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工作指导手册
目录序第一部分指导手册使用说明一、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意义二、制定指导手册的依据和目的三、指导手册的结构和内容四、指导手册的使用对象第二部分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基本概念一、性别平等二、工作场所性别平等三、工作场所性别歧视第三部分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制度机制一、用人单位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措施的步骤二、性别平等应纳入用人单位哪些制度三、工会在促进用人单位性别平等机制建设中的作用四、充分发挥集体协商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如何促进工作中各环节的性别平等一、就业机会平等1.法律规定2.法律解读3.用人单位哪些行为可能涉嫌性别歧视,造成就业机会不平等4.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男女职工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5.实践案例分析二、职业发展机会平等1.法律规定2.法律解读3.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男女职工享有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4.消除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5.实践案例分析三、薪酬待遇平等1.法律规定2.法律解读3.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男女职工享有平等的薪酬待遇4.实践案例分析四、生育保护1.法律规定2.法律解读3.用人单位在生育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4.实践案例分析五、为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提供支持1.为什么要向职工提供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的支持措施2.用人单位在支持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3.实践案例分析六、预防和制止职场暴力和性骚扰1.法律规定2.法律解读3.哪些人可能是职场暴力和性骚扰的加害人和受害人4.职场暴力和性骚扰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5.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职场性骚扰6.用人单位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制止职场暴力和性骚扰7.实践案例分析第五部分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检查清单一、基础检查清单二、各环节检查清单1.就业机会平等2.职业发展机会平等3.薪酬待遇平等4.生育保护5.为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提供支持6.预防和制止职场暴力和性骚扰附录1我国性别平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已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附录2性别平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目后记序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性别平等是人类追求公平、正义与平等的永恒主题。1995年,在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宣示把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就业要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为主干,以《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等为补充的促进性别平等法律制度体系。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实现男女平等的政治意志和坚强决心,为实现女性依法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女职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亿万女职工秉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半边天”精神,以主人翁姿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总工会一直把维护女职工权益、促进女职工发展作为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和参与我国有关法律政策制定执行和相关国际公约批约履约。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积极开展提升素质建功立业、权益维护、关爱服务等工作,在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女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民主参与权利、特殊劳动保护权益等进一步得到实现和保障。李玉赋同时,女职工在劳动就业、生育保护、职业待遇等方面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女职工因生育在求职、产后返岗和职业发展中不同程度遭遇性别歧视,一些用人单位对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存在模糊认识。为此,全国总工会2018年开展了企业性别平等机制建设调研,组织编撰《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指导手册》一书,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阐释用人单位应建立的制度机制、工会组织应发挥的作用,分析点评实践案例,提供检查清单,旨在推动用人单位落实法律法规,为工会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每一位女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级工会将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依法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团结动员亿万女职工,当好“半边天”,建功新时代。第一部分指导手册使用说明一、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意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全社会尊重女性生育劳动价值。○促进提高就业质量,充分利用劳动力价值。为什么应消除工作场所性别歧视,促进性别平等(以企业为例)○企业应履行的法律义务。○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实施性别歧视将承担法律责任。○工作场所性别歧视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工作场所性别歧视会影响企业声誉和持续发展。○工作场所性别歧视,不符合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会降低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机会和竞争力。为什么促进性别平等造就优秀企业○提高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优化人力资源的利用。○提高企业声誉、增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提高职工的幸福感、满意度、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激发职工更大的创造力、创新性和开放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降低诉讼风险。二、制定指导手册的依据和目的《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是依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已经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而制定,旨在推动用人单位落实法律法规规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制度机制,为工会组织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和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供帮助和指导。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本单位实际,细化手册内容,积极推行使用。三、指导手册的结构和内容○指导手册使用说明:介绍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意义,制定指导手册的依据和目的,指导手册的主要内容和使用对象。○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基本概念:解读性别平等、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和性别歧视等概念。○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制度机制:介绍用人单位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措施的步骤,性别平等应纳入用人单位哪些制度,工会组织在促进用人单位性别平等机制建设中的作用等。○促进工作中各环节的性别平等:介绍就业机会平等、职业发展机会平等、薪酬待遇平等、生育保护、为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提供支持、预防和制止职场暴力和性骚扰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法律规定、法律解读、推进制度措施、实践案例分析等。○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检查清单:提供基础检查清单和各环节检查清单,便于用人单位自查和工会监督。○附录:提供我国性别平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已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性别平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目。四、指导手册的使用对象用人单位:○了解消除性别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法律义务。○建立性别平等机制。○进行性别平等状况自查。工会:○促进用人单位建立性别平等机制。○监督用人单位性别平等状况。○加强工会组织促进性别平等的能力建设。○开展性别平等宣传倡导和培训。○维护职工性别平等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用人单位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了解自身权益。○参与、促进、监督用人单位性别平等工作。第二部分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基本概念一、性别平等性别平等是指在各个年龄阶段和各个工作生活阶段中男女享有平等的机会、权利和待遇。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发展个人能力和做出选择,不受有关性别角色或男女性别特点的成见和偏见约束。二、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是指男女职工享有平等的工作机会和待遇,从事同等价值的工作获得同等报酬,公平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育保护,平等参与集体协商,平等获得职业发展机会,以及获得平衡工作和家庭的支持等。工作场所性别平等是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场所性别平等主要包括:○就业机会平等:确保劳动者能获得平等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使用无歧视的筛选与测试标准;在工作分配、转岗、调配、降职及裁员、解雇等离职方面,基于与职工行为、能力或是否适合履行其工作职责相关的合理原因决定,而不是基于性别进行差别对待。○职业发展机会平等:根据个人能力、经验和勤勉程度等,给予男女职工平等获得培训及晋升的权利和机会。○薪酬待遇平等:基于工作表现和业绩,确保男女职工同等价值工作同等报酬。○生育保护:在孕期、产期、哺乳期提供充足的生育保障,包括产假、生育医疗待遇、特殊劳动保护、就业保护(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而减薪或解雇等)以及为返岗后母乳喂养提供支持等。○为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提供支持:帮助男女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预防和制止职场暴力和性骚扰:营造没有暴力和性骚扰的安全、平等的工作环境。三、工作场所性别歧视工作场所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基于劳动者的性别、婚育状况,在招聘、录用、工作岗位安排、工资福利、培训、晋升、工作时间、工作条件、社会保障、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等方面区别对待,损害劳动者平等的权利、机会、待遇的行为。工作场所性别歧视包括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直接歧视是指直接对男女职工造成的不平等对待。比如,在不是真正的岗位需要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求职者的性别进行限制性要求属于直接歧视。○间接歧视是指某些规定和做法看似中立,但实际上却导致对某一性别人群的不平等待遇。比如,要求求职者身高必须达到1.70米以上,但是并非只有身高1.70米以上的人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这种招聘要求虽然未说明不招聘女性,但是实际上把大部分女性排除在外,这就可能构成间接歧视。下列情形不构成歧视:○基于工作实际和真实的需要而采取的特别措施不构成歧视,比如,为男女浴室分别雇用各自性别的服务员。○根据特殊情况保护特定劳动者群体,比如,对孕期、哺乳期女职工或者有家庭责任的职工的保护和支持。○通过积极行动和措施达到实质平等。包括采取暂行特别措施,消除各种歧视的影响,达到实质的机会和待遇平等,为代表性不足的群体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鉴于现实中的性别歧视大多侵害女性权益,本手册在推进性别平等机制建设的具体指导中,在一些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女职工的支持措施。工作各阶段中可能出现的性别歧视:○招聘阶段:比如,因为性别获得较少的工作信息、职业指导、工作机会或较低的入职工资等。○工作阶段:比如,因为性别获得较少的职业发展机会、薪酬和福利待遇,未能获得法律规定的生育保护和社会保障,遭受职场暴力和性骚扰等。○离职阶段:比如,在裁员、解雇等方面因性别遭受差别待遇。第三部分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的制度机制一、用人单位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措施的步骤○承诺:领导层承诺在所有的人力资源活动和经营管理中遵守性别平等原则;建立完善促进性别平等制度,其中明确界定性别歧视,对性别歧视的行为进行列举,保证严惩性别歧视行为。○调查:全面调查本单位性别平等状况,是否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比如,设立分性别统计制度,调查现有人力资源制度和措施以及职工性别构成等。○确立:确立性别平等工作目标,制定推动性别平等的策略和具体方案,把促进性别平等纳入核心管理制度与实践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删除其中的歧视性规定,并确定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推动性别平等;确立具体部门和人员牵头负责处理本单位性别平等事宜,明确高层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性别平等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过程监管。○宣传:创建性别平等的企业文化,建立面向管理者和职工的宣传倡导和培训制度,通过网上网下多渠道发布,使管理者和职工了解本单位性别平等制度的内容。○实施:实施性别平等方案和反歧视制度措施。○受理:建立健全性别歧视问题投诉受理制度,帮助受歧视人或利害关系人知晓投诉受理渠道、程序;确保职工通过保密方式对性别歧视行为进行投诉;采取措施确保提出投诉的职工不受纪律惩戒和报复;建立完善对投诉的记录、解决及跟进的各项程序。○惩戒:建立健全性别歧视处置惩戒制度措施,并确保制度措施的有效执行。○自查:监测性别平等方案实施情况,将实施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
本文标题:促进工作场所性别平等工作指导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3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