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课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二文科生课时:第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课标“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要求我们选取某典型发达区域为代表,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该区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所处的大的国际国内背景,比较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从而理解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但是,也需要注意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和对策。人教版教材选取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其研究的典型区域。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以珠江三角洲为例,通过此案例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本节教材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二部分是通过图表和阅读资料了解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第三部分是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不同阶段主导产业及工业特点,探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及其影响因素,并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是问题和对策。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对外开放的前沿原因)。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主导产业,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调整措施。5.通过阅读地图、柱状统计图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尝试用专业术语描述该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地理条件。2.学会列表比较分析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发展特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经过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以及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工业和城市的区位分析方法;学生已有的基本技能: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读图、析图能力、分析案例的方法和从材料、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学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概括以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特点、表现等,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基础不牢,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教学中要及时回顾已学知识,同时加强引导启发,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教学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课文以外,还要充分利用插图和阅读材料,引发学生对其深入思考,切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利于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德的积累过程。所以本节的主要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自主探究法、列表比较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1.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阶段。3.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和发展方向。(二)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主要发展阶段。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措施和发展方向。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描述的这位老人是谁呢?(展示邓小平的图)欣赏歌曲,回答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这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播放视频,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引出本节课探讨的主题——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观看课件,找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引出上课内容。【回顾旧知】1.城市化的概念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2.工业化的概念。回忆城市化的概念和标志,并得出结论:1.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工业化的两个表现:第二产业产值提高,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温故知新,更顺利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第一段,阅读教材第一段,思考问题,得训练学生的自思考下列问题:(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关系?(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出结论:主学习能力。【展示课件】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补充: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还有泛珠三角地区的范围。在地图上找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区位优势。理解位置和区位优势是研究区域问题的基础。【自主学习二】阅读教材说说20识记80年代之前,珠三角工业化发展情况。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并完成表格:(讲解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方面时,给学生播放录像改革开放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珠三角能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原因)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国际背景契机国内背景先机地理条件内因引导学生掌握区域研究的一般方法—第一步是其发展变化的地理条件(优势)。【合作探究一】课本72页。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A区位B对外开放政策C侨乡D国际经济环境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的引导填写表格: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拥有的条件:ACD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生通过第一题的分析和回答第二题:国家对外开放政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件是什么?同时深入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优先选择这个地区实施对外开放?结论其实还是要回到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人文环境。策。力。指导学生分析几个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再一次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渡】有了优惠政策的支持,珠江三角洲是怎样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学习的第四个环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自主学习三】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一)工业化的推进阅读P72-P73的图表和课本资料,思考珠三角工业化分成哪两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阅读P72-P73的图表和课本资料,填写图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年1990年以后问题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贫乏①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二)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结合旧知,这两1.珠三角的城市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2.城市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深入思考:迅速的工业化带来了迅速的城市化,但是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显得无序,所以才“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深圳由20万→100万以上,肇庆、惠州、珠海由20万→50万—100万。个问题就是城市化的标志。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后面讲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供了基础。【阅读思考】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思考下列问题:1.东莞的工业起步于说明模式?2.东莞具有哪些显著优势?3.东莞抓住了哪两次机遇?学生阅读并思考用一个区域成长的实际案例,很好地印证了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成长的一般过程。【合作探究二】根据P75,图4.24,小组讨论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该“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对我国区域城市化的概况有整体认识,并对比不同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差异。七、教学评价设计1.组织学生能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小结,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2.组织学生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3.在学生小结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教师答疑,深化知识。八、板书设计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一、城市化与工业化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1.工业化的推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问题优势主导产业特点原因2.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
本文标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1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