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十一章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第11章质量成本分析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质量成本的内容;理解质量成本分析方法与控制;了解质量成本的意义。第一节质量成本概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费根堡姆提出了质量成本概念。将质量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一、概念定义:(GB/T6583-94)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费用及因没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损失。保证成本:预防不合格品及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所需的各项费用(分为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及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而支付的费用(分为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二、质量成本的理解1、质量是要花钱的高质量、优质服务是要有投入的,但投入的费用包括哪些内容,该不该投入,占质量成本多大,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2、用户不满意的质量是有损失的不满意、没信心,就不会购买(显见损失),更可怕的是负面宣传,可能会失去20个潜在用户,这种损失巨大,无法衡量。3、质量成本是“劣质”质量问题的经济表现应区分企业成本和质量成本。前者与生产活动相关。通常后者更多是与不良质量、劣质产品等有关。朱兰称为劣等质量成本;哈林顿称为不良质量成本。4、质量成本属于管理成本,而非财务成本质量缺陷或名誉损失导致销售额降低,是负效益,不是实际发生的金额,不能得到补偿,也不能在账目中得到反映。并且不易精确计算。二、质量成本的理解三、质量成本的组成保证成本损失成本质量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内部质量保证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预防成本是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一般发生在生产之前。细分如下:(1)质量工作费为预防、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办公和宣传费,制定质量标准、编制手册、质量计划、开展质量小组活动、工序能力研究和质量审核等所支付的费用。(2)质量培训费为达到质量要求,提高人员素质,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水平等培训所支付的费用。(3)质量奖励费为改进和保证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如质量小组成果奖、产品更新换代创优奖,及有关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奖等。1、预防成本(preventioncost)(4)产品评审费指新产品设计、研究阶段对设计方案评价、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所发生的费用。(5)质量改进措施费指建立质量体系、提高产品及工作质量、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开展工序控制。(6)工资及福利费指质量管理科室和车间从事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2、鉴定成本(appraisalcost)鉴定成本:是评定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企业支出此类成本是希望能尽快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避免损失延续。鉴定成本细分如下:(1)检测实验费:指对进厂的材料和外购件、配套件、工具、量具以及生产过程中半成品、成品,按质量标准进行检测、试验和设备维修、校正所发生的费用。(2)工资及福利费:指专职检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3)办公费:指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办公费用。(4)检验设备折旧费及修理费:指用于质量检测的设备折旧及大修理费。3、内部损失成本(internalfailurecost)内部损失成本:是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一般与废、次品数量成正比。可细分如下:(1)废品损失: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的在产品、半成品及成品报废而造成的净损失。(2)返修损失:对不合格的产成品、半成品及在产品进行修复所使用的材料、人工费。(3)停工损失:指由于质量事故所引起的停工损失。(4)事故分析处理费:指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所发生的直接损失。(5)产品降级损失:指产品外表或局部达不到质量标准、却不影响主要性能而降级处理的损失。4、外部损失成本(externalfailurecost)外部损失成本:是产品出厂后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或损失。可细分如下:(1)索赔费用:指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缺陷而赔偿用户的费用。(2)退货损失:指产品出厂后,由于质量问题造成的退货、换货所发生的损失。(3)保修费:指根据合同规定或在保修期内为用户提供修理服务所发生的费用。(4)诉讼费:指用户认为产品质量低劣,提出申请,要求索赔,企业为处理申诉所支付的费用。(5)产品降价损失:指产品出厂后,因低于质量标准而降价造成的损失。损失成本与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性质不同,损失成本是一种浪费,一种真正的损失,不能带来任何经济利益;而后者是为减少损失而花费的费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5、外部质量保证成本(externalfailurecost)为提供特殊附加质量保证措施等所支付的费用;经认可的独立试验机构对特殊的安全性进行检测试验所发生的费用;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所支付的费用。质量成本定义的说明:(1)它是针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符合质量而言的,即在设计完成条件下,才开使计算质量成本。不包括重新设计、改进设计等费用。(2)与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密切联系的费用(预防、鉴定不合格品的费用,内外成品因不合格而损失的费用)(2)质量成本分析是为了寻找质量改进的途径,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第二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一、质量成本数据的来源(1)会计账簿废品损失(检查费)可直接摘录;有些要通过分析有关科目与子目—基本生产、企管费、工资及附加、折旧大修等。(2)统计报表外部损失费用月度统计表、返修不合格品的工时数等。(3)原始记录除上面两类以外的遗留凭证。如物资领用单、工艺路线单等。(4)临时记录为解决特别情况而作的不定期、不规则记录,如质量事故处理记录等。还有一些只能靠估计的费用——市场信誉损失费用。第二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二、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方法(1)质量成本管理的第一阶段企业刚开始没有原始记录,数据来源以综合质量管理人员估计为主,会计资料为辅。数据收集尽可能准确。(2)质量成本管理的第二阶段以会计资料为主,质量管理人员估计为辅,自行设计完善质量成本的凭证单据。将数据列入会计账目,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3)质量成本管理的第三阶段企业进入正常的质量成本管理工作,有关数据分别由设计、生产车间、供销、检验、质量管理、销售服务等部门来提供。质量成本计算方法采用会计计算为主,统计计算为辅的方法。显见成本按会计科目,采用会计方法计算;隐含质量成本按统计项目,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估算。从管理会计角度质量成本包括3个级别的科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下设四个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三级科目:计入质量成本明细账,明确计算内容。三、质量成本计算产品质量与质量成本的关系?第三节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质量成本升降因素,揭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全面质量管理讲究质量的经济性,即探求最佳质量水平,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很重视质量而忽视成本。其结果经济效益很差,因为高质量的同时,往往会出现高成本,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盈利。反之,若用牺牲质量的办法追求数量,产品质量低劣销售不出去,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即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能使企业获得好的经济利益。因此,必须探求最佳质量水平。合格产品单位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适宜质量水平质量总成本MP*预防成本+鉴定成本100%合格100%不合格O质量成本曲线C1C2CQm最佳质量水平质量成本四大项目的费用大小与产品合格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如图:(1)预防鉴定成本曲线C1当产品质量为100%不合格时,其预防费用为零。随着质量升高,预防、鉴定费用逐渐增高;当产品质量为100%合格时,预防成立、鉴定成本最高。(2)损失成本曲线C2的变化规律是:当产品质量较低时,损失成本大;当质量提高到100%合格时,损失成本为零。(3)质量总成本曲线任一点的总成本为C1、C2之和。当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或较高时,质量总成本都比较高,在M点或M点附近区域总成本最低,它就是最佳质量水平。质量成本特性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合格率(%)质量成本C1曲线(鉴定成本+预防成本)解读:1.开始部分(低质量水平部分)平缓(少量C1成本增加带来合格率的大幅增加)2.后半部分(高质量水平部分)陡峭(少量合格率增加以大幅增加C1成本为代价)质量成本特性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合格率(%)质量成本解读:1.合格率接近100%时,C2成本接近02.合格率减少,C2成本急剧增加C2曲线(内部损失+外部损失)质量成本特性曲线01020304050607080901000102030405060708090100110合格率(%)质量成本C曲线(总质量成本)A1.曲线最低点(A):最佳质量成本。2.A点左边:C大的主要原因是C2大3.C1从5%逐渐小幅增大,C2快速下降,C下降,直到最低点A。4.A点向右,C1大幅增加,合格率缓慢增加,C2缓慢下降,总成本大幅增加。5.合格率接近100%,C2很小,但C1可能很大,C可能很大。C2C1Ⅲ质量过剩区域•损失成本40%•鉴定成本50%•研究检验费用,可放宽标准,减少检验Ⅱ合适质量区域损失成本≈50%预防成本≈10%,如不能找到更有效的改进措施,应把重点放在控制上最低点MIIIIII质量总成本曲线质量成本曲线的最佳区域Ⅰ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70%预防成本10%寻找突破性改进措施美国质量管理专家哈灵顿认为,一般商品质量成本的合适构成比例大约是:预防成本为0.5-10%,鉴定成本为10-50%,内部损失成本为25-40%,外部损失成本为20-40%。四项成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构成比例要求生产检验不合格处理销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10%40%50%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总额分析2、趋势分析3、比较基数比较4、构成比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对质量成本的形成,变动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和管理上的薄弱环节。1、总额分析计算本期(年度、季度或月度)质量成本总额,并与上期质量成本总额进行比较,以了解其变动情况,进而找出变化原因和发展趋势。2、趋势分析将一段时间内的质量成本数据描绘在坐标图上,以观察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见图11-5)质量成本相关指标3、比较基数分析即将质量成本与基数相比得到一个指数。通常使用的基数有:销售额、产值、利润等使用基数的一般常用指标有:p311100%总成本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率(%)=100%销售收入质量成本销售质量成本率(%)=%100销售利润质量成本利润质量成本率(%)=%100销售收入内部损失销售收入内部损失率(%)=100%销售收入外部损失销售收入外部损失率(%)=100%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预防成本率(%)=100%质量成本鉴定成本鉴定成本率(%)=100%质量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率(%)=100%质量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率(%)=100%质量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率(%)=质量成本结构指标名称项目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质量总成本金额合计19.892.110.702.9725.67占质量成本总额(%)77.488.222.7311.57100.00主要从质量成本的构成和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等方面,分析质量成本是否处于最佳水平,并提出改进的方向。[例]某企业的质量成本构成如下表所示,试分析质量成本?[解]由表可见,内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成本总额的77.5%,而预防成本仅占2.7%,说明企业质量成本类型处于改进区。因此,该企业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增加预防成本,降低内部损失成本。4、构成比分析一、质量成本控制的意义依据质量成本目标,对质量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揭示偏差,及时纠正,实现预期的质量成本目标,并进而采取措施,不断降低质量成本。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与控制二、全过程的质量成本控制系统质量成本包括质量管理成本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质量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6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