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三——秋水
庄子的魅力跨越千年,李怀宁在《忙里偷闲读庄子》一文中这样形容: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然而,这一切仍然不足以概括他。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儒家思想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多少年来,道家思想中的无为精神,构筑起中国文人的文化后院,多少官场失意的文人,在这个后院里,被老庄的潇洒无为,温情地安抚过。庄子到底是何许人,为何有如此之魔力呢?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黄河之神]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海若,海神]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按季节注入水流黄河水边,河岸水中小岛之岸通辨,辨别,识别天下壮阔之水都汇聚到自己这里边,尽头转,转变表情仰视的样子俗语,谚语莫若己谓我也以…为少以…为轻你难以穷尽,无穷无尽危险明白大道理的人表被动译文: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直流的水畅通无阻,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况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见闻浅陋,伯夷的道义微不足道,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广阔无边,我如果不是来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回答问题:3、河伯为何自认会“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1、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洋洋自得,欣然自喜?——不辩牛马,天下之美尽在己——睹子之难穷,深感目光短浅——不见水端,深感自己的渺小结构分析前后认识神情结果“不辩牛马”对比黄河开阔“欣然自喜”扬抑骄傲自满“美尽在己”踌躇满志“不见水端”北海壮阔“望洋兴叹”自叹不如“贻笑大方”狂妄盲目——自大——自叹②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神话中排泄海水的地方]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与拘束,局限通墟,狭小的居处固定,拘限乡曲之士,见识浅陋之人束缚,限制才鄙陋大道理满排泄停止空虚赞美,夸耀自以为禀受了阴阳之气,与万物并立于天地之间并列身形正存有自己见识很少的想法奚以赞美译文:北海神若说:“对井里的青蛙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大海的事情,是因为井口局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虫子不能够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限制;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道理的问题,是因为他的眼界受着教养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看到大海后,才知道你的不足,这就可以与你谈论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大海却不会满溢出来;海底的尾闾泄漏海水,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但海水却不曾减少;海水不因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这说明了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从天地之间生成形态,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感觉自己见到的太少,又哪里还能自傲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i]米[一种稗草的籽粒]之在大(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人类只是天下万物中的一类]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蚁穴,小孔穴中原地区通太,大粮仓称尽生长交通往来毫毛的末梢。豪:通毫崇尚仁的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尽于此,不过如此劳心劳力以辞让君位而获得名声以谈说天下而显示知识渊博刚才译文: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小的蚁穴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细小的米粒在大粮仓中吗?人们用“万”这个数字来称呼物类,人不过占其中之一;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每人只是占其中的一个;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主题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艺术特点悟写作人贵有自知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知耻近于勇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课堂训练一、以下成语出自《庄子》的一项是()A.祸起萧墙B.刎颈之交C.南辕北辙D.望洋兴叹D二、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不似稊[tí]米之在大(tài)仓乎(《秋水》)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秋水》)通辨,辨别,识别通墟,狭小的居处通太,大粮仓通毫,毫毛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至于北海(《秋水》)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观于大海,乃知尔丑(《秋水》)尔将可与语大理矣(《秋水》)古义:黄河;今义:所有河流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古,脸色,表情。今:脸的形状,相貌古:深明大义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不吝啬;自然,不拘束古义:鄙陋;今义:丑陋古义:大道理;今义:云南一地方计中国之在海内(《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秋水》)顺流而东行(《秋水》)东面而视(《秋水》)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秋水》)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名作状,按时(季节)东,名作状,向东东,名作状,向东意动用法,以(认为)……为少(轻)三、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我之谓也(《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秋水》)又奚以自多(《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秋水》)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THANKS谢谢!伯夷:商代诸侯孤竹君的长子,与其弟叔齐互让君位,逃亡到周;周武王伐商纣王时,伯夷、叔齐两人叩马谏阻,认为以臣伐君是不义之举;商亡后,伯夷兄弟不食周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庄子轶事故事一:庄子姓庄,名周,宋国(今河南商丘县)蒙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与尧子齐名,世称“尧庄”,道家学派创始人,曾任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人生态度: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义智慧的人往往喜欢和山水交朋友,而不为仕途所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物质欲望充斥,钱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庄子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故事二: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髑髅,他枕着髑髅睡觉,髑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人生态度: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故事三: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人生态度: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
本文标题:2020年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新增篇目之三——秋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3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