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摄影笔记1.首先我要提出的几种拍摄场景的问题(1)突出被摄主体,虚化背景,怎么拍?(2)突出细致景物,色调艳丽,背景适中,怎么拍?(3)夜景无支架,怎样表达无颤抖和夜色效果(4)夜景有支架,怎么拍(5)微距特写怎么拍(6)全景怎么拍,怎么连接?(7)如何拍光束?2.拍摄主体是什么?从室外的风景照而言,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1)以人物以中心。绝大多数摄影属于此列。我们到风景点旅游或是到公园闲庭信步,拍照留影主要作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可选择代表性的建筑、花丛、草地、湖水等等背景来衬托主体人物。人物在画面中应占据主要地位,成为视觉中心,若能进一步通过表情、动作等内容生动再现人物的内在气质,那必将使其值得永久珍藏!(2)以风景为中心,用人物作点缀。多用于表现特别的景致。如拍大佛像,以画面中占了很小比例的人来反衬佛像之大,以表现古代文明之伟大成就;再如杭州太子湾公园,春天草坪养护期间,圈起保护的大片大片嫩绿的草地连绵至远处墨绿的青山,再加上孩子们吹的泡泡随风飘逝,形成绝妙的人造自然景观,在构图中把绿色作为主体,人物点缀其生机,以展现那种人间天堂的美景。阴阳脸与大黑脸“阴阳脸”是指人像面部受到90度侧光的照射,一半黑,一半白,这种方式的拍摄往往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若作为生活摄影就不太合适。大黑脸是指逆光人像曝光不足的后果。若拍摄人物背影或侧面,倒是可以达到剪影效果。而拍摄正面人像,最好是适当加以补光,比如用闪光灯或是反光板之类的工具加以弥补。初学者往往不注意光线在整体构图中的作用,或者总是习惯性地使用一成不变的某种光线,所以难以提高。先了解光线的基本知识,再动手实践,勇于突破,才能跨越自己。头上长树由于照片的平面造型特点,一不小心,很容易把远处的树枝、电线杆“嫁接”到主体人物上,仿佛从头上长出来一样,使原先可能很好的照片美中不足。其实只要在拍摄的时候,稍加留意变换角度就可以避免。3.拍摄主体与景深通俗的说,景深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景深大小的控制主要决定于三个因素:光圈大小,镜头焦距长短,拍摄距离远近。光圈与景深的关系(主要)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糊镜头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次要)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越糊(所以要拍长焦)拍摄距离与景深的关系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背景越糊4.“糊”照片的识别虚焦、手抖和被摄体抖动首先,当我们拍摄得不好的时候,要从失败的照片着手研究。明显能看出失败的照片基本上都是出于虚焦、手抖和被摄体抖动三种原因。如果不区分原因的话,就不知道怎么拍摄成这样的。所以拍摄得不好的时候不要单纯认为失败了,要分析一下失败之处。虚焦指的是“焦点偏离导致画像模糊”。一般来说,焦点对准的地方就会被拍得很清楚,画像很锐利,而没有对准的地方就会被拍得很模糊。数码相机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失败:焦点对在了背景上,而想要拍摄的人却模糊了。这是因为按下快门的时候,相机进行自动对焦,将焦点对到了背景,而不是离相机较近的被拍摄体上(原因1)、或者是对焦距离过近而导致虚焦的情况(原因2)。反之,也有将焦点对在了附近的物体的时候,比如想要拍摄坐在桌子对面的小孩子,却将焦点不小心对到了桌上的盘子。这样就不好了。防止虚焦的方法:先将要拍摄的物体放到中间对焦,然后再稍稍移动相机决定构图就好了抖动的现象是全体轮廓都十分模糊,区别于虚焦(背景和前景都很清晰只有被摄体模糊的情况属于虚焦)抖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抖,也就是由于按下快门时手有抖动,一般即使发生手抖,由于快门速度较高,照片未必会模糊。但是当快门速度为1/20秒的时候,手抖在照片上就显得很明显了。还有一种抖动,就是被拍摄体抖动,背景清晰而被摄物模糊了的照片是被摄体抖动。防止手抖的方法:首先要注意拿相机的方法,要用右手握紧相机,然后以左手来辅持。最好不要离开身体。如果附近有东西可以支撑身体或者手肘也行,可以把手肘支在桌子上。没有支撑物体时将手肘紧贴身体也可以。然后轻轻按下快门。(1/20s以上的快门要注意了,尽量调节曝光时间在1/20s以下)5.白平衡调节技巧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如果自定义白平衡,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6.感光度ISO与补光技术(建议的调节范围:100~400,高手都是这样)ISO感光度是对光的灵敏度的指数。感光度越高,对光线越敏感。我的总结:所以说太敏感了,只需要一点点光线就可以了,那么影响光线(曝光)强弱的有三个参数:光圈大小(F值),曝光时间(一般是1/x秒~30秒),曝光补偿。ISO越高,对画面的影响就是噪点多,清晰度下降,多用于没有闪光灯,而环境比较昏暗的场所:如夜间,室内,建议的ISO越低(一般ISO100)可以拍出优质的画面,但是在光圈一定的条件下,曝光时间会随之变长,容易抖动(糊了)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ISO,光圈,曝光时间的设置犹如品茶一样,上等的好茶(ISO很小),需要小口小口的慢慢咽(光圈要小些F8~F11就可以了),因此品尝的时间(曝光时间)会更长一些。如果你赶时间(缩小曝光时间),那么你的口就张大点喝吧!补光案例:当你在室外拍摄脸部处于阴影中的模特儿时,如果你按背景的亮度测光,则模特儿的脸部将会损失掉暗部的许多细节和层次,如果增加曝光使脸部曝光正常,背景又会亮得白茫茫一片。解决方案:根本上减少主体和背景的反差——便携式闪光灯、反光板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亮加暗减,低调的减,高调的加”。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7.测光技术的目的意义和使用方法8.模式如何选择(1)自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感光度、曝光、白平衡三项参数都是由相机自身控制的,不可人为进行更改。但往往在一些复杂光线条件的室内或是夜晚,自动模式并不能帮助我们拍摄出满意的相片。这个时候便需要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动操作来解决了。例如在一些光比较大的环境中,相机的自动曝光可能不够准确,我们可以在P档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下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调节,从而达到理想值。另外在夜晚拍摄时,如果使用自动ISO,相机往往会使用最高的感光度(6400)来保证快门速度,从而带来了严重的噪点。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光线情况,适当调高感光度并开启内置闪光灯来应对。9.不同的场景拍摄参数设定与注意事项(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在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在400以内。(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3)拍景: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焦距是情况而定,iso100(4)拍夜景:A挡或M挡,光圈越大,曝光时间越短;如果缩小光圈,光亮点,就能拍出星光效果,如果有支架,iso100~200,如果手动拍摄,iso400~1000。(5)拍动态主体T档或M档,随主体动作的快慢,快门时间1/500~1/2000,一般选在1/1000就能拍出瞬间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曝光的选择,小光圈时,往往画面因曝光不足,显得过暗。10.拍全景保证曝光参数不变,焦距不变即可。一般先拍一张,参考其曝光亮度,并作适当调节,而后仍然以刚才的参考主体作为焦点,按住曝光锁AE/AFLOCK,水平或垂直位移机身,保证每次拍摄的场景有20%~50%的重叠即可。后期需要用PanoramaMaker全景合成工具合成,一般合成的作品要比单一拍摄的作品大气、炫丽。11.拍光束如何拍好光束,实质问题就是如何在强光比之下,准确曝光的问题,明确了它,对于营造气氛,拍出更精彩的作品有很多帮助。12.构图与拍摄技巧三分(开启相机的分割线)法则:被摄主体(如人物主体,人物头,眼睛,反纯色个体等)位于各个三分点或三分线上常见的构图方法1常见的构图方法2常见的构图方法3常见的构图方法4常见的构图方法5常见的构图方法6常见的构图方法7常见的构图方法8常见的构图方法9常见的构图方法9常见的构图方法10常见的构图方法11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光圈F4.8曝光时间1/125s焦距58mm感光度800线条感较强的背景,更加凸现模特修长的身材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虚化背景的方法以后再讲),达到两者的统一即可。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光圈F3.5曝光时间1/125s焦距90mm感光度160焦距135mm感光度100背景虚化得当,既不影响画面中的人物主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体,同时又交代了环境因素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当,就会出现人物头顶着树、柱子等物体或者肩部长出树枝等不正确的构图形式。这就需要摄影者注意,当人物主体背后有高大的树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时,要考虑让人物主体稍微移下一点,
本文标题:我的摄影学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4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