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东格公路东格段第四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说明:1.1根据与龙东格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1.2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公路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以总工期20个月,即2004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2006年7月20日前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本合同段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1.3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2编制依据:2.1施工承包合同书2.2施工图设计文件—2004年6月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2.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89)2.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2.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2.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2.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3工程概况3.1概述本合同段起讫桩号K26+000~K40+000,全长14公里。有路基土石方98万余方,其中挖方26万余方,填方72万余方;防护工程94485M3,构造形式采用拱形骨架护坡、矮墙护坡、护肩墙、护面墙、丁坝、顺坝等;档墙23577M3,构造形式采用衡重式挡土墙及仰斜式挡土墙;排水工程11367M3,采用5×50cm矩形沟;涵洞51座,总长758.08米;有二座大桥、一座中桥,分别为:K29+1604朱家梁子沟大桥(K29+091.1~228.92),桥梁全长137.81米,上部结构采用4-30米预应力空心板,下部桥墩采用实体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配桩基。K30+680老村沟中桥(K34+149.94~+290.06),桥梁全长102.08米,上部结构采用4-20米预应力空心板,下部桥墩采用双柱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配桩基。K34+220补味沟大桥(K30+629.96~+732.04),桥梁全长140.12米,上部结构采用6-20米预应力空心板,下部桥墩采用双柱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台配桩基。3.2设计标准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00道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二级行车速度:40km/h路基宽度:8.5米行车道宽度:7.0米抗震烈度:9度3.3气象、水文、地质和地形简况3.3.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位于云南高原北部高原,系由南到北的小江河谷沿河线,海拔900~1100米,属长江支流,沿线山地基本无植被生长,泥石流、水石流沟广泛分布,泥石流沟多呈“V”型。3.3.2气候、水文沿线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2℃,日照长,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688.9mm。雨季(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6%。3.3.3地质沿线地质构造复杂,本段位于东川小江深(大)断裂带的中部,地层发育,风化严重,岩体异常破碎,多为强风化浅变质破碎片岩、灰岩及白云岩,间夹第四系灰红、灰黄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或洪积砂砾石等地层构造,暴雨时期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及冲刷,导致泥石流、滑坡、塌方现象严重,公路病害较多。3.4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54施工准备4.1施工便道本工程为改建公路,施工道路可就近利用原有公路运输。为了施工方便,需新修至施工驻地、取弃土场等的便道,共需修建便道800m。便道采用泥结碎石结构,路面宽5m。4.2生产与生活临建设施根据本合同段工程量,计划进场人员850人,临建设施设在三处不同位置:第一处在朱家村附近,近300人;第二处在老村附近,近250人;第三处在补味村附近,近300人。新建房屋作为生活及办公用房。施工队及工地材料厂、工地试验室在管段内自建生活生产临时用房,临时房屋主要采用砖墙石棉瓦顶结构,场地按用途分为泥结碎石和砼硬化。并在施工时,根据进度情况,在工作点设临时看守房及临时工棚。临时生产、生活生活房屋计划表如下:表2临时生产、生活房屋计划表单位临时用房面积(m2)备注生活房屋生产(办公)房屋小计项目经理部300300600租用项目一队15002301730自建项目二队12502001450自建项目三队16002101810自建工地试验室100200300自建合计4750114058904.3场地平整与布置本合同段预制件采用预制场预制,由各队负责修建两个预制场,分别为小型预制件场及桥梁空心板预制场,面积8000m2,由施工队负责生产。4.4施工临时用地见表3临时用地计划表。4.5生产与生活供水6本工程生产、生活用水从沿线小江、溪沟抽取,在各施工点设水池或其它贮水设备。4.6供电路基施工采用自发电。桥梁施工,在业主的协调下,待沿线各村农网改造完成后(约2005年1月份),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就近从各村高压线路接引。4.7砂石料本工程所需砂、碎石、片石、块石采用自采和购买相结合。K28~K35处有河砂,沿江边可洗砂自采;做档护工程石料可在K36+260新建石料场处予以取用。5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5.1路基工程5.1.1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合同段路基挖方267526m3,路基填筑728602m3。5.1.1.1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本合同段土石方工程由三个项目施工队负责施工,配备与施工相适应的配套机械承担本工程施工任务。本线路较长同时多工作面同时分段施工。路基土石方按土石方调配方案图进行施工,挖方弃土弃于K38+600右侧弃土场内,填筑材料除挖方利用外,取自泥石流沟取土场。5.1.1.2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法5.1.1.2.1路基原地面、基底处理及拆除旧结构物采用人工或机械拆除,树木采用人工先锯掉或砍除,用TY220推土机将原地面表层30cm内的腐植土及树根推至一处集中成堆,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将其运至指定弃方地点。挖除淤泥后的基底,应经过晾晒后,方能进行路基换填填筑。对于填方路段,在有土质台阶的地段,用机械开挖土质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顶做成2%~4%的内倾横坡。在上述工作完成后,选用YZ18振动压路机对基底进行充分碾压,直到所有地段压实度达到符合规范要求为止。5.1.1.2.2软土地基处理7本路线填方路基多位于农田路段,在填筑路基前应先疏干农田里的水,采用挖掘机挖除30cm厚表层淤泥,淤泥弃于指定的弃土场。抛石挤淤处理时,片石使用不易风化的石料,其最小直径不得小于30cm。当料源困难时,允许有20%以下的较小片石,但块径不得小于15cm。石料除满足规定外,块石尽可能选择大的使用,避免影响质量。采用自卸汽车装运片石,强夯机械夯实。施工前准备好强度、大小合格的片石,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当软土地层平坦时,抛填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逐步进行。软土下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向低侧抛填,并在低侧边部多加抛填,形成约2m的平台顶面。片石抛出水面0.5m后,在顶面铺一层砂砾垫层填塞垫平,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5.1.1.2.3路基挖方1)土方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分层开挖,每层开挖高度控制在3m左右,机械开挖不到的边角采用人工开挖。对于运距在50米以内的直接用推土机推送到位;对于运距超过50米的,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输。边坡坡面采用挖掘机初步刷坡,预留30cm采用人工整修。2)石方开挖路堑石方开挖采用小型及控制爆破的方法施工,边坡开挖采用预裂爆破。爆破采用乳化炸药,要求防水性能好,使用安全,贮藏时注意避免日光照射。爆破孔采用气腿式风钻钻孔,炮孔直径为38~50mm,孔深为2~4m。根据开挖深度分一个或多个台阶进行爆破,边坡采用预裂爆破,中间主炮孔垂直钻孔,边坡预裂孔与边坡坡线相同。爆破施工前,先用推土机对原地面进行改造,创建钻孔作业平台,使爆破区形成两个临空面。爆破为药卷装药,起炮网络采用非电毫秒雷管起炮。深路堑开挖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两端同步,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妥善安排运渣通道与掘进工作面,做到运渣、排水、挖掘互不干扰,确保开挖顺利进行。5.1.1.2.4路基填方1)填方试验路段施工8为了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开工后,立即选择一段不小于100米(全幅路基宽)的填方路段作为路基填方试验段。按“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四区段”是将作业面分为卸料区、摊铺区、碾压区和检测区,做到界限分明,以便控制摊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碾压范围和碾压遍数,防止漏压。“八流程”是指填料选择、基底处理、摊铺平整、含水量控制、振动碾压、检测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松铺厚度及含水量等,根据试验结果选择适合于该种路基填料的标准施工方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2)土方路堤施工土方路堤填筑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振动压路机碾压,机械处理不到的边角、涵洞边及台后,用人工配合摊铺及小型夯实机械压实。按照试验段取得的有关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的相关数据组织施工。根据路段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纵向分层填筑法两种形式。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筑上一层。纵向分层填筑法,当原地纵坡大于12%的路段,应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按“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1)路基填筑每层填层铺设的宽度,应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并按规定及时进行密实度检测。(2)摊铺平整自卸汽车将填料运到填方区后,按试验段确定的填层厚度用推土机摊开整平,局部人工配合处理。(3)含水量检测及压实压实前进行含水量检测,根据填料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差异进行晾晒或补9充洒水,含水量在允许范围时按试验段确定的压实方法及压实遍数、机械组合进行碾压。压实时先用推土机初压,配合振动压路机压实。(4)检测每层按厚度压实后,及时进行压实度、宽度等指标的检测。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当压实度、宽度均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当填筑至路基设计标高时,进行检底和边坡修整。(5)路基成型路基填筑至设计标高后,按规范要求预留沉落量。然后进行路基面平整,按要求做好路拱、路肩,采用人工挂线、人工平整,最后进行碾压。(6)边坡整修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填筑3米左右采用反铲挖掘机对路基两侧进行夯拍,夯拍时用反铲挖掘机的铲斗背沿坡面顺序夯拍,局部用铲斗将坡面土方调匀,保证坡面平顺。分层坡面夯拍至路基面后再用人工修整边坡。修整边坡时超宽填筑的土方不予挖除,整型后作为永久路基的一部分。边坡修整完毕后,最后进行坡面防护施工。3)石方路堤施工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初平、人工整平填隙、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填石路堤划分为4大台阶,4区段,8流程分层施工。4个大台阶为:基床面下1.5米为第一级台阶、1.5—3.0米为第二级台阶、3.0—6.0米第三级台阶、6.0米以下为第四级台阶;4区段是:填石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8流程是;施工准备、填料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石整平、振动碾压、检验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填方和挖方作业形成施工台阶状。施工中,尽量利用土填第一级台阶,Ⅳ类石填筑第二级台阶,Ⅴ、Ⅳ类石填筑第三级台阶,台阶的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为100米左右。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填,石屑找平;当石料级配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可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其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10空隙填满。当用块径25cm以下石料人工分层铺筑时,可直接分层碾压;当用人工铺填料径大于25cm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本文标题:公路工程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2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