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课程是学校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改革旧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是全面、系统地进行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环节。学院自2002年以来,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点进行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课程结构整体优化下,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合并、重组,加强课程与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执行情况和已取得的“物化”成果。一、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的弊端,建立一个以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学院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第一,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第二,解决职教课程中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第三,强化基本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力。第四,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要点1、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新的课程体系要以“能力本位”课程论为主导,广泛吸取现有多种课程观之所长,考虑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价值取向。“能力本位”课程论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①以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努力摆脱“学科本位”课程思想的束缚,按能力需要来精减课程内容。②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2、不仅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针对性,是指课程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对应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课程适应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课程能基本满足多种岗位或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指有较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针对性定位在专业所覆盖的岗位群,一般包含十个左右的岗位和若干个可转换岗位,有较大的专业适应性。针对专业要求来设置课程和界定课程内容,注意普通文化课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各类课程要增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能力训练的范围要拓宽。在改革旧课程体系、开发新课程体系时,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克服课程存在的内容太多、程度偏深、陈旧落后、脱离实际的弊病。3、力求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优点:一是增强课程的灵活性;二是便于实现不同层次教学阶段的课程衔接;三是采用“综合模块”促进知识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的沟通;四是通过模块的合理组合,以利于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前,比较适合职教的课程模块化,有以下几种:“综合课程模块化”,将整合课程根据螺旋式发展阶段,划分成若干级模块;“集群式模块”,即“宽基础”模块加针对性强的“活模块”;“学习包式模块”(适用于专门化专业方向,例如,计算技术专业的三个专门化方向,木材加工专业的二个专门化方向等),即对应于某一专业能力的模块。4、把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方式改革结合进行课程体系改革要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起催化作用,促进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真正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实质,是把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同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中有实训内容,实践教学中有理论讲授。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灵活地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或边理论边实践的方法,着重于对学生进行知识应用和运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协调、综合的发展。三、学院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一)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是进行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依据几年来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各专业不断的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举例如下:1、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是我院的老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是单一会计人员。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比较快,上市公司又比较多,加之国家证监会和审计部门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上市公司审计时,必须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这就要求必须有较高素质的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而对于国内没有上市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向高素质方向发展。如要求会计人才应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资格、会计师资格等等。从2004级开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向人才培养专门化发展。为适应学生报考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或注册税务师考试的需要,以相应资格考核内容为主线设置课程,会计专业下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和注册税务师专门化两个方向。2、室内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材料工程系(原林产工业系)每年初都对家具生产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调查得知,传统的家具生产企业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根据家居市场的变化正在调整业务范围。很多公司正朝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方向发展,其中一个主要发展趋势就是向室内装饰行业延伸,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家居产业链。其主要目的是在进行室内装饰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同时销售自己的主营产品——家具。行业急需既懂家具设计与生产工艺又懂室内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人才。根据家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这一变化,室内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对人才培养目标作如下调整。原家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室内装饰工程设计、室内装饰工程施工及管理方面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与原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的是,现行的培养目标在保留家具设计与生产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增加了室内装饰设计与工程施工这个要求。这大大地扩展了专业培养方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2005年对家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家具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符合目前家具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也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对专业长远发展十分有利。3、森林资源保护专业(天然林保护技术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专业(天然林保护技术方向)的原方案中,培养目标定在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新方案是以能力为本,以技术应用为核心,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适应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院各专业培养目标的调整为科学地确定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指明方向,提供依据。(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带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整合几年来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能力本位,各专业均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课程体系建设,使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代表有如下两种:1、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创设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结合行业生产特点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4+2”(“4”,四个学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2”随着农林产业的季节性的要求,有两个学期在生产单位顶岗实践)人才培养模式。2、借鉴德国先进的“双元制”职教模式,采用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2+1”(前二年在校内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实践教学,后一年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和顶岗实训,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模式,实施实训-就业一体,新模式具有“331”的教学特色。“3”—“三结合”。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师生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三结合”;“3”—“三位一体”。实现了校内实习实训的产品设计-产品制造-产品组装的“三位一体”;“1”实训就业一体化。顶岗实训即上岗,实现了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变化使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时比例均发生了变化,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门化)、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为例,新旧培养模式所对应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如表1、2。表1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门化)改革前后方案对比项目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进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理论和实践比例2002前方案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5+1校企结合三段式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152713561∶0.882002年方案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1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集群二段式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124717971∶1.42003年方案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5+1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集群二段式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156714461∶0.922004年方案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5+1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集群二段式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141016001∶1.132005年方案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1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集群二段式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125018811:1.5。表2园林技术专业(园林与花卉技术专门化)改革前后方案对比项目方案教学体系教学进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理论和实践比例原方案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5+1校企结合三段式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133915781:1.172002年试点方案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4+2校企结合产学研一体集群二段式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实践性129617061:1.30新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打破了过去强调学科系统性、完整性及老三段的束缚,加强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状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以能力、素质为核心设置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素质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体系。(三)学制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开发与教学内容改革2004年6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将逐步由三年制过渡为二年制为主”。周济部长说:“学制改革的目的是突出职业教育灵活、快捷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转变办学思路,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学校的定位和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基于此,学院一部分专业在三年学制的基础上,将学制改为二年制,重点突出“实用”,传授贴近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缩短高职的培养年限,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专业学制的缩短,是在广泛征求了行业专家意见,在专业社会背景及人才需求调查基础上进行。学制调整参考了国内同类院校的同类及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为培训重点。表3列出学院10个两年制专业情况。表3学院调整学制专业一览表序号原对应三年制专业名称调整为二年制专业名称新增二年制专业名称1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教育2英语教育英语教育3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软件、网络三个专业方向)4木材科学与工程木材加工技术(人造板生产技术、木工机械应用与维护二个专门化方向)5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6林业资源与行政管理森林资源保护(天然林
本文标题: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1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