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概要
第二章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目录第一节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第二节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第三节加权求和——形成计量体系第四节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实际编制图示第一节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目标和指标种类和原则途径和方法第一节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一)目标与指标•1、目标•目标即目的,泛指人们从事活动所达到的目的。•2、指标•评价指标就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确定的,能反映评价对象某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评价条目。•简单地说,指标就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3、指标体系•任何一指标都不反映全部的目标,它只反映目标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它只反映目标的一个局部,只有系统化的,具有紧密联系的一群指标,才反映全部的目标,称之为指标体系。•学前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学前教育各方面、各层次的指标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一系列的具体指标组成的指标集合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集合。•目标与指标的联系与区别?•联系:•(1)目标是指标的根据和基础;•(2)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是操作化了的目标;•(3)指标反映目标,并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影响目标的变化。•区别:•(1)目标反映对象的全貌,指标反映对象的局部特征;•(2)目标内涵较宽,比较抽象,比较笼统;指标内涵较窄,比较具体,比较清晰;•(3)目标相对于指标来说比较稳定,一经确定变动较少,指标对于目标来说比较灵活,可根据一个时期的侧重点进行调整。4、指标体系的结构•(1)直线式结构•二级指标11•一级指标1•二级指标12••二级指标21•一级指标2•二级指标22••二级指标31•一级指标3•二级指标32某一幼儿发展评价方案的指标体系•请同学分析:表2-1、2-2和2-3的指标体系(2)树状式结构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总目标二级指标例2: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结构主体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二)指标体系的种类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领导群体评价指标、幼儿教师评价指标和幼儿发展评价指标(二)指标体系的种类•1.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就是用分数作为标度的指标,是一种常用的学前教育评价指标。•定性指标就是用评语或字符作为标度的指标。•(秃子悖论)(二)指标体系的种类2.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是指标制定者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借助主观认识进行鉴别的一种指标。它会受到主观意识和个人感情的影响。•客观指标是以对人的关键行为的描述和观察作为标度的,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减少了评价者的主观因素。(二)指标体系的种类•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是指不管什么对象、什么条件和什么评价目的都采用的那一个评价指标。使用绝对指标,就是在评价中只有一个标准,这样容易造成评价工作缺乏客观和针对性。•相对指标是指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条件和不同目的而采用的不同的评价指标,相对评价指标的使用有助于得到公正、客观和有效的评价结果。(二)指标体系的种类•4.领导群体评价指标、幼儿教师评价指标和幼儿发展评价指标•领导群体评价指标往往是指对幼儿园领导班子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针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和成绩等制定出的具体的评价指标。•幼儿教师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幼儿教师的任职条件和工作效果制订出的具体的评价指标。•幼儿发展评价指标是指针对幼儿的健康、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而制定的评价指标。(二)指标体系的原则与目标的一致性原则方向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二)指标体系的原则•1、与目标一致的原则(科学性原则)•(1)保证指标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测量、鉴定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2)保证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典型性或代表性;•(3)保证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独立性。(二)指标体系的原则•2.方向性原则(1)各项指标内涵与《规程》、《纲要》、《指南》一致;•(2)各项指标的构成应具有有导向性、引导性;(3)各项指标有利于促进改革。•3.可测性原则指每一项指标应该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定义。这些指标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通过直接的观察或测查加以直接测量的。(二)指标体系的原则•4、可行性原则•(1)指标及评价标准要能够区分、鉴别对象在该方面的不同达成程度;•(2)按照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进行实际的评价工作切实可行。(二)指标体系的原则区分度:•区分度是高考试题分析的一个指标,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其数值在-1~1之间,数值越高,说明试题设计的越好。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太难、太易的题目,区分度都不很好.只有中等难度的题,区分度才比较好。•P(难度)=平均分/满分值,•D(区分度)=P高分组难度-P低分组难度•5、可比性原则(横向比较)•反映对象的共同的属性(二)指标体系的原则•6.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指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二)指标体系的原则(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和方法•1、步骤:•(1)分解目标,提出初拟指标•(2)归类合并,进行筛选•(3)理论论证•(4)专家评判•(5)预试修订(1)分解目标,提出初拟指标•一般较为注意指标的科学性、完备性,唯恐万一漏了或包罗不尽。•这些指标不仅是较为粗疏的,数量也可能是比较多的。表2-1调查问卷分析统计结果表1-1调查问卷分析统计结果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素质评价指标?(2)归类合并,进行筛选•在初拟指标中,有的能反映评价对象的本质,有的则未必;有的算得上主要因素,有的可能只是次要因素。各因素之间出现交叉、重复、包含、矛盾、因果等关系,也难以避免,必须对初拟指标进行归类合并和筛选,以达到“少而精”的要求。(3)理论论证•经过以上方法筛选所得的指标,是否符合评价要求,还必须从有关学科的科学意义上进行理论论证,论证的主要依据是教育科学、心理学和系统科学。•论证时,在明确指标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教育目标、评价目标、和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逐一进行论证,以求高质量的指标体系。•从整体上讲,指标体系要求层次清楚而不零乱,结构严谨而不松散,对每一条指标,要求内涵明确而不含糊,表述简洁而不累赘。指标表述的标准•能被理解的:用不含糊、清楚的语言表述。•行为导向的:说明预期的行为。•可以度量的:可以直接测量的。•能被运用的:用可操作的语言下定义的。•意义深远的:能引发高级行为效果。•实际的:在现有的资源、时间、才能和可用技术下能完成的。•重要的:说明重要的和相关的效果。•发展的:随时间演进,在不同角度继续成长。•综合的:包括一切重要效果。•均衡的:制定多种目标的优先顺序。•正确的:表示出组织者的真正意图。•扼要的:用以表达的文字越少越好。•这些标准,供我们表述指标时参考。(4)专家评判•这是指标设计从设计者手中走向管理实践的重要步骤。专家通常包括评价理论研究者、上级领导、富有经验的教育行政干部、教师等。专家评判可采用个别访问、座谈、问卷征询、现场调查等方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表1-2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组合(5)预试修订•指标体系经过筛选、修订,初步确定以后,可以同评定标准相匹配,选点在小范围试验,看是否可行,试验后对指标体系再作修改,然后投入使用。2、方法•(1)头脑风暴法•是利用头脑积极思维,进行智力碰撞,激发智慧的灵感,从而提出评价指标的一种常用方法。•(2)因素分解法•是一种将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的逻辑结构逐级进行分解,把分解出来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的方法。•应当注意:分解出来的因素,从高到低逐层缩小内涵,越往下层次指标越明确、越具体、范围越小,越可以观测。•(3)理论推演法•是根据有关学科的理论推演出评价指标的方法。•(4)典型研究法•是通过少数典型事例进行研究而设计评价指标的方法。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一)认知领域教育目标: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二)情感领域教育目标: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品格。(三)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知觉、行动倾向与组织、动作活动。•根据管理理论中素质研究的开创者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兰德的观点,素质是一个人或个体的基本特性,它与高效率和高效的工作业绩有密切联系,并且可测量。麦克兰德认为素质包括5个组成部分:(1)动机。推动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2)个性特征。个性、身体特征以及对外部环境与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反应。(3)自我认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自我认同的内在本我。(4)知识。一个人拥有的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各种信息或情报。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拥有的信息。(5)技能。完成一项具体的体力或脑力工作的能力。3、筛选指标的方法•(1)经验法•是凭设计者的学识修养和工作经验进行筛选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一般遵循以下几个要点:•A、理由是否充分或必要•判断每项指标是否是必要的,缺了它有什么不好,保留它有什么理由,被保留的要有充分的依据,在指标体系中,属于非要不可的因素。•B、取主舍次•区分每项指标反映评价对象本质的程度,保留能反映本质的主要因素,舍弃不能充分反映本质的次要因素。•C、从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上进行比较•内涵相同或近似的合并,内涵交叉的保留其一;有因果关系的,保留“因”而去掉“果”;相互矛盾的保留既符合方针、政策规定又切合当地实际的指标。•D、去难存易,删繁就简•确实难测的指标可以舍弃;指标内涵复杂的,尽量求其单一。(2)调查统计法•是在调查获取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的方法。其具体的做法是:把初拟指标制成问卷,发给有关专家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请他们对初拟指标每一项作出判断。•一般分为五档,即很重要、重要、一般、可要可不要、不要。答卷者在每项指标后记上自己判断该项指标相比之下的重要程度(只能定一个档次),然后,收回问卷,统计“很重要”、“重要”两档的人数比例,按评为“很重要”、“重要”人数比例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把低于某数值(一般低于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处作为划界)的指标删除,就得到筛选的指标。例3:幼儿园领导班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首先分4个层次提出了16项指标•(1)政治素质(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思想品德修养、事业心和责任感)•(2)业务素质(文化专业达标、教育理论修养、管理实践经验)•(3)工作效能(职务与能力相称、分工明确和各尽其责、团结协作、指挥灵便、工作效率高)•(4)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发扬民主、决策果断、以身作则、开拓精神)•2、把以上16项指标,分为五档(很重要、重要、一般、可要可不要、不要),分别征询意见,获得以下结果:•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1、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3、思想品德修养11)•业务素质(教育理论修养2、管理实践经验10)•工作效能(团结协作5、分工明确和各尽其责8、工作效率高9)•工作作风(决策果断4、以身作则6、开拓精神7、发扬民主12)例3:幼儿园领导班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二节界定标准——形成标准体系•一、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和标准体系概述•二、学前教育评价标准中的量标及种类•三、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和标准体系的编制一、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和标准体系概述•(一)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涵义•(二)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构成•(三)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分类(一)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涵义教育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分解目标,形成评价的标准体系是使用什么样的尺度来衡量每一具体指标达到要求的情况。(一)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涵义•要素:•1.强度和频率:强度指达到指标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人们常称之为定性标准,如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等。频率又称次数,指达到指标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人们常称之为定量标准,如身高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7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