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成本会计第八章质量成本
成本会计课程快速导读地图第一章总论第四章单步骤成本计算方法第五章多步骤成本计算方法第六章分类法第七章作业成本计算第八章质量成本第十章成本控制体系第十二章成本计划第十三章标准成本法第十六章报表与分析第三章成本汇集与分配第二章成本核算方法体系第九章其他行业成本计算第十一章第十四十五章第八章质量成本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是了解质量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质量成本的涵义和构成内容2.质量成本的记录、计量和报告3.质量成本控制第一节质量成本的涵义和构成内容第二节质量成本的记录、计量和报告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第一节质量成本的涵义和构成内容一、质量成本的涵义1.质量——是产品性能满足客户需求和符合设计标准的程度的总和。(P267)2.质量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护和提高产品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与因未达到既定质量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之和。(P268)二、质量成本的构成内容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一)按发生的性质分类国家标准GB6583.1-8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1986颁布、1987年实施):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以上所需要的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质量成本管理导则》(1990):在特殊情况下,还需增加外部质量保证成本。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质量成本一般可划分为内部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内部运行质量成本——是企业为达到和保证规定的质量水平所支付的成本,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和损失。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向用户提供所要求的客观证据所发生的耗费,如为客户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等发生的成本。两类成本的关系如图所示:质量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预防成本内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故障成本1.预防成本(PreventionCost)它是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产品与质量故障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质量工作费用、培训费用、奖励费用、评审费用、改进措施费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及其他质量预防费用。2.鉴定成本(AppraisalCost)亦称检验成本,是指为评定和检查产品、工作、工序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而进行的实验、检验和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进货检查、产品检验、工序检验、检测实验设备维护校准费用、检测设备的折旧及修理费、专职质量检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和其他鉴定费用。3.内部故障成本(InternalFailureCost)亦称内部失败成本、内部差错成本、内部事故成本、内部缺陷成本,是产品在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损失,包括废品报废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返工后或矫正后的产品重复检测和试验的复检费用、停工和停产损失、质量降等和降级损失等费用。4.外部故障成本(ExternalFailureCost)亦称外部缺陷成本、外部事故成本,是指在产品交用户后,因不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包括退换货损失、保修费、索赔损失、诉讼损失、降价处理损失和其他外部故障费用。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它是指为提供用户要求的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费用、产品质量检验证费用、质量体系认证费等。(二)按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1.显见质量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在会计核算体系中进行计量和记录的成本。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实际支付的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以及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2.隐含质量成本——是实际发生但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的成本。(教材P272:指由于质量问题而减少的收益,在会计核算体系中往往没有明确的记录的成本。)•隐含质量成本包括:(1)质量不符合用户需要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由于产品质量低劣引起销售量下降、市场份额缩小以及降价处理损失、质量降等降级损失等。(2)维持“过剩质量”(用户所不需要的多余质量)所额外支付的成本。•从社会角度看,还包括由于质量低劣使用户负担的成本和损失。•从更广义的角度看,还包括由于质量问题而导致企业的非财务损失(如信誉损失)。(三)按成本控制角度划分分为可控成本和结果成本两类。1.可控成本——是指预防、鉴定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2.结果成本——是指内部和外部显见及隐含的故障成本。质量成本分类关系图质量成本显见成本隐含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实际支付内部故障成本实际支付外部故障成本不必支付而要计算的内部故障成本不必支付而要计算的外部故障成本可控成本结果成本第二节质量成本的记录、计量和报告一、质量成本的记录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中没有专门的质量成本核算。要取得质量成本的有关资料,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将质量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体系有人建议设置“质量成本”或“产品质量费用”账户,用来核算实际发生的显见成本,将原“废品损失”项目改为“质量成本”项目。对隐含质量成本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计量或估计。质量成本核算体系无法反映质量成本全貌。(二)通过账外核算取得资料的方式显见成本资料可以直接从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中取得,隐含成本则需要通过一定方法分析计算取得。二、质量成本的计量(一)显见质量成本的财务计量(二)隐含质量成本的财务计量隐含质量成本的计量方法有乘数法、市场调研法和质量损失函数模型等。1.乘数法外部失败成本总和=K·(可计量外部损失成本)式中:K为乘数效应例:外部失败成本总和=(3~4)·200=600~8002.市场调研法该法是通过市场调研来评估质量的高低对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影响程度的方法。采用顾客问卷、与产品销售人员谈话等方式。3.质量损失函数模型见P275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博士提出。(三)与质量成本计量相关的非财务计量企业的质量状况(业绩)指标包括顾客满意程度和企业内部质量业绩两个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通常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见P280表8-4。表8-4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反映顾客满意程度外部差错成本顾客投诉次数、按时交货率、延期交货时间企业内部质量业绩预防、鉴定及内部差错成本合格品率、制造交货时间三、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质量成本分布情况的报告(报表),也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质量改进项目上的进展程度的书面文件。没有统一的格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编制教材上的报告:A类、B类。见P281表8-5所示。有的是将质量成本分为5个项目的实际、预算和差异编制报告。表8-5质量成本报告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差错成本外部差错成本A类项目:A类项目:A类项目:A类项目:质量工程原材料入库前检查废品分配退货产品的成本评估供应商技术服务实验室返工外部差错发生后的市场成本因外部差错造成的生产和工序问题设备维修产品测试重新安排、测试和检查修理生产工艺设计产品验收(成品检查)生产和工序问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的差旅肥工程设计质量培训新型原材料在产品检查(检查生产线上产品以评估生产工序是否操作得当)保证的权利要求B类项目:B类项目:因质量低劣而损失的贡献毛益因销售量的减少、市场份额的减少及降价销售而引起的贡献毛益的减少第三节质量成本控制一、质量成本控制的涵义它是为了降低质量成本和提高质量成本效益而对与产品质量相关的耗费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二、质量成本关系分析——质量成本最优模型预防成本、鉴定成本与内部、外部故障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变动关系。预防和鉴定成本增加,有可能使故障成本降低。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间、内部故障成本与外部故障成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预防成本增加,鉴定成本可能减少。内部故障成本增加,可能减少外部故障成本。根据不同的质量成本组成部分的关系分析,确定质量成本的最低或最佳值。(一)费根堡姆模型•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的质量成本模型(P284图8-2)·成本质量成本最佳值质量成本总额0低高最佳质量水平制造质量事故成本检验成本预防成本质量成本最佳点·•该模型表明:•当产品不符合质量和制造质量较低时,事故成本上升;反之,则下降。•如果要达到较高的产品合格率,即制造质量较高,预防成本通常就会上升。•检验成本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趋于稳定。•三项成本之和最低时,质量成本总额最低。最低点是最佳质量成本。(二)朱兰模型•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的质量成本模型(P285图8-3)·成本质量成本最佳值质量成本总额0全次品(100%)全合格品(100%)最佳质量水平制造质量事故成本+检验成本预防成本质量成本最佳点·•朱兰的质量成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把预防成本、检验成本这些“可控成本”与内外部故障成本这些“结果性成本”结合起来研究,寻找两者理想的结合点,建立最佳质量成本模型的。•该模型表明:1.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当这两类成本为零时,产品为100%的次品。要提高产品符合性质量,就要增加这两类成本,直到尽善尽美为止。当符合性质量为100%时,预防成本就会无穷大。2.事故成本。事故成本是因次品而存在。如没有次品,则表示产品100%符合规格,事故成本为零。当发生产品不符合规格情况,事故成本上升,到100%不符合规格时,全是次品。朱兰博士还将质量成本模型中的质量成本总曲线分成三个区域(见放大的图):质量改进区、中间区和至善区。质量改进区:事故成本>70%预防成本<10%中间区(适宜区):事故成本接近50%预防成本接近10%至善区:事故成本<40%检验成本>50%·质量成本总额曲线质量成本最佳值100%次品符合性质量100%合格品在改进区:存在有利可图的改进项目,有待开发。在至善区:检验成本超过事故成本,反映产品质量偏高,存在过剩质量或多余功能。要适当降低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或放宽质量标准,或减少检验等。在中间区:质量成本接近或达到最佳值,质量成本适度。朱兰认为:预防成本10%,故障成本50%,检验成本40%为最佳结构。(三)零缺陷模式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统质量成本模型受到零缺陷模式的挑战。零缺陷模式要求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缺陷成本要努力降低到零,正确进行预防性作业投资,适当缩减预防成本和检验成本。▲质量成本观的新发展。三、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一)建立质量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全面质量管理中心”:(二)对质量成本进行规划1.分析企业的质量状况和质量成本状况,明确质量成本控制的工作重点。质量管理中重点关注的是设计质量和合格质量。•设计质量——是指设计的产品性能或服务特征符合顾客需求的程度。•合格质量——是指生产的产品符合设计的性能、技术标准和制作规格的程度。•设计质量失败——产品设计性能与顾客满意程度之间的差距。•合格质量失败——实际质量与设计的性能、技术标准和制作规格之间的差距。•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不断向顾客的需要靠近或适当超越顾客的现实需要,反映顾客的未来需要倾向。顾客需要的质量设计的质量实际质量设计质量失败合格质量失败质量关系图2.分析和选择质量措施方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质量失败的原因要进行查找,查找可以通过质量因果图进行分析。质量因果图也称“鱼骨架图”,见P288图8-5所示。(P288)例:某复印机制造公司经常接到客户投诉,抱怨所购买的复印机复印时经常模糊不清。公司为此支付了大量的复印机修理费。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公司对复印机复印模糊不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复印件模糊不清”问题的因果分析见P288图8-5所示。4组潜在的差错原因——人为、操作和设计、与机器有关、原材料及零部件因素。人为因素培训不足操作不当监督不力维护不当机器零件质量不好速度不对测量工具不合格与机器有关的因素方法和设计因素零部件设计有缺陷制造程序不对多头供货所购部件有偏差所购零件搬运不当部件说明不正确原材料和零部件因素质量因果图•调查发现,复印机模糊不清的原因是,公司所购买的复印机钢架在运达公司过程中,经常搬运不当,使复印机钢架的尺寸偏离了预定的规格。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复印机钢架内的零部件发生松动,造成复印机效果模糊不清。•由此提出两个解决方案:(1)在交货时加强对钢架的质检,需追加成本估计500万元;(2)重新设计并加固钢架和用于运输的设备,估计要花费700万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第八章质量成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