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的精神,推动我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上质量、上水平,决定开展我校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保证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和资源、一流教学效果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指在教育行政部门推动指导下,职业学校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以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建设一批能够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特色鲜明,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的系列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推动我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二、基本原则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个结合的原则:(一)与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示范专业、骨干专业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精品课程建设应从示范专业、骨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入手,与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结合,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校骨干专业的发展,并带动其它课程的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二)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相结合的原则。精品课程建设突出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结构的模块性,建立体现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三)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吸收来自企业的专家、技师共建课程,进而建设一支素质高、教学技能过硬的“双师型”精品课程师资团队。(四)与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精品课程建设强调应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品课程推动实训基地建设,体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五)与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精品课程建设要注重社会效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的测评方法。三、建设目标到2014年底,全校每个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将建设1到2门精品课程,涵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等课程类型,初步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带动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四、建设要求(一)组织制度。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成立精品课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由主管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科研、各系部主任为副组长,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系部也要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由主管教学副主任,教研组长及相关课程教师高校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和规章制度。(二)课程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要由专业水平较高、具有丰富授课和实践经验、有“双师”素质或有企业经历的在职教师主持,形成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三)课程目标、内容与体系。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体现职业标准,反映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构建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原则,合理、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习实训项目,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课程资源。拥有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的教学信息资源库,拥有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并具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六)课程考核。建立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七)课程效果。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能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与技能,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制作作品或完成工作任务;具有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能够与人合作完成工作项目;教师在该课程建设方面有研究、有创新,教研成果在校内推广并取得较好效果,开展面向社会的生产、服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八)课程管理。在学校网站设置“学校精品课程”栏目,及时公布精品课程资源。各系部要对精品课程资源经常性更新,保证课程建设水准的先进性。精品课程作为市级精品专业评选的前置条件,无精品课程的专业不得申报市级精品专业评定。(九)建设保障。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以保障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凡有精品课程立项的专业(学科)组,学校要在教师引进、硬件建设、教科研项目、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于建设成效突出的教师,在进修、晋职、岗位考核以及选派学习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五、申报条件(一)申报课程应该是专业核心课程。所在系部要重视和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并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有较高水准的校内外实训(习)基地。(二)申报课程应为系部认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专业要连续招生三年以上,在校生不低于100人。(三)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著,承担和组织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优秀的兼职教师主讲专业技能课程。(四)学校要有精品课程专项经费支持。六、申报与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分为申报、立项、建设、评审认定四个阶段。(一)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遵循自愿申报原则,由系部提出申请报告,学校审核同意后,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申报时需提交申请报告和项目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措施和建设经费。(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系部申报的课程进行立项评审。评审合格的课程将正式立项为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对于正式立项的建设项目,学校应给予专项建设经费支持。(三)精品课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各系部要高度重视,认真规划,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根据建设规划逐年落实建设项目和建设经费。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将对项目建设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凡未按建设规划完成年度建设项目的,取消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格。(四)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完成后,根据学校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学校正式认定并授予“学校精品课程”称号,该称号代表学校课程建设最高水平。(五)学校精品课程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评一次,水平明显下降的取消称号。连续三年获得精品课程的,优先支持申报市、省或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衡水科技工程学校2014年1月附件:1.《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2.《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申请书》附件1.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估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1课程设计(10分)K1—1课程定位1.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及中职学校学生认知水平。2.课程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符合技能人才标准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资料要求:学校培养目标、近三年制定的教学指导方案、教学大纲,有关课程设置情况的相关文件和资料。5K1—2课程设计理念1.运用符合现代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课程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职业标准为参照,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开发。2.具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特色,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3.打破原有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模块化、项目化课程。资料要求:课程开发的相关资料。反映课程教学中教学模式运用情况的原始材料。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2课程内容(20分)K2—1课程内容的选取1.依据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选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实用2.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构建3.体现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资料要求:教学指导方案,学校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等。8K2—2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1.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要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基本规律2.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或模拟项目)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突出专业特色4.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课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资料要求:课程表,教师教学计划、教案、教材和实习实训指导书等9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2—3课程与教学改革1.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计划与措施,专业课实行课程模块化。2.实施课程模式改革,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法、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3.重视评价方式改革,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和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4.渗透德育教学内容,重视职业道德、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资料要求:课程与教学改革方案,更新教学内容的自编教材等相关资料。5K2—4课程资源1.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学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开发的教学信息资源库,包括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教案、学案、课件、题库、评价方案等。2.建立精品课程网页并能有效共享相关资源。3.有体现本课程特色的校本教材。资料要求:相关材料。5K2—5课程研究1.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成立校级以上课题。2.课题研究体现创新性,丰富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3.研究成果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性,在校内(或区域内)推广并取得较好效果。资料要求:课题立项,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及应用等相关资料3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3教学方法与手段(20分)K3—1教学方法1.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2.高度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资料要求:相关材料。5K3—2教学手段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仿真模拟教学环境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根据课程内容,教学中能运用直观性教具,开发教学课件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且教学效果明显。3.学校硬件环境能够支撑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资料要求:教师教案、教学课件开发及运用信息、教学仪器及教具使用情况记录,电化教学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等。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4师资队伍(20分)K4—1课程负责人1.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在专业学科中有一定知名度。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中级以上职业资格。3.掌握中职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经验丰富,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4.参与和承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项目,成效明显。资料要求: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及教学研究等其他相关材料。1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涵及说明分值评价等级得分ABCDE1.00.80.60.40.2K4—2教学团队1.课程组成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高级职称比例≧20%,中级职称比例≧30%,本科及以上学历≧8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0%,具有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比例≧30%。2.课程组有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人
本文标题:衡水科技工程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