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广西大学2014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学号:姓名: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成绩:实验二SQLServer常用管理工具和使用实验目的1.理解服务的概念,掌握SQLServer服务的启动、暂停和停止。2.熟悉SQLServer配置管理工具的使用,掌握使用管理工具查看数据库信息的方法。3.掌握帮助文档的使用实验要求1.使用多种方法启动、暂停和停止SQLServer服务。2.使用管理工具查看当前数据库信息。实验内容1.启动、暂停和停止SQLServer服务。2.查看帮助文档实验指导实验步骤(1)打开控制面板,找到管理工具,点开“服务”。(2)找到一项名为“SQLServer(MSSQLSERVER)”的服务,查看其描述和状态。(3)停止该服务。(4)启动该服务。(5)暂停该服务。(6)恢复该服务。(7)在SQLServer配置管理器中尝试重复上述操作。(8)在SQLServer配置管理器中还可以查看到SQLServer服务占用的端口和本机IP地址。点击左侧“MSSQLSERVER的协议”选择“TCP/IP”,然后选择IP地址选项卡。可以看到端口号。(9)使用命令NET管理MSSQLSERVER服务。停止服务。命令:NETSTOPMSSQLSERVER(10)启动服务。命令:NETSTARTMSSQLSERVER(11)暂停服务。命令:NETPAUSEMSSQLSERVER(12)重新开启服务。命令:NETCONTINUEMSSQLSERVER(13)联机丛书的使用。联机丛书中包含所有SQLServer的使用说明。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各位同学应该掌握联机丛书的使用,以便在工作和学习中面对不同的SQLServer版本也能迅速地适应。请你练习1.上网查找在osql命令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使用该命令登录SQLServer查看版本。实验三创建数据库实验目的1.掌握在图形界面下创建数据库的方法。2.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数据库的方法。3.熟悉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的环境。实验要求1.熟练使用两种方法创建数据库。实验内容1.创建数据库。实验指导:实验步骤(1)明确需求。设有一学籍管理系统,其数据库名为“EDUC”,初始大小为10MB,最大为50MB,数据库自动增长,增长方式是按5%比例增长;日志文件初始为2MB,最大可增长到5MB,按1MB增长。数据库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data”,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data.mdf,存放路径为“C:\sql_data”。日志文件的逻辑文件名为“student_log”,物理文件名为“student_log.ldf”,存放路径为“C:\sql_data”。(2)使用向导创建上诉描述的数据库。使用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简称SSMS)创建数据库。启动SSMS。在开始菜单中:所有程序-MicrosoftSQLServer2008-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3)单击“连接”按钮,便可以进入【SQLServerManagementStudio】窗口。如果身份验证选择的是“混合模式”,则要输入sa的密码。(4)在“数据库”节点上右击,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快捷菜单,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5)在“常规”数据页的“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要创建的数据库名称和其他属性信息。(6)单击“确定”。数据库建立成功。(7)使用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需求:使用查询分析器新建一个数据库,名称为“LIB”,其主要数据文件大小为4M,最大文件大小为10M,每次增长2M;次要数据文件大小为1M;日志文件大小为1M;三个文件的文件名自定,上述没有说明的选项都采用默认值。(8)点击“新建查询”,键入SQL语句。CREATEDATABASELIBON(NAME=bdata1,FILENAME='c:\sql_data\bdata1.mdf',SIZE=2,MAXSIZE=10,FILEGROWTH=2),(NAME=bdata2,FILENAME='c:\sql_data\bdata2.ndf',SIZE=1)LOGON(NAME=blog,FILENAME='c:\sql_data\blog.ldf',SIZE=1)(9)点击“执行”,命令出错,看到:请你练习1.熟悉SQL语言建库的语法。2.创建一个test数据库,其主数据文件逻辑名test_data,物理文件名test_data.mdf,初始大小10MB,最大尺寸为无限大,增长速度1MB;数据库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test_log,物理文件名为test_log.ldf,初始大小为1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10%。自行查找删除数据库T-SQL语句。实验四管理数据库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练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使用。2.掌握附加和分离数据库的方法。3.熟悉数据库的更名。4.掌握数据库的删除。实验要求1.使用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2.掌握其他常用的数据库管理操作。实验内容1.使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2.其他数据库管理操作。实验指导:实验步骤(1)个名为“Test”数据库。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ata1,实际文件名为TestData1.m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Data2,实际文件名为TestData2.n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Log,实际文件名为TestLog.l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5MB,递增量为1MB。(2)修改需求。按照下面的要求修改数据库Test。主要数据文件的容量为2MB,最大容量为20MB,递增量为2MB。次要数据文件的容量为2MB,最大容量为20MB,递增量为2MB。事务日志文件的容量为2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2MB。(3)启动“企业管理器”,在控制面板的“树形目录”中选择“数据库”节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数据库”命令,出现“数据库属性”对话框。(4)设置常规选项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名称“Test”;(5)设置数据文件选项卡:在文件名字段中输入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TestData1”;设置该文件初始大小为1MB;标记“文件属性”栏下的“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并选中“按兆字节”设置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在“最大文件大小”对话框中选择“将文件增长限制为(MB)”为10。同样,在第二行输入次要数据文件信息,并进行相应设置。设置事务日志选项卡:在文件名字段中输入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TestLog”;设置该文件初始大小为1MB,标记“文件属性”栏下的“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并选中“按兆字节”设置文件容量递增值为1;在“最大文件大小”对话框中,选择“将文件增长限制为(MB)”为5。(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7)在“树状目录窗格”中,选择新建的数据库“Test”,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数据库属性窗口;(8)选择数据文件选项卡,在其中将主要数据文件和次要数据文件的容量改为2MB,最大容量改为20MB,递增量改为2MB。(9)选择事务日志选项卡,在其中将事务日志文件的容量改为2MB,最大容量改为10,递增量改为2。(10)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CREATEDATABASETestONPRIMARY(NAME=TestData1,FILENAME='C:\sql_data\TestData1.MDF',SIZE=3,MAXSIZE=10,FILEGROWTH=1),(NAME=TestData2,FILENAME='C:\sql_data\TestData2.NDF',SIZE=1,MAXSIZE=10,FILEGROWTH=1)LOGON(NAME=TestLog,FILENAME='C:\sql_data\TestLog.LDF',SIZE=1,MAXSIZE=5,FILEGROWTH=1)GO(11)修改数据库。ALTERDATABASETestMODIFYFILE(NAME=TestData1,SIZE=2,MAXSIZE=20,FILEGROWTH=2)(NAME=TestData2,SIZE=2,MAXSIZE=20,FILEGROWTH=2)(NAME=TestLog,SIZE=2,MAXSIZE=10,FILEGROWTH=2)GO(12)点击“执行”,执行修改。(13)在“树状目录窗格”中,选择新建的数据库“Test”,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数据库属性窗口,查看更新是否已执行。(14)重命名数据库。选择数据库“Test”,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15)分离数据库。右键单击数据库名称,指向“任务”,再单击“分离”。将出现“分离数据库”对话框。要分离的数据库:列出要分离的数据库。数据库名称:显示要分离的数据库的名称。删除连接:断开与指定数据库的连接。(16)分离数据库准备就绪后,请单击“确定”。(17)右键单击“数据库”,然后单击“附加”。在“附加数据库”对话框中,若要指定要附加的数据库,请单击“添加”,然后在“定位数据库文件”对话框中选择数据库所在的磁盘驱动器并展开目录树,以查找并选择数据库的.mdf文件。(18)单击“确定”,附加数据库。(19)删除数据库。选择数据库“Test”,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关闭现有连接”请你练习1.认真完成本节数据库管理的相关练习,自己制定需求,然后按“建立-修改-重命名-分离-附加-删除”顺序操作。2.查询“分离”和“附加”操作的T-SQL命令分别是什么?实验五表的创建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基本表的方法。2.熟练掌握基本表的特性。3.了解SQL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4.使用SSMS管理平台创建基本表。实验要求1.熟练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和删除基本表。2.是用查询分析器,完成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基本表。实验内容1.创建、删除基本表。实验指导:实验步骤(1)打开企业管理器。(2)选择一个创建好的数据库test,单击数据库中的表对象,然后右击窗口右侧选择新建表,弹出如图所示窗体。(3)在这个窗体中,列名列表示表的字段名,可以在这个窗体中为字段选择数据类型和长度以及是否可以为空值。以下为示例数据。注意:在查找数据类型时,可以按下要查找数据类型的首字母,更快寻找。(4)在“id”数据项上设置主键。右键单击该数据项选择“设置主键”,可以看到“允许Null值”自动变为未勾选。(5)通常在此处还可以设置主键的自动增长。在下方的“列属性”中找到“标识规范”,选择“是”,标识增量和标识种子可以自定义,这里按照默认。设置自动增长后,插入输入时可以不填主键,主键可以自动生成。(6)填完正在创建表的其他信息,单击工具栏上的保存图标,系统会提示输入表的名称。尽量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名字。(7)输入表的名称后,单击确定系统会创建表。回到企业管理器界面,在相应数据库中查看表的信息,如下图,Student表已创建。(8)在查询分析器中利用SQL语句创建表。点击“新建查询”。(9)在查询窗体中输入创建表的T-SQL语句。useTestgocreatetableStudent(idint,namevarchar(10),sexchar(2),phonevarchar(20))(10)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执行分析查询,以检查输入的SQL语句是否存在语法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在结果框中给出“命名已成功完成”的提示。然后单击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就可以正式执行命令了。如果成功系统会给出创建成功提示。(11)下面我们来创建一个更为复杂的学生表,引入SQLServer创建表的更多特性。需求:字段名称数据类型约束说明Snointprimarykey学号Clnocha
本文标题:数据库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9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