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乱甫定,西北士大夫多在钱塘,迥得以考德问业焉。登隆兴元午进士第,历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田十顷,死而妻女存。俄有讼其妻非正室者,官没其赀,且追十年所入租。部使者以诿迥,迥曰:“大烈死,赀产当归其女。女死,当归所生母可也。”境内有妇人佣身纺绩舂簸,以养其姑。姑感妇孝,每受食,即以手加额仰天而祝之。其子为人牧牛,亦干饭以饷祖母。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调信州上饶县。岁纳租数万石,旧法加倍,又取斛面米。迥力止绝之,尝曰:“令与吏服食者,皆此邦之民膏血也。曾不是思,而横敛虐民,鬼神其无知乎!”州郡督索经总钱甚急,迥曰:“斯钱古之除陌之类,今其类乃三倍正赋,民何以堪?”反复言之当路。程祥者,从伯父待制昌禹来居番阳,昌禹死,遂失所依。祥继亡,祥妻度氏犹质卖奁具以抚育孤子,久之罄竭,濒死,邻家皆莫识其面。有欲醮之者,度曰:“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终辞焉。或为迥言其事,迥走告于郡守,月给之钱粟。迥居官临之以庄,政宽而明,令简而信,绥强抚弱,导以恩义。积年雠讼,一语解去。猾吏奸民,皆以感激,久而悛悔,欺诈以革。暇则宾礼贤士,从容尽欢,进其子弟之秀者与之均礼,为之陈说《诗》、《书》。质疑问难者,不问蚤暮。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贵溪民伪作吴渐名,诬诉县令石邦彦,迥言匿名书不当受,转运使不谓然,遂兴大狱,瘐死者十有四人。及闻省寺,讫报如迥言。迥尝授经学于昆山王葆、嘉禾闻人茂德、严陵喻樗。所著甚多。卒官。迥之子绚以致仕恩调巴陵尉,摄邑事,能理冤狱。孙仲熊,亦有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B.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C.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D.势位不得以交私/祠庙非典祀不谒/听决狱/讼期于明允/凡上官所/未悉者必再三/抗辨不为苟止。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内外艰”是指遭遇父母去世,其中“内艰”指母亲去世,“外艰”指父亲去世。B.“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登进士第”是指考中进士。C.“为之陈说《诗》、《书》”中的“《诗》和《书》是指《诗经》和《尚书》,均属“五经”。D.“致仕”是指古代一些人因为有突出的功绩,而被举荐,从而授予官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杨大烈财产继承问题上,程迥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杨大烈的财产应为其女继承,女去世则由该女的母亲继承,即使母亲不是杨大烈的正室。B.州郡督促收经总钱,但是程迥认为这种赋税应该数量很小,现在却远远超过正赋,百姓不能承受。在他反复进谏之后,最终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C.对于品行好但生活有困难的人,程迥总是极力帮助。如孝敬婆婆的妇人和程祥的妻子,都是在程迥的帮助之下,获得政府的补助。D.关于贵溪人用匿名信诬告县令石邦彦一事,程迥认为不应当受理,但转运使却严厉处罚,致使多人死在狱中,等上级知道此事,回复的和程迥所言一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迥廉得之,为纪其事,白于郡,郡给以钱粟。(2)吾儿幼,若事他人,使母不得抚其子,岂不负良人乎?1,【答案】1.C2.D3.B4.(1)程迥考察了解到此事,把这件事记了下来,报告给郡里,郡里便供给这个妇人钱和粮。(2)我的孩子还小,如果让我去侍奉别人,那么让母亲不能抚养她的孩子,这样不辜负了我的丈夫吗?【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可以先理解大意,然后再从句式结构特征入手,“势位不得以交私”与“祠庙非典祀不谒”这是两个结构完整的句子,所以在“私”与“谒”后面停顿,可以排除A、B;“听决狱讼”这是一个动宾结构,后面停顿,排除D。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关于“致仕”的解说错误,“致仕”是指官员年老正常退休。故选D。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文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较。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B项“最终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属于无中生有。故选B。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中:廉,考察;纪,记下;白,报告。(2)中:事,侍奉;岂……乎,难道……吗;良人,丈夫。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程迥,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十五岁时,遭遇父母去世,孤苦贫困飘泊无依,没有办法自己振作起来。二十多岁时,才知道读书,当时战乱刚刚平定,西北士大夫大多在钱塘,程迥能够向他们考问道德和学业上的事情。隆兴元年考中进士,任扬州泰兴尉。训武郎杨大烈有十顷田,他死后妻子和女儿还活着。不久有人状告杨大烈的妻子不是正室,官府没收了她的财产,并且追回十年收入的租子。部使者把这件事交给程迥去办,程迥说:“杨大烈死了,他的财物应该归他的女儿所有,女儿死了,财物归她的生母所有是应该的。境内有个妇女,靠做雇工纺线舂谷簸糠来供养她的婆婆。婆婆感念儿媳的孝顺,每次接受食物时,总是把手放在额头仰天祈祷祝愿。她的儿子为别人放牛,要饭给他的祖母吃。程迥考察了解到此事,把这件事记了下来.报告给郡里,那里便供给这个妇人钱和粮。程迥调任信州上饶县。每年交纳租子数万石,按旧法要加倍,并且又收取面米。程迥极力阻止拒绝,曾经说:“县令与下属从官们吃的穿的,都是这个县的民膏和民血。官员们竟然不考虑这个问题,却要横征暴敛虐待百姓,难道鬼神不知道吗?”州郡督促收取经总钱非常急迫,程迥说:“这钱是古代除陌之类的赋税,现在这类赋税竟然是正赋的三倍,百姓怎么能够承受?”他反复对朝廷申诉。程祥跟随伯父待制程昌禹来到番阳居住,昌禹死,于是程祥失去了依靠。接着程祥也死了,程祥的妻子度氏于是质卖了奁具来抚育程祥的儿子,不久奁具都卖光了,快要死了,邻家都不认识他们。有想要娶度氏的,度氏说:“我的孩子还小,如果让我去侍奉别人,那么让母亲不能抚养她的孩子,这样不辜负我的丈夫了吗?”最终拒绝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给程迥,程迥赶快报告给郡守,于是郡里每月供给度氏母子钱粮。程迥做官,对待自己的职务很是庄重,政策宽仁而清明,政令简明而守信,安抚强者抚慰弱者,用恩义引导他们。多年的仇怨,一句话就能解除。狡猾的官吏和刁奸的百姓,都心存感激,时间一长就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欺诈之风得到变革。有空就与一些贤士守礼之人在一起.从容而愉悦尽兴,举荐他的优秀弟子和他行对等的礼,为他们讲述《诗经》、《尚书》。他们提出疑问不管早晚,程迥总要尽心回答。势力职位不用来结交谋取私利,祠庙不是大典祭祀不去拜谒。断决案件诉讼,总是追求公正透明。凡是上面官员没有弄明白的,总要再三抗争分辩,不会因为上级而随便停止。贵溪有一个百姓假托吴渐这个名字,诬告县令石邦彦,程迥说匿名的信不能接受,转运使不认同,于是严刑拷打,在狱中死了十四个人。等到上报省里,最终回复的和程迥所说的一样。程迥曾经教授昆山王葆、嘉禾名人茂德、严陵的喻樗经学。他一生著作很多,最终在官位上去世。程迥的儿子程绚因为退休之恩被调任巴陵尉,管理邑里的事情,并且能够审理冤案。程迥的孙子程仲熊,也很有名。
本文标题:高中文言文阅读:字可久-应天府宁陵人。年十五-丁内外艰-孤贫飘泊-无以自振。二十余-始知读书-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54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