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4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5版)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2012年2月10日,重庆綦江雷神店至东溪瓦窑沟大桥1073KM处,一辆大货车上货物散落一地,遭附近村民哄抢2012年9月5日上午10时许,连霍高速公路兰州天一山庄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拉运葡萄的大货车在急转弯处侧翻。事发后,闻讯赶来的当地村民开着汽车、骑着摩托车、自行车前来哄抢葡萄。货车司机欲哭无泪,保守估计此次事故损失30万元。道德及其历史发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章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三、道德的历史发展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一)道德的起源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1.神启论2.天赋论3.情感欲望论4.动物本能论1.“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西汉董仲舒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不可亵渎上帝之名;*谨守圣安息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2.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3.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英国思想家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合群性本能——区别于生物本能,是指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道德起源就起源于动物的这种社会性本能。道德不是人所独有的,一切群居性动物都有道德感。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以上观点的缺陷:第一,离开人的社会实践、人的生活、人类的历史发展来思考道德的起源和基础。第二,把道德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情感要素和心理体验,把道德神秘化。科学的道德起源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之后,只有当人将其合群的本能上升为交往关系时,道德才可能发生。社会关系的日渐发展,个人与整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也日渐突出,调整这类关系并且对个人的行为提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便成为客观的需要。因此说,社会关系的形成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人们在劳动中结成生产关系,并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创造人们的道德需要,提供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也形成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一)道德的内涵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二)道德的内涵和本质(1)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的对抗性,导致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二)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它的形成、发展、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道德的本质可概括为三个层次: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上层建筑。2、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3、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教学内容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一)道德的主要功能(二)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在道德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一)道德的主要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p92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二)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教学内容(一)原始社会的道德(二)奴隶社会的道德(三)封建社会的道德(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三、道德的历史发展教学内容第二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内含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开放兼容、厚德载物的品格;与时俱进、人文日新的追求。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化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都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水必有源,而后不绝;木必有本,而后向荣。世界各国现代化无不遵循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社会主义道德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毛主席科学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民族智慧的精华融为一体。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含了对我国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优良道德传统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道中有文,文以载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诗经》:“夙夜在公”《书经·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贾谊《治安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家:“兼爱”“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朱熹:“爱之理,心之德”,并以生释仁。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也是人立于社会的重要条件。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言为心声,对内诚于己就是不自欺。信:恪守诺言,对外信于人就是不欺人。诚信: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荀子·非相篇》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明辨是非知人、自知追求理想人格需要“明智”。好的品德需要明智好学来扶助。方法与境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了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了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一)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丰厚的道德资源,赋予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以鲜明的民族特色。3.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吸收。值得借鉴的西方道德传统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经济伦理中的合理成分人道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第三节继承与发扬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三、发扬光大中国革命道德一、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与发展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二、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列宁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一切革命人民和先进分子的自觉要求。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为人民服务”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为革命利益而奋斗,在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任何道德规范都要面向生活实践。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党员的个人道德修养,把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看成是能够影响革命成败的大事,因
本文标题:4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5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