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绪论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和地位。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对现代汉语和本门课程有初步的认识。本章的重点是掌握现代汉语不同于古汉语和印欧语的特点及汉语规范化的有关内容。一、现代汉语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指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现代汉民族的各种方言。狭义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共同语即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是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是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它在全国范围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地区可以使用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第四章词汇词汇部分讲述现代汉语语素,词和构词法,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发展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问题,使学生掌握词汇学、语义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用词的能力。本章学习的重难点是合成词的构词法。第一节词和词汇一、什么是词?词,从词汇的角度说,可以定义为“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是一个句子,它就是由“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五个词组成的。这五个词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都能分别和其他的词组成另外的句子。五个词中,“的”和“更”无法再拆开,“祖国”、“明天”、“美好”似乎可以拆,但是它们的意义不是两个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已经紧紧地凝结在一起。在这个句子里,它们都分别是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表意单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充当句子的成分的。二、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和词的主要区别在于不能独立运用。以前面所举的“祖国”为例,如果分开成为“祖”和“国”,各自也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不能自由运用,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单说,不能独立地用来组成句子。这就是说,词和语素虽然都是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但词是造句的单位,而语素是构词的单位。词和语素有的有交叉的情况,即一个语素可能也是一个词。例如在“西湖的景色很美”这个句子中,“美”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是一个词。在“你真好”这个句子中,“好”有声音有意义,是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可见也是一个词。但是在我们前面举的“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个句子中,“美好”已经结合成为一个不容随意拆开的整体,是句子中一个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以只是一个词。在“美好”这个词里,“美”和“好”各自都是一个语素。我们在鉴别一个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词还是语素的时候,不考虑别的,只考虑它是否能独立运用,能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语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只能同其他语素结合成词,如“吝”、“崛”、“胚”、“懑”等。以“吝”为例,可以和“惜”结合成“吝惜”,可以和“悭”结合成“悭吝”。另一类本身就能成为一个词,前面我们所分析的“美”、“好”就是如此。再如“海”、“说”、“暖”、“块”等。它们也能作为语素同其他语素结合成另外一个词。以“海”为例,可以和“洋”结合成“海洋”,可以和“沧”结合成“沧海”。三、字和词、语素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就汉字来说,一个个方块形体就是一个字,它是书写和印刷的单位。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有的字有意义,又能独立运用,这样的字既是语素又是词。有的字有意义,但不能独立运用,只能作为构词的成分,这样的字只是语素不是词。要指出的是,有的字既不是词,也不是语素,只表示一个音节,例如“玻”、“橄”、“琵”、“葡”等。但是这些有音无义的字可以和其他字分别结合成“玻璃”、“橄榄”、“琵琶”、“葡萄”,这都是有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它们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在“他喜欢橄榄,我喜欢葡萄”这个句子中,“橄榄”、“葡萄”都是能独立运用的单位,是组成句子的成分,所以是词;在“橄榄枝”、“葡萄酒”中,“橄榄”、“葡萄”只是组成词的成分,所以是语素。四、什么是词汇?词汇顾名思义是词的总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现代汉语词汇基本成分是词,也包括其性质作用大致相当于词的熟语,如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汉语是高度发达的语言,词汇极其丰富。《汉语大词典》所收词语达37万条。《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语为主的中型词典,所收词语也有5万余条。我们应该努力掌握更多的词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五、构词类型根据词的不同内部结构,可以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如:“笔、电、走、逍遥、秋千、可口可乐”等。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如:“教育、社会、美丽、快餐店、主旋律、哭哭啼啼”等。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其内部语素之间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一)词根和词缀根据语素在构词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词根和词缀两类。词根是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词义的基础。词根语素的意义比较实在,在体现词的意义上起着主要作用,一个词不能缺少词根。例如“改革”就是由词根语素“改”和“革”组成,两个语素都是词根,各自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词缀是词中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缀语素数量很少,意义也没有词根语素实在,但构词能力很强。例如“老师”中的“老”,“花儿”中的“儿”。一个词可以只有词根而无词缀。(二)合成词的构造方式根据词根和词缀的不同组合情况,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复合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根结合在一起组成。从词根之间相互的关系看,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偏正型前一词根限制或修饰后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后一词根为主,前一词根只起附加作用。例如:崭新鲜红细心气功雪白笔直火红(2)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理事举重签名下海招生冒险司令管家(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词的意义以前一词根为主。补充型词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前一词根表示动作,后一词根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趋向,这一类较多。例如:证实纠正震动充满放大推广降低压缩第二类:前一词根表示物件,后一词根是物件的计量单位,对前一词根起着补充说明作用,我们也把它们归入这一类。例如:车辆人口书本信件纸张船只花朵(4)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对象,后一词根表示陈述的情况。例如:事变心得体贴神往年青面熟心慌人为(5)联合型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根据两个词根意义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成以下四类:第一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例如:人民朋友功劳语言拼搏污染答复以上这些词,并列的词根意义上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第二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反。例如:老小今昔表里奖惩彼此高下迟早以上这些词,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仍然保留着,组合成的词包含相互对立的两方面意义,如“表里”、“迟早”。有的并列的词根原义出现了变化,组合成的词产生了新的意义,如“动静”、“反正”。第三类: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关。例如:口齿血汗心胸江湖河山水土形容以上这些词不能从词根的字面意义来解释,已经具有新的意义。第四类:这一类与前三类有所不同,虽然它们也是由两个词根并列组合而成,但其中一个的意义已经消失了,所以这类词又称偏义词。例如:国家人物窗户质量恩怨忘记好歹2.附加式:由一个词根和一个词缀结合在一起组成。词根是词的中心部分,词缀是词的附加部分。根据词缀在词中的位置以及是否叠音,又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词缀(前缀)+词根例如:老——老乡老师老总老虎老倭瓜阿——阿爸阿哥阿姨阿毛阿猫小——小张小伙子小两口小狗小聪明第二类:词根+词缀(后缀)例如:子——孩子脑子帽子椅子日子儿——瓶儿事儿花儿鸟儿个儿头——石头苗头看头奔头甜头家——大家作家儒家科学家老人家性——感性弹性重要性积极性创造性化——美化深化强化淡化多样化第三类:词根+叠音词缀例如:雄纠纠亮晶晶绿油油病歪歪慢腾腾美滋滋火辣辣喜洋洋气呼呼差答答3.重叠式:由相同的语素重叠组成。例如:爸爸哥哥星星饽饽恰恰仅仅纷纷滚滚巍巍炯炯断断续续口口声声形形色色原原本本由三个以上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内部关系一般比较复杂,它们往往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逐层地构造起来的。分析这一类词时,必须一层一层地将结构关系弄清楚。如“高科技”一词,由“高”和“科技”组成,为偏正型合成词。但是“科技”是两个语素,为联合关系。所以“高科技”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关系。(三)简称长的词语、名称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常常加以简化。这种简便称呼就是简称。常见的方式有:1.减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截取关键性语素。例如:半导体收音机——→半导体居民身份证——→身份证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2.紧缩。从原词语或全称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语素。例如:高等教育——→高教彩色电视机——→彩电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3.标数概括。用数字概括标示几项具有共同特点的成份。例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汉语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不分阶级一视同仁为汉族全体成员服务。二、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口语是基础,是书面语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依据,而书面语对口语的统一和发展又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和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富有表现力。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它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共同语的这种选择是以语言的发展规律作为依据的,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是分不开的。中国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汉民族共同语。有“雅言”、“通语”、“官话”、“国语”等说法。早在数百年前,以北京话以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金元以来,北京就成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所以共同语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四、方言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语言体系。民族共同语和方言不是相互对立的。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普通话的推广,并不以方言的消亡作为前提。现代汉语的七大主要方言区: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杭州话为代表。也有人认为从现在的影响看,上海话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2%。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3.2%。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3.3%。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3.6%。闽方言:主要分布区跨越六省。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莆仙五个次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民族总人口的5.7%。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五、现代汉语的特点同别的语言作比较,现代汉语有它的特点。同印欧语(以英语为例)相比,它的突出特点有:(一)语音方面(音乐性强)1.没有复辅音: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联在一起的现象。因此,音节的界限分明,音节的结构形式比较整齐。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由复元音构成的音节不少,元音收尾的音节多,乐音成分大。3.有声调:使音节和音节之音界限分明,又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二)词汇方面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如“人,手,走,语,言”等都是单音节语素,能独立承担语义。可作为语素来构成大量单音词,也可合起来构成合成词。2.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由于汉语词缀语素少且造词能力较弱,因此,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3.双音节词占优势: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又音节化。古汉语的许多单音节词(如目、日、石、木)被双音节代替。有些多音节短语也被缩减为又音节词。(如“外长”、“非典”、“彩电”、“外企”等)。新创造的词也多为双音节词。(如“弱智”、“菜鸟”等)(三)语法方面(缺乏形态,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1.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怕辣不”表示的程度和语气不同。“的、地、得”“着、了、过”等虚词数量有限,但却是语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的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3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