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光学专题光现象中考考点说明:1.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光的反射: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会作光的反射光路图。3.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4.光的折射: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知识复习建议:1.本章的概念、规律比较多,考试内容常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比较各种现象,并与课本概念相对照。2.光的反射、折射现象是必考内容,又容易混淆。在复习时把两种规律进行对比。以加深理解和记忆。3.本章实验探究比较多,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及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要注意探究的过程、步骤以及各自所得出的结论。透镜及其应用中考考点说明: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透镜的分类,透镜的焦点、主光轴、焦距和光心的概念。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知道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的规律,经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知道虚像和实像的区别。3.凸透镜的应用: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知道眼睛成像的原理和视力的矫正方法。知识复习建议:1.本章知识较为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复习的过程中应结合生活中和教材中常见的现象及实物的使用去识别其中的光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复习的效率。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较容易混淆,可将各规律列表对比复习,所以除了强化记忆外,要多分析理解凸透镜的成像条件、特点、像的大小及物距、像距的位置变化规律。3.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勤于复习,尽量避免遗忘。光学部分的题目反映的内容可分为三类: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题目类型一般可粗略分为光学现象分析题、光线角度问题、成像特点问题等;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非常多,但归根结底产生原因无非有三种: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分析时可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明确现象产生的原因:光线角度问题常以作图题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及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知识,明确光线偏折方向;要根据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折射成像(包括凸透镜成像)的成像原因,熟练记忆各种成像的特点,正确分析成像原因是解答本类型题目的关键。考点一:光的直线传播[例1]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体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C.小孔成像是虚像D.当把物体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上端发出的光,通过小孔成像于光屏的下部,物体下端发出的光线通过小孔成像于光屏的上部,所以得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当物体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答案:D[例2](2004·济南)2004年6月8日,当金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我们会看到一个黑点慢慢移过太阳表面,这是一种罕见的天象——“金星凌日”,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黑点慢慢移过太阳表面”实质上是金星挡住了太阳光,金星的影子落在了地球上,而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正确答案选A。答案:A对应练习:1.(2004·吉林)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看物体B.小孔成像C.从某一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D.树在水中的倒影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电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倒影——平面镜成像C.电影——光的反射D.摄影——凸透镜成像3.(2005·北京海淀区)同学们排成一路纵队;如果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队就排直了,这利用了光的传播的规律。考点二:光的反射[例3](2005·北京)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C.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D.注满清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解析:潜望镜实际上就是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镜,光在其表面两次反射到达人的眼睛,故利用了光的反射;影子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未开出地平线时,人看到太阳是光线发生了偏折,属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变浅是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时,光线发生折射,偏离法线造成的,故选A。答案:A[例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的,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1所示。如果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则表示液面高度()A.上升B.下降C.不变D.都有可能图1解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为光的反射及光的反射规律。解答此题必须明确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假设液面下降了,因为入射光线方向未变,则反射光线方向不应该变化,下降后的反射光线应该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但由于液面的下降会导致入射点向右偏移,则反射光线在光电屏上的光点也会向右偏移,这显然不符合光点由S1移到S2的题目条件,这说明一开始的假设“液面下降”是错误的,则液面上升,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4.(2006·南通)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5.(2002·海南)图2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8h20minB.4h20minC.3h40minD.8h40min图26.(2003·辽宁)如图3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图37.(2003·漳州)如图4甲所示,底面积为1m2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一光束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出,水位下降,光点在光屏上移动。当光点移动了20cm时,容器中的水流出了kg。图4考点三:光的折射[例5](2006·南充)在图5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5解析: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为: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作图时注意光的传播方向。答案:如图6所示。图6点拨: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记忆,明确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规律非常重要,同学们应注意体会。[例6](2005·泰安)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先确定能成的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成的像越大,故正确答案选A。答案:A方法宝盒:特值法:在解答规律性结论的题目时,可取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值,把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分析与论证,从而得出整个数值范围的结论。[例7]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一张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的报纸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滴水珠(直径约为5mm),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放大的实像B.是放大的虚像C.是缩小的实像D.是缩小的虚像解析:由于水珠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成放大的虚像。答案:B8.(2004·西安)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是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物体的清晰度差B.水面反射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9.(2005·怀化)如图7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种透明介质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图710.(2003·万州)如图8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玻璃缸里B处有一条鱼,若从A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向哪点射出()A.B点B.B点上方C.B点下方D.B点左方或右方图811.(2005·陕西)图9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通过作图画出筷子上的B点进入人眼的一条折射光线。图912.(2005·江西)图10为琦琦同学的照片,透过凸透镜去看琦琦的照片,看到的像是图11中的图,这个像是(填“实像”或“虚像”)。图10图11【模拟试题】1.(2006·南通)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2.(2004·河南)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噪声干扰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3.有的电流表、电压表表盘上装有一块弧形的平面镜,紧挨着刻度线和指针,这块平面镜的用途是()A.反射光线B.会聚光线C.使指针在平面镜中成像,使读数更准确D.发散光线,照亮表盘4.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写字和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小明用右手写字)()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5.(2004·太原)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们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6.(2007·福州)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7.(2005·北京)小刚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前进了2m,此时他在镜中的像与他本人的距离为()A.2mB.3mC.5mD.6m8.(2003·河北)甲、乙两人在照同一面镜子,甲能在镜子中看到乙的眼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一定能看到甲的眼睛B.乙一定能看到甲的全身C.乙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D.乙一定看不到甲的全身9.(2004·黑龙江)下列事例能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A.日食和月食现象B.射击时用“三点一线”的方法来瞄准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坐井观天,所见甚小”10.(2005·陕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中月”比天空中的月亮离我们更近B.清澈的河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D.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实像11.(2007·天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12.(2006·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3.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以下哪种光线造成的()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射线二.多项选择题14.(2005·泰安)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树的倒影B.白天,浓密树阴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C.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D.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了15.(2002·广东)光照射到下列物体的表面上,会发生漫反射的是()A.平面镜B.电影幕布C.墙壁D.书本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B.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石块和蓝天白云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将筷子放入水中,看上去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D.皮鞋擦得黑又亮,这个“亮”是表示皮鞋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三.填空题17.(2005·福州)生活、生产中常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沿;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现象;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这是利用了光的;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的性质制成的。18.(2005·北京)如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光学专题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6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