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
(纵向、社会变迁论)第一编古典社会学理论第一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第一节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1.孔德,法国人,实证主义社会学创始人,“社会学之父”2.孔德看来,“实证”一词的社会学含义包括: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3.孔德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主要观念、主要概念以及每一个知识部门,都乡侯经历三种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阶段(虚幻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利己主义情感敬慕社会静力学人性结构活动利他主义崇敬(横向、社会秩序论)才智仁爱社会性结构:强调宗教在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性4.社会学(孔德)军事阶段:智力的神学阶段社会动力学过渡阶段:智利的形而上学阶段工业阶段:智利的实证阶段注:孔德认为人性结构的“情感”决定社会的起源与性质5.孔德的学说是“唯心主义”思想第二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蕴含明显的接收功能主义的系统论思想社会进化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的基础上2.斯宾塞从结构-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的进化第二章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第一节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历史1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1.涂认为,要实现社会学科学化的目标,应先确立: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相应的研究方法定义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说是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首先,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即它具有客观性特征其次,社会事实对于个人具有约束能力最后,社会事实具有普遍性属于行为方式的生理学事实,如集体意识属于集体存在方式的形而上学(解剖学)事实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对研究对象进行做作定义尽量采用具有足够客观性的感性材料(二)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标准:社会结构的简单或复杂程度单环节社会类型简单合成的多环节社会双重合成的多环节社会某一社会事实的存在必须根据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对社会实施的完整解释必须包括因果考察和功能分析对某一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的探求应从其他社会事实中去寻找通过对社会内部环境的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因和功能运用共变法验证因果关系的存在5.涂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客观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为社会改良提供理论依据6.涂尔干认为,在各种比较法中,只有共变法是最具证明力的7.涂尔干强调,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中最合适、最重要的方法8.实证社会学在涂尔干这里开花结果,将社会学最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讲堂,他为实证主2.社会事实类型3.方法论原则(一)观察社会事实原则——把社会事实作为“物”考察准则标志普遍性(三)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四)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4.寻找社会事实的原因、分析其功能的方法义社会学规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社会团结和社会分工论1.涂尔干一生的学术兴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2.涂认为,要彻底说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的理解社会团结的本质特征,必须进行社会类型的划分3.涂根据社会各部门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紧密程度,将社会类型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邮寄团结的社会4.涂认为,法律是社会团结的“表征”,社会团结的转变反映在法律中的主要变化5.涂认为,道德意识和社会规范化是社会团结的基础基础: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基础上精神基础:集体意识法律特征:压制性制裁基础: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物质基础:社会分工法律特征:恢复性8.涂认为,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9.涂认为,现代社会秩序之所以可能的原因是常态分工常态分工:社会团结的正面功能10.社会分工失范分工:角色与规范不同步根本原因强制分工:一种不平等的分工人口增加不协调分工:原因是不适当的分工组织的出现,导致社会成员行动不和谐、劳动积极性缺乏11.涂认为,社会分工要想产生有机团结光靠人们遵守社会规则、各行其则还不够,他们之间的责任还必须相互适应和平均分配12.涂认为,只有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消除不平等并达到公正合理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有机团结6.机械团结7.有机团结变态分工:社会整合的负影响3.涂理论特色第三节自杀论1.实证研究的典范:《自杀论》2.涂认为,自杀倾向取决于社会因素原因: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而来的个人主义膨胀分析方法:集体意识和社会组织两方面入手利他型自杀:原因:社会组织高度距合计社会整合能力过强动乱型自杀原因:绝望的生无可恋(示范性自杀)分析方法:从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两方面着手宿命型自杀:原因: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几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压力过大)4.涂概括自杀的一般社会原因:自杀主要为社会整合、道德秩序等社会事实多决定,与社会的集体性倾向相呼应,而与自然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生理联系较少。具体来说,利己型自杀和示范性自杀率与社会整合程度成反比,利他型和宿命型自杀率与社会整合成正比5.涂认为,自杀现象和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正常状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反常状态的反映6.涂认为,预防自杀的措施中,镇压手段和教育预防利己型自杀效果有限;而加强集体意识(职业团体)的统一性,使个人被置于集体的保护之下,预防利己型自杀更有效7.涂对自杀的分析揭示了自杀现象的社会原因和本质,推动了越轨行为的社会学研究第四节宗教和知识社会学1.涂认为,将神圣性视为宗教根本属性,把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视为宗教的第一要素2.涂认为,社会是一个实体本章小结1.涂的社会理论被人们视为“社会学主义”2.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纲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研究方法上的实证主义立场:用一种社会事实解释另一社会事实研究重点上的社会结构分析:把超越个人的社会事实确立为社会学3.由社会原因导致的自杀类型利己型自杀的研究对象,分析重点定位在社会结构层次上研究倾向上的社会秩序情结4.当代功能主义的主要成分:涂所提倡的实证主义方法,强调对社会结构的分析,关心对社会秩序基础的研究5.如果说马克思特别重视社会内部结构的矛盾和冲突,孔德首先关注知识的进化,韦伯潜心于对“合理性”的思考,则涂粉厂关心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社会团结的加强6.涂的局限性:KBP637.实证主义科学观念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的目标对外部世界获得预见性和解释性的了解8.实证主义把科学看作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理性的和客观的事业9.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是空的、涂尔干和韦伯以及帕森斯和他的学生默顿,实证主义在当代出现了很多分流,最新的代表是:新功能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和交换理论10.实证主义把社会学的使命理解为解释被认为是统治社会世界的客观“法则”或因果关系,他们希望严格依据科学方法论进行的足够数量的经验研究,最终能够生产出或发现这些法则,实证主义的社会理论力图真实的解释社会世界第四章西美尔的社会学理论第一节社会学的对象与问题领域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西美尔认为社会学应该集中考察社会互动的形式2.西美尔对社会的理解逻辑中,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始终是双重的,社会首先是超越社会化的个人的复合体,同时,社会又是个体互动和交往形式的总和。即,社会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二、社会学的问题领域3.首先,一般社会学或者说是普通社会学,研究的领域问题包括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4.其次,纯粹社会学或者说是形式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这是西美尔社会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5.第三个领域则是哲学社会学,即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第二节形式社会学1.西美尔认为社会是一种过程,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一、社会交往和互动形式2.受康德哲学启发,西美尔将互动或交往的形式与内容分离开来,这是西社会学分析的一个起点基本的社会互动形式:合作,竞争,联合,秘密等体制化结构形式:国家,教会,家庭,军事组织等自主的游戏形式:社交,体育活动,游戏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艺术,政治,科学,宗教等4.“统治”是西美尔感兴趣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形式,统治包括“压制”与“服从”两方面,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离5.西认为,最简单、最常见的统治形式:由一位领导者实施的统治形成群体内部的团结,但也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和或冲突消除方法:多元的或民主的统治给个人更多的自由,有助于群体的和谐、团结,但容易产生争端,导致分裂。6.“时尚”是西着重研究的领一种重要的社会形式。西认为,时尚的基本动机包括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两个过程,即既要与别人相似(同化),又要区别于别人(分化)二、社会类型7.社会类型是西讨论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形式,“穷人”是西分析较多的一种社会类型8.西对穷人采取相对主义的看法,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中被发展为“相对贫困化”观念9.“陌生人”是喜所关注的另一种社会类型,西并不把陌生人看作是某一类特殊的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特殊的互动形式三、社会几何学10.西极为重视数学的作用,他曾试图将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引申扩展到社会学领域11社会数量:西试图从纯粹的数量关系入手,研究群体规模的大小对于群体中互动性质的影响12..在三人群体中,会产生独立于个人、在二人群体中不存在的社会结构,而这种结构很有可能会危及到个性的发展。这是三人群体不同于二人群体的一个重要特点13.从整体上看,西美尔对群体的分析,始终围绕着自由与约束、自治与他治这种辩证的社会学关系3.社会交往形式14.社会互动的距离:西美尔看来,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至关重要的问题都是有相对距离所决定的15.西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通过努力并且只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第三节文化社会学1.西美尔文化社会学关注的最主要议题,就是揭示和剖析资本主义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文化危机,他称之为“文化悲剧”一、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2.客观文化对于个体的影响,只有在其以观念的形式进入个体,被个体吸收并内化,即成为主观文化的一部分之后才能实现。理想情形中,个体文化影响和塑造客体文化3.西美尔认为,在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存在着深深的疏远与对立4.文化悲剧的实质,在于我们的个人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我们注定越来越不理解我们所创造的世界,而且会越来越被我们创造的世界所控制5.西认为,这种文化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因为分工的增加。客体文化越丰富,主体的能力却越低二、文化分化6.西认为,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的程度是体现社会复杂性程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7.就群体的形势而言,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的两个根本性变化:首先群体的组成员则发生了变化,从“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准”;其次,社会分化还会导致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如角色冲突8.现代性不仅造成了角色冲突,而且也为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三、货币哲学9.西美尔认为,正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关系,导致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日渐分离,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客体化10.价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中,或者说存在于人的创造物与人本身的“异化”过程中11.货币为商品提供了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12.西把货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13.西认为,货币的广泛使用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货币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其次,货币的使用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对量的计算的要求超过了质的因素14.西认为,货币的使用,不仅促进了货物的交流,同时也加速了人与人间互动的频率15.对西美尔的历史评价:西美尔一方面不否认现代文明发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对这种发展抱有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本章小结1.西美尔通过提出并回答“社会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这一问题,确立了将社会互动和交往形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重要思想,为社会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2.西将数量分析引入社会学3.他对主观文化、客观文化和社会分化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货币的社会学分析,充分体现了其文化社会学理论对现代社会内在矛盾的理解力第五章韦伯的理解社会学韦伯关于现代西方社会的理性困境是其理论的起点第一节社会学的方法论一、理解与理解的社会学1.韦伯的社会学也叫做“理解社会学”,他将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韦伯把对社会
本文标题:西方社会学理论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2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