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病句最全面的知识点
病句最全知识点、最巧的方法病句的类型及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一、判断病句的方法(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二、修改病句的原则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简(修改应简要)调(不搭配、不照应的)三、辨析病句的原因(一)用词不当。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二)搭配不当。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三)成分残缺。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⑥缺少关联词语。例如: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四)成分赘余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④定语多余;⑤状语多余;⑥补语多余。例如:A.《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B.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五)结构混乱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例如: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④层次不清。例如: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六)表意不明。①指代不明。例如: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又如: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③歧义句。例如: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七)不合逻辑。①强拉因果。例如: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②自相矛盾。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③概念误用。例如: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④主客倒置。例如: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⑤否定不当。例如: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做好病句题必备的23看,希望各位同学能对照下,看看自己哪些“看”没过关。病句题不丢分,就靠这23看《考试说明》指出主要考查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看关联词语语病题大多是复句形式,关联词语应该是最先关注的。关联词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搭配不当、位置不当、不合逻辑、滥用词语1.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无论……都……”是表无条件的关联词语,“无论”后只能带由“还是”“或”组成的词语,而不能带并列短语,“干部和群众”应改为“干部还是群众”。2.专家说,亲子鉴定不仅“鉴”出了社会世相,也“鉴”出了血肉亲情。“不仅……也…”是表递进的关联词语.该句两个分句内容不合逻辑,应先说“血肉亲情”,后说“社会世相”。二、看句子主干紧缩句子主干是解题的第二步。句子主干上易出现的病点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3.用来酿制红酒的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紧缩后的主干是“白藜芦醇提高含量”,谓语和宾语不搭配,“提高”应改为“增加”。4.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紧缩后的主干是“知识经济革命加速社会文明”,缺少宾语,应在“社会文明”后补上“建设”。三、看修饰成分解答语病题的第三步是看修饰成分。修饰成分方面易出现的病点是多层定语或状语的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多余。5.鉴于她的优异成绩,毕业后,水妹子留校成了该校最年轻的生物系教师。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①表示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该句定语“最年轻”和“生物系”语序不当,“生物系”应该在前。多层定语的次序:(记句子——谁的——多少——怎样的——属性)例: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的——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6.我们顺利地按照老张头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住在莫愁新寓的案件目击者。多层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是: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词之前;表示总括的,一般放在“数词+动量词”的后面。该句“顺利地”应移至“简图”后。多层状语的次序。(记句子—何时—何地—何范围—何种情态,“怎样”——表对象“同谁”)。例:许多老师昨天(何时)在休息室里(何地)都(范围)热情地(何种情态)同他(何对象,“谁”)交谈。四、看并列短语句子中并列短语上易出现的病点主要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7.党的指示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勇气。“坚定”只能和宾语中的“信心”搭配,和“勇气”搭配
本文标题:初中病句最全面的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3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