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8社戏教学目的:1.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2.学习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的技巧,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背景。2.整体理解课文。3.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本课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先生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1922年前后,作者看到了曾饱含热望的辛亥革命终遭夭折的悲惨结局,能够推动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究竟在哪儿呢?鲁迅先生在《社戏》中由看京戏引发的强烈的失望之情,而倾注更多的笔墨和激情在那一群生龙活虎的农村少年身上。这里暗含了作者的社会理想。“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在鲁迅的眼里,中国的戏院不过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对中国戏院的观察与感受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与国民性的认识与发现。有人认为看京戏的过程的描写,几乎每一处都含有某种象征意味,在鲁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戏、好豆”已经成为某种生命形态和境界的象征,那么舒展、自由,那么沉静而柔和,那么和谐而充满情趣。我们今天学习《社戏》看同学们能从中读出怎样的理解。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小说写作的对象,用序号标出意义段,要求体现小说的结构特点,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在此基础上理解小说的结构与中心。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1)倘:连词。有“如果”的意思,表示假设。(2)大抵:副词。有“大多”、“多半”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的基本估计。(3)相仿:大致相同。仿:类似。(4)欺生:欺负新来的生人。(5)怠慢:冷淡。怠:轻慢。慢:态度冷淡。(6)诚然:副词。有“确实”的意思。(7)舒展:原指伸展得开,不蜷缩。本课是“舒畅”的意思。(8)潺潺;本课形容船头激水的声音。(9)朦胧:月光不明。本课用作动词,是“模糊起来”的意思形容词,泛指(光线、物体、思想、意识等)模糊、不清晰。(10)歌吹:歌声和乐声。(11)屹立: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屹:山峰高耸的样子。(12)疏疏朗朗:形容稀疏的样子。用作(13)扫兴:正当高兴的时候,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而兴致大减。兴:兴致。2/8(14)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葛: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一、探究结构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小说的一般结构方式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第一部分(第1—3节)盼社戏——归省乐土乡间生活的小朋友乡村乐事:钓虾、放牛。好事多磨第二部分(第4—30节)看社戏——趣味横生月夜出航船头看戏归航偷豆第三部分(第31节到完)忆社戏——终生难忘2.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讨论并归纳:写了A.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吃;G.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CDEF。略写的是:ABG3.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讨论并归纳: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去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吃详写,其他情节与看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二、探究中心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1.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明确:作品通过看社戏的经过,表达了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2.本文表达的中心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总结固趣: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看社戏的过程和看戏后归航偷豆,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对于得以看戏的机缘,看戏后的余波,作者则简略带过,用笔十分高明。详略之间,又并非简单化的截然分开的。详写中也间杂着略写(如母亲深夜候船),略写也绝不是都作笼统的交代(如放牛钓虾的乡间生活就写得充满情趣)。这些写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布置作业深入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作个性理解。3/8第2课时教学目的1.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2.思考本文学习的难点,体会积累语言。教学内容与步聚情景激趣《社戏》虽然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作者用第一人称叙写幼年的“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写的是农家少年的群体,写得曲折生动,展现出农村生活画面,描写出一群淳朴善良、好客能干的农家少年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探究固趣一、探究人物1.理解双喜在乎桥村的小朋友中,双喜是一个突出描写的人物,从课文有关双喜言行描写中分析一下,双喜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头?讨论并归纳;(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善解人意。(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6)双喜送我回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如有学生提出双喜是坏孩子头,并以偷豆作为理由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偷豆的事。(1)偷的是自家的豆(如阿发家的),请的是公共的客,偷豆请客,理所当然,(2)从六一公公的话中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3)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偷豆请客算不得偷窃行为,而是表现孩子们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2.理解六一公公从课文有关六一公公言行描写中分析一下,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讨论并归纳;4/8(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3)当我说很好时“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因为得到城里读过书的“我”的赞扬。六一公公十分感激自豪——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三、读写结合1.看一段《猫和老鼠》的影片,先听对白,再关掉音量让学生配音。2.让学生讨论人物对话所反映出来的人物性格特征。3.设题:分别以“兴奋”“生气”“专注”“腼腆”“开朗”“聪明”为题作一段描写。4.描写一个人,必须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总结固趣作者回忆美好的少年往事的原因,是他恋恋不忘的平桥村的老老小小,这些人在看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更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作者在本文中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塑造了六一公公淳朴乡民的形象,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得力于作者高超的人物描写。布置作业:预习《安塞腰鼓》,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趣味教学资料鲁迅争分夺秒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5/8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鲁迅的遗嘱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1.不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他回信说:静农兄弟: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名人论鲁迅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终生不曾见到过鲁迅,鲁迅也终生6/8不曾见到过毛泽东。在这种互未谋面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心心相通,主要是在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理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高度思想交融与人格景仰。蔡元培论鲁迅:先生人格不凡徐懋庸论鲁迅:“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叶圣陶论鲁迅: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觉得非常慈祥。然而他的精神是超乎慈祥的。他伟大,他坚强。中华民族将来真个得到解放,必然由于人人具有了他那样的精神。看到昨天的送殡的行列、严肃、激昂,六七千人合成个巨大的集体。更想到各地受他感化的大众,虽然不能亲自到来送殡,也必然遥寄最真挚的心情,使这个集体无形中扩大到不知多少倍。这样,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而这个,就是中华民族解放终于能够成功的凭证。郑振
本文标题:《社戏》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8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