,亦即我们在这里应用因果律的地方,也不可否认地是主观的。最后甚至空间,我们借因果律的应用将感觉的原因作为客体而置之于其中的空间,也是先验就已有的,3那么也是我们智力的主观形式。随后所有经验的直观都停留在主观的基地上,只是我们内部的一种过程,而没有什么与此完全不同的,独立于此外的东西可以当作一个自在之物而输入进来或说成是必要的假定。”我们知道,在康德看来,我们必须假设一个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物质实体来作为产生我而认识的外在根源,尽管这一物质实体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但由于我们的认识不可能是一种无因之果,所以我们有理由假定它的存在。在这里,康德显然是以由果及因的逻辑来推测这一外在实体之存在的,但是在此前此后,康德却一再强调,包括因果在内的悟性范畴只能运用于“现象界“,而不能运用于“物自体“。这样一来,康德本人便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他的“物自体“只不过是其悟性范畴超过其有效范围的产物。据此出发,叔本华要求把康德的认识论推回到休漠、贝克莱那里去。他认为,”再没有一个比这更确切,更不依赖于其他真理,更不需要一个证明的真理了;即是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这个真理决不新颖。它已包含在笛卡尔所从出发的怀疑论观点中。不过贝克莱是断然把它说出来的第一个人;尽管他那哲学的其余部分站不住脚,在这一点上,他却为哲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没有认识,世界就根本不能想象:而这又因为世界干脆就是表象F以表象论,它需要‘认识'的主体作为它实际存在的支柱。“由于离开了人、以及同人一样可以产生表象的动物这类认识主体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自己的,所以那时的世界虽然有太阳、月亮,但仍然是漆黑一团;虽然有山岳、河川,但仍然是混沌一片。因此,”这整个世界的实际存在都有赖于这第一只张开的眼睛“。所以,叔本华在他那部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中,开东明义地指出:“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著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F不过只有λ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二意志——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然而叔本华毕竟不以贝克莱的门徒自居,他最推崇的,还是康德。因为,尽管在认识论意义上,叔本华断定“世界即是表象“,认为完全没有假定“物自体“存在的必要;但是在本体论意义上,他所寻求的却恰恰是康德所指出、但又无法认识的“物自体“。叔本华非常清楚,要通过表象来认识“物自体“,也就是说,要通过认识来认识超认识的对象,是完全行不通的事情,因为“表象是一个封锁的全整体,在表象自己的那些办法中没有一条线索是导向种类完全不同的,自在之物的本质的“。“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从外面来找事物的本质是决无办法的,无论人们如何探求,所得到的除了作为比喻的形象和空洞的名称之外,4再没有什么了。这就好比一个人枉自绕着一座王宫而寻不到进去的入口,只落得边走边把各面宫墙素描一番。然而这就是我以前一切肯学家所走的路。“因此,要认识前人所无法认识的“物自体“,叔本华必须独辟蹊径,即不是从“外面“窥视王宫,而是从“里面“攻克堡垒。叔本华引以为自豪的是,在康理伦理学的启发下,他终于找到了这条通往彼岸世界的新途径——即从主体入于,通过反观自身来达到对“物自体“的把握。他这样写道:“除了我自己的外,我对一切事物所知道的只是一面,:表象的一面;而其内在的本质,即令我认识其变化所从出的一切原因,对于我依然是不得其门而入的,是一个深藏的秘密。只有比较一下当动机推动我而我的身体发出一个动作时在我自己里面发生的东西,比较一下那是我自己的,被外在根据所决定的变化之内在本质的东西,我才能对无机体如何随原因而变化的方式获得理解,这样才能体会它的内在本质是什么;而对于这本质所显现的原因的知识,则只能示我以其进入时间空间的规律而已,此外再没什么别的。我之所以能作这样的比较,那是因为我的身体乃是那唯一的客体,即我不但认识其一面,表象的一面啻而且还认识其第二面,叫做意志的那一面的客体。”叔本华的这番话并不难理解,在他看来,既然我们之外的物质世界都只是我们认识的表象,而这表象背后的一切对我们的认识来说永远是沉默的,因此,要认识这现象背后的本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我们的认识目光从外在世界中收回来,使其反观自身,因为我们自身是唯一的不对我们保持沉默的客体。换句话说,我们自身就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作为活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受制于因果规律的感性存在来讲,我们自己就是现象,就是认识主体的表象;但是除此之外,找们还可以确确实实地体验到,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始终存在着一个支配我们外在行为的内在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不是表象,因而是我们之外的其他认识主体所认识不到的,而只能被我们自己所体验到.这种内在的动力不是别的,就是意志。因此,我们可以断言,意志是作为表象的我之背后的本质。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意志同样也是作为表象的整个世界之背后的本质,意志就是“物自体”。因为作为现象和本质相统一的我,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员,我在本质上不可能与外物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外物的本质我们看不到罢了。“准此,我们以后就要把现在既已弄明白的认识,亦即我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本质和作用所有的双重认识;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下所得到的认识,当作一把钥匙用,以便探讨自然中任何一现象的本质;并且所有一切客体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从而在我们的意识中也不是在双重方式下知道的,而只是单纯表象,那些客体也是按前面所说身体的类似性来判断,所以要假定这些客体一方面完全和身体一样,也是表象,以此和身体同类,另一方面,如果人们把它们的实际存在原是主体的表象这一面放在一边,那么,还剩下的那(一面〕,就其本质说,就必须和我们在自己身上叫做意志的东西是同一回事了。”这样;“他不仅将在和自己的现象类似的那些现象中,在人和动物中,把那同一个意志认为它们最内在的本质;而且继续不断的反省思维还将5引导他也把植物中苗芽成长的力,结晶体所由形成的力,使磁针指向北极的力,从不同金属的接触中产生的震动传达于他的力,在物质的亲和作用中现为趋避分合的力,最后还有在一切物质中起强大作用的重刀,把石子向地球吸引、把地球向太阳吸引的力——把这一切一切只在现象上认为各不相同,而在其内在本质上认作同一的东西,认作直接地,如此亲密地,比一切其他(事物)认识得更充分的东西,而这东西在其表现得量鲜明的地方就叫做意志。唯有这样运用反省思维才使我们不致再停留于现象,才使我们越过现象直达自在之物。”这样一来,叔本华似乎终于找到了康德所不得其详的“自在之物“
本文标题:叔本华美学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89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