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3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1.1
第三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生产系统和生产管理生产过程组织企业资源计划(ERP)第一节生产系统和生产管理一、生产系统概述二、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系统概述1.生产系统的概念生产系统的定义是:生产的输入、转换、输出实物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满足社会(用户)需要,增加企业利润和提高职工福利。转换输入输出内部资源市场用户内部控制外部控制外部资源人、知、机器、料、法、资、能、信生产制造过程质量、成本、设备、库存等管理过程实务产品、服务和知识2.生产系统的组成生产要素企业输入的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知(知识)、机器(机器设备、工具)、料(原材料、外购件)、法(工艺方法)、资(资金)、能(能源)、信(生产信息,如生产计划、工艺图纸、定额)等。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即产品的形成过程,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产品与服务产品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成品或半成品。3.生产系统的属性(1)集合性(2)相关性(3)目标性(4)竞争性(5)环境的适应性(柔性)4.生产系统结构生产系统结构是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组合关系的体现。它是实现生产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按性质和作用可简单划分为: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生产系统结构化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生产技术。②生产设施。③生产能力。④生产系统的集成。4.生产系统结构——(1)生产系统结构化要素非结构化要素是指在一定的结构化要素组合形成框架构成基础上,起支撑和控制生产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非结构化要素大部分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和存在。①人员组织要素。②生产计划要素。③库存控制要素。④质量管理要素。4.生产系统结构——(2)生产系统非结构化要素二、生产管理概述生产管理是将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生产系统,以保证在最低耗费下,按时间、按质量要求生产出所需产品的活动,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生产系统管理主要的工作:生产系统设计,如厂址选择、工厂与车间布置、生产工艺选择等。生产计划与控制,它是生产管理中的日常管理活动。生产管理必须具备的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第二节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及其组成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流水线生产一、生产过程及其组成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的投入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直到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技术生产自然力生产过程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相结合的全部过程。根据各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四部分: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指为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正式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准备工作。如产品及工艺的设计、材料及工装的准备、劳动组织的调整等。2.基本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艺加工的过程。如机械企业中的铸造、机加和装配等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活动。3.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的过程。如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等。4.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如供应、运输、检验等。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创造条件保证服务服务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连续性是指劳动对象始终处于被加工或处理的状态,没有不必要的停顿和等待。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比例性是指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3.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实行平行作业。4.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均衡性是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工作,都能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完成相同或递增的工作量,使各工作地和工人的负荷均衡。5.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柔性)适应性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应变能力强,能对迅速变化的市场要求做出快速的反应,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三、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实现产品的生产过程,不仅要有一定的场地、厂房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而且还要将这些生产物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组合,划分成占有一定空间位置的生产单位。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应包括:工厂的总平面布置基本生产车间的组织形式: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1.工艺专业化工艺专业化AB车床车间磨床车间冲床车间1.工艺专业化指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设置车间、工段和班组。特点:工艺特点相同。具体表现为“三个相同,一个不同”,即设备、工种、工艺方法相同,产品不同。通常叫做“机群式”生产单位。优点:对产品品种多变的适应性较强;在品种多变的情况下,便于充分利用机器设备和生产面积的能力;便于加强专业化的技术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便于开展同工种工人之间劳动竞赛;产品易于进行更新换代等。缺点:生产周期长;产品运输路线长,消耗于运输在制品的辅助劳动量大;在制品占用量大,资金占用量多,资金周转缓慢;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关系和各项管理工作比较复杂等。2.对象专业化对象专业化车床AB铣床磨床车床铣床冲床2.对象专业化指按照加工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特点:在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加工同种类产品所需要的不同机器设备和各种工人,对同种产品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也就是“三个不相同,一个相同”,即设备、工种、工艺方法不同,产品相同。优点:由于可以完成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因此,加工周期短在制品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有量下降;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由于对象固定,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生产效率高。缺点:对品种变化的适应性差;生产设备替代的可行性差;产量不大时,难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生产面积,并难以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管理。四、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缩短零件的生产周期正确选择工序在时间上的结合方式工序在时间上的结合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的移动方式和时间上如何衔接三种不同的移动方式:顺序、平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1.顺序移动方式指一批零件在前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之后一起运到下道工序加工。特点:是零件在工作地之间整批地运输,前后两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是顺次衔接的。优点:管理方便,缺点是时间最长。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nt1nt4nt2nt3To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miiotnT1To---在顺序移动方式下一批零件的生产周期n---零件批量m---工序总数ti--零件在第i道工序上的加工时间2.平行移动方式指每个零件(产品)完成了前道工序之后,立即送到下道工序。特点:零件在工作地之间单个地运输,前后几道工序平行或同时对一批中的若干零件进行加工。优点:时间最短缺点:工(台)时利用率较低,运输量较大。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t1+t2+t3(n-1)t3+t4TP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LntTmiiP)1(1Tp---平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L---加工单件产品时间最长的工序单件加工时间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它是整批零件尚未全部完成前道工序的加工时,就先将部分已经完成的零件转移到下道工序加工。转往下道工序的提前时间是,以维持下道工序对该批零件的连续加工为主。在平行顺序结合的条件下,因长短工序的次序不同,有两种安排方法:1)当ti≤ti+1时,加工完毕的每一个零件应及时转入后道工序加工,即按平行方式逐件移动;2)当titi+1时,只有在前道工序完工的零件足以保证后道工序连续加工时,才开始将前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转入后道工序。特点:一批加工零件是单个与部分的从上道工序转到下道工序;该批加工零件分散在若干道工序上同时加工;每道工序开始时间计算得恰好能够保证在该工序上连续地加工该批零件。优点是:劳动过程中断时间比顺序移动方式的少,零件生产周期较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工人与设备的空闲时间,使工人与设备的空闲时间集中起来,便于用来做其它工作。缺点是:组织安排比较复杂。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TPO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111)1(misimiiPOtntnTTpo---平行顺序方式下一批零件的生产周期tsi---两相邻工序中较短工序的加工时间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TPO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t1+t2+t3(n-1)t3+t4TP平行移动方式示意图工序号1234单件作业时间95106时间生产周期nt1nt4nt2nt3To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比较:从加工周期来看,平行移动方式最短;从生产组织工作来看,顺序移动方式最简单。企业在选择移动方式时,除了考虑加工周期长短、生产组织工作的繁简外,还要考虑批量大小、工序单件时间和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形式等因素,以扬长避短,提高生产效益和效率。五、流水线生产它是按照产品生产的工艺顺序排列工作地,使产品按照一定的速度,连续的和有节奏的经过各个工作地依次加工,直到生产成成品。实质是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1.流水生产的特点⑴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⑵各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工艺顺序排列,劳动对象按单向运输路线流动。⑶各工序生产能力是平衡的,即各道工序的工作地数量比例符合各工序加工时间的比例。⑷流水线按规定的节拍生产。所谓节拍,是指流水线上前后两件相同制品出产的时间间隔。2.组织流水生产线的条件⑴产品的工艺和结构应相对稳定;⑵产品要有足够大的产量,以保证流水线上各工作地的充分负荷;⑶产品加工的各工序能细分和合并,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应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倍数关系,即工序同期化。工序同期化是保证连续生产、充分利用设备和人力的必要条件。3.流水线的组织设计⑴确定流水线节拍。节拍,是指流水线上前后两件相同制品出产的时间间隔。节拍是组织设计流水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也是一种期量标准。所谓期量标准,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及零、部件)在生产期限与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它表明流水线的速度和生产效率,从而决定着流水线的生产能力。流水线节拍的计算公式如下:r=F/N式中:r---流水线节拍(分/件);F--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分);N---计划期的产品产量(件)。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是指制度规定时间减去必要的停歇时间,如:设备维修、工人休息等。计划期的产品产量包括两部分:计划期计划出产量和预计废品量。⑵组织工序同期化。所谓工序同期化,就是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用各种技术组织措施调整流水线各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其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工序同期化是组织流水线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设备负荷、劳动生产率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组织工序同期化的基本方法是将整个作业任务细分为许多小的工序,即作业要素,然后将有关的小工序组成大工序,并使这些大工序的作业时间接近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⑶计算流水线负荷系数。流水线的负荷系数是表明流水线生产效率的指标。流水线的负荷系数越大,表明流水线的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其一般规律是机器工作流水线的负荷系数不应低于0.75,手工操作流水线的负荷系数应在0.85—0.9之间。的的工作地数总和流水线各工序实际采用作地需要数总和流水线各工序计算的工流水线的负荷率⑷配备工人。手工操作的流水线,需要配备的工人总数应等于流水线上所有工作地上工人人数之和。以设备加工为主的流水线,在计算所需工人时,需要考虑后备工人和工人的看管定额两个方面。⑸设计运输工具。流水线上采用的运输工具很多,具体选用时,主要取决于加工对象的重量和外形尺寸、流水线的类型和实现节拍的方法。传送带的长度=2(工作地长度之和)+技术上需要的长度⑹流水线的平面布置。流水线的平面布置应符合有利于工人操作方便、产品运输路线最短充分利用生产面积等方面的要求。节拍中心距流水线上两件产品间
本文标题:第3章 现代企业生产管理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91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