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室内设计风格解析共14页
风格名称分类历史背景概念时间特征古典主义中式欧式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北欧极简后现代主义简中简欧自然(朴素)混合(折中)备注风格名称分类历史背景作品时间特征古希腊:建立在巴尔干半岛及其邻近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地区诸国的总称。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风时期古风时期(Archaicperiod)的建筑及其内部设计还处在发展阶段,尤其是内部设计更是处于低潮期,而且当时的社会认为建筑艺术不仅是内部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建筑的外部,因此,他们的全部兴趣和追求都集中体现在建筑的外部。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神庙山墙(前8世纪~前5世纪)柱子中的柱身一般都是刻有垂直槽纹的圆柱,上端比下端略细,柱头的样式是希腊建筑艺术最集中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现两种柱式:多立克式(Doric)和爱奥尼式(Ionic),古典时期古典时期(ClassicalPeriod),是希腊建筑艺术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建筑类型逐渐丰富,风格更加成熟,室内空间也日益充实和完善。帕提农神庙外观,希腊雅典科林斯柱头米利都元老议事厅室内(前5世纪~前4世纪)柱式,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科林斯式,它是由爱奥尼柱式演变而来的,柱身和柱础与爱奥尼式相仿,柱头则是繁密重叠的卷叶形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显得更为纤巧、精致和华丽,这种柱式在古典时期常用内部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后期,北方的马其顿发展成军事强国,统一了希腊,并建立起包括埃及、小亚细亚和波斯等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大帝国。这个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期。切尔维特里墓室,希腊希兹托石碑(前4世纪以后)内部空间设计方面,除了形式上的秀丽典雅外,在功能方面的推敲已相当深入。风格名称分类历史背景作品时间特征古代罗马:正当古希腊繁荣开始衰落时,西方文化的另一处生地——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崛起了。罗马共和时期正当古希腊繁荣开始衰落时,西方文化的另一处发生地——罗马,在亚平宁半岛崛起了塔司干挂式券柱式维蒂大厦室内,庞贝古罗马自公元前500年左右起,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统一亚平宁半岛的战争,统一后改为共和制。以后不断的对外扩展,到公元前1世纪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的罗马帝国这一时期开始广泛应用卷拱技术,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古罗马建筑的重要特征。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帝国,其中在公元前1世纪至3世纪,兴建了许多规模宏大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建筑,成为继古希腊之后的又一高峰。万神庙室内卡拉卡拉浴场室内凯撒元老院室内一家餐馆室内,奥斯蒂亚公元前1世纪至3世纪万神庙ThePantheon)成为这一时期神庙建筑最杰出的代表,它最令人瞩目的特点就是以精巧的穹顶结构创造出饱满、凝重的内部空间,然而万神庙的设计正是利用这单纯有力的空间形体,通过构图的严谨和完整,细部装饰的精微与和谐,以及空间处理的参差有致,使其成为集中式空间造型最卓越的典范.风格名称分类历史背景名称分类历史背景罗马式时期(这个名称是19世纪开始使用的,含有“与古罗马设计相似”的意思法国11~12世纪,是罗马式艺术在法国形成和逐步昌盛的时期,并在西欧中世纪文化中起着带头作用哥特式(12世纪中叶,罗马式设计风格继续发展,产生了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然后很快遍及欧洲,13世纪到达全盛时期,15世纪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而衰落。法国法国是哥特式建筑及室内装饰风格的发源地英国由于11世纪英国被法兰西的诺曼人所征服,从而加强英国与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的文化联系英国从12世纪70年代后,英国也进入了哥特式时期意大利意大利曾是古罗马的中心,古代建筑的遗迹很多,所以文化艺术同古希腊和罗马艺术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建筑的规模、结构和装饰手法,都遵循着原有的规律,并且在意大利艺术风格很不统一,东部主要受拜占庭的影响较大,南部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较多。德国哥特式教堂在德国要比在法国发展的晚一些直到12世纪还墨守着与罗马帝国时期关系密切的罗马式风格。建于1248年的科隆大教堂,是当时德国最宏伟的工程,也是受法国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德国尽管罗马式建筑在特国形成各种各样的地方学派,但建筑在11世纪仍非常保守并呈现相对落后的局面风格名称历史背景概念时间特征文艺复兴14世纪,在意大利为中心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对宗教神权的运动,强调一种以人为本位并以理性取代神权的人本主义思想,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一词,源为意大利语,为再生或复兴的意思,即复兴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后来被代表14~16世纪欧洲文化的总称15世纪初叶早期文艺复兴15世纪中叶以后,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传播到德国、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并于16世纪达到高潮,也就是盛期文艺复兴在建筑及室内装饰设计上,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抛弃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体现着和谐与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并参照人体尺寸,运用数学与集合知识,分析古典艺术的内在审美规律,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因此,将几何形式用作室内装饰的母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之一巴洛克16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从繁荣趋向衰退,建筑及其室内装饰设计进入一个相当混乱与复杂的时期17世纪的欧洲具有巴洛克时代之称,历来有多种解释,但通常公认的意思是畸形的珍珠,是1世纪以来对巴洛克艺术杯有偏见的人用作讥讽的称呼,带有一定的贬意,有奇特,古怪的意思最先在意大利的罗马出现经过三十多年的国内宗教战争,直到17世纪法国才开始平定,到了路易十四时期,这种建设达到顶峰奥地利麦尔克修道院以雄伟壮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巴洛克风格16世纪,西班牙流行“无花纹风格,即具有古典主义的特点,并强调无装饰。进入17世纪时,在把洛克风格的影响下,西班牙室内装饰越来越富有装饰性首先,在造型上采以椭圆形、曲线与曲面等极富生动的形式,突破了古典及文艺复兴的端庄严谨、和谐宁静的规则,着重强调的是变化和动感,在色彩上追求华贵富丽,多采用红、黄等纯颜色,并大量饰以金银箔进行装饰,甚至也选用一些宝石、青铜、纯金等贵重材料以表现奢豪的风格风格名称历史背景作品时间特征早期基督教公元1世纪,产生于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的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的,成为广大社会底层穷苦人的精神寄托.普拉西迪雅陵墓内部早期犹太教会堂内部圣保罗教堂室内,罗马圣阿波利奈尔教堂壁画圣玛利亚马卓利教堂室内,罗马公元3世纪,基督教教义、礼拜仪式和组织变得更加确定了,而且逐步被罗马帝国统治者承认和利用,使其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和蒙蔽穷苦人的工具,基督教堂便大为兴盛起来,成为传播神学的主要场所。老圣彼得教堂、圣保罗教堂、圣呵波利奈尔教堂等几座巴西利卡式教堂,他们的特点是内部空间高大,列柱具有均匀庄严的节奏感,使圣坛成为整个教堂的色彩,故显得富丽而玄目拜占庭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是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非洲北部。圣索非亚教堂圣维塔列教堂外观,意大利拉文纳马克西米安坐椅,拉文纳最初也是沿用巴西利卡的型制,但到5世纪,则创建了一种新的建筑型制,即集中式型制。特点是把穹顶支承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的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园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风格名称历史背景概念时间特征洛可可法国从18世纪初期逐步取代意大利的地位而再次成为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其主要标志就是洛可可建筑风格的出现。洛可可风格是在巴洛克风格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纯装饰性的风格,而且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它发端于路易十四(LouisXIV)时期,因此也常常被称作“路易十五”式。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是岩石和贝壳的意思,旨在表明其装饰形式的自然特征,如贝壳、海浪、珊瑚、枝叶和卷涡等。洛可可也同“哥特式”、巴洛克“一样,是18世纪后期用来讥讽某种反古典主义艺术的称谓,直到19世纪才同”哥特式“和巴洛克”一样同等看待,而没有贬义。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的专制政体出现危机,对外作战失利,经济极度衰弱,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贵族们便产生了一种及时享乐的思想,尤其是路易十五上台后,更是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他要求艺术为他服务,成为供他享乐的消遣品。这时,那种壮丽、严肃的标准和深刻的艺术思想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需要的是更妩媚、更柔软细腻、更琐碎纤巧的风格,来寻求表面的感观刺激,因此,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度奢侈和趣味腐化的环境中产生了洛可可风格。洛可可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室内设计与装饰上,它具有鲜明的反古典主义的特点,追求华丽、轻盈、精致、繁复的艺术风格。具体有四点:在室内中排斥一切建筑母题:过去用壁柱的地方改用镶板或镜子,四周用细巧复杂的边框为起来。凹圆线脚和柔软的卷涡代替了檐口和小山花,圆雕和高浮雕换成色彩艳丽的小幅绘画和薄浮雕,并且浮雕的轮廓融进底子的平面之中,线脚和雕仕都是细细的、薄薄的。总之,装饰呈平面化而缺乏立体感。装饰题材趋向自然主义:最常用的是千变万化的、舒卷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贝壳、棕榈等。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部件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也流于矫揉造作。惯用娇艳的颜色:常选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色彩,线脚多为金色,天花往往画着蓝天白云的天顶画。喜爱闪烁的光泽:墙上大量镶嵌镜子,悬挂晶体玻璃的吊灯,多陈设瓷器,壁炉用磨光的大理石,特别喜欢在镜前安装烛台,造成摇曳不定的迷离效果。风格名称历史背景作品概念特征新古典主义18世纪中叶,以法国为中心掀起了“启蒙运动”的文化艺术思潮,也带来了建筑领域的思想解放圣保罗大教堂室内“改革俱乐部”室内,英国伦敦威尔顿宫双立方立体大厅室内,英国新古典主义虽然以古典为典范,但重视现实生活,认为单纯、简单的形式是最高理想。强调在新的理性原则和逻辑规律中,解放性灵,释放情感首先是寻求功能性,力求厅室布置合理;其次是几何造型再次成为主要形式,提倡自然的简洁和理性的规则,比例均匀,形式简洁而新颖;然后是古典柱式的重新采用,广泛运用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式柱式,复合式柱式则被取消,设在柱础上的简单柱式或壁柱式代替了高位柱式。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在西欧艺术发展中,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是一个转折点,从此对艺术乃至生活总的看法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化。由于这场社会变革而出现了一种思想,即:关于艺术家个人的创造性及其作品的独特性。这也表明艺术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因此,代表着进步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便应运而生了英国议会大厦罗马塔得城堡室内,法国巴黎国里图书馆室内阅览大厅,法国布莱顿皇宫宴会厅,英国布莱顿主张发扬个性,提倡自然主义,反对僵化的古典主义,具体表现于追求中世纪的艺术形式和趣味非凡的异国情调追求形式美,讲究比例,注意形体的推敲,没有严格的固定程式,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对各种风格进行自由组合风格名称历史背景作品时间概念特征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北欧风格源于十九世纪中后期,这是一种略受英国艺术与手工艺革命影响的、但却适合北欧环境的全新居住风格:色彩更明亮、更丰富、更大众化、具有童稚趣味;同时也更简单、更具乡村朴实感。现今流行的北欧风格中注重流畅简洁的线条,也代表着家具风格对十九世纪简约主义的回归。斯坦顿住宅甘布尔住宅室内餐厅,美国洛杉机都灵路12号住宅楼梯厅霍塔住宅真正具有现代设计思想的是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始于比利时布路塞尔的新艺术运动北欧几个国家的家具在风格上有其共性的一面,但也体现着不同的个性。丹麦设计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不仅仅追求家具的造型美,更注重从人体结构出发,讲究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达到完美的结合。瑞典家具并不十分强调个性,而更注重工艺性与市场性较高的大众化家具的研究开发。在室内设计上体现了追求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主要特点是装饰主题模仿自然界草本形态的流动曲线,并将这种线条的表现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北欧风格的家具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直线条的椅子腿和桌腿。这些直线条的家具腿令人体会到简洁风格的魅力。包豪斯在英国“新手工艺美术运动”的感
本文标题:室内设计风格解析共14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5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