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F-35的电子战系统
F-35的电子战系统从这张难得的F-35战斗机起飞的图片中,我们终于看清了位于F-35腹部的AAS-37光电分布孔径传感器系统(EODAS)观察口,用红色标出,F-35战斗机上共装有6个EODAS系统观察口,通过它,可以为飞行员形成一个360度无死角全景视野,飞行员可以看透飞机座舱的底部和侧部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具有雷达告警、信号收集和分析,被动式辐射定位和电子对抗能力,该综合电子战系统与战斗机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传感器系统高度融合。其设计目的就是最有效地向飞行员提供战场态势,从而使F-35在战场上远离危险的境地。电子战系统(EWS)在现代空战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电子战包括对敌方信号的收集,辨别和定位,以便提前探测敌方的雷达和来袭导弹,并实施相应的反制措施和对抗手段瓦解敌方的作战能力。虽然美军配备有专门的电子战飞机(例如空军的EF-111和海军的EA-6B),但是F-35战斗机仍然装备了功能强大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以便能够同时处理空对空和空对地的电子战任务。F-35的电子战争系统能够极大地增强飞行员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并可以对敌方空中和地面的目标进行准确地辨认、定位、跟踪和打击。F-35的航电系统设计师试图将战斗机的航电系统综合化程度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其电子战系统和飞机的各个任务子系统高度融合。BAE系统公司的F-35项目主管兼F-35战斗机电子战系统设计师马克.德雷克(MarkDrake)解释到:“我们用老旧的F-14战斗机打个比方,F-14战斗机装备的是联合式电子战系统(FEWS),飞机上有一个专用的模块用于容纳雷达告警接收机(RWR),而另一个模块用于容纳干扰箔条散布器;飞行员在一个多功能显示器上控制机载导弹的发射,而在另一个多功能显示器上对战场环境进行监视,也就是说飞行员就是最后的信息综合处理器(CIP),其工作量异常巨大。相反的,F-35的电子战系统大为简化了飞行员的工作量,在F-35航电系统设计之初,工程人员就提出将飞机的电子战系统和飞机的各个任务子系统高度融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航电系统负责人艾利克.布朗杨(EricBranyan)说道:“虽然F-35并不是第一种装备综合式电子战系统的战斗机(在它之前,F-22A就拥有了综合式电子战系统),但是F-35战斗机上的电子战系统带来了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它使得战斗机上各种电子战子设备可以联合起来运作。F-35上先进的光纤高速数据总线系统和共用综合处理器(ICP)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经过过滤的信息以最简洁的方式显示给飞行员,从而大幅度地减小了飞行员的工作量,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空战中的战略和战术运用上,这就是F-35战斗机最大的优势。”F-35的电子战系统示意图,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全向、宽频的保护。6个低可视度电子战天线被内嵌入飞机结构之中,它们分别被嵌入主翼的前、后缘和水平尾翼的后缘。一个天线能够识别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还有两个天线则可以确定敌对雷达辐射电磁波的入射方向,而另外三个电子战天线是为四通道宽频电子战接收机当F-35的头盔显示器代替普通战斗机上的“平显”功能时,其视场范围是40度×30度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F-35的电子战系统综合了机载AN/APG-81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AESA),通信、导航、识别系统(CNI)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F-35的电子战系统拥有大量专用天线,当然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也可为电子战系统服务,例如AESA可执行电子战支援和信号收集、分析的任务。由于AESA能够提供非常强的定向射频(DRF)输出能力,F-35可利用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中的雷达告警接收机(RWR)与APG-81相配合工作,雷达告警接收机能为APG-81雷达提供敌机精确的目标方位指示,在此指示下,APG-81雷达可以不采用大空域扫描方式,而采用2°×2°(方位×俯仰)的针状窄波束对所指示的方向进行精确扫描,在减小被截获概率的同时提高搜索效率。即F-35的电扫相控阵雷达完全在电子战系统的控制之下对敌机进行定向扫描,从而大大提高了F-35的战场生存能力。和老旧的联合式电子战系统(FEWS)相比,综合电子战系统(IEWS)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更低,并且成本低廉,IEWS可大幅度增强现代战斗机的战场生存能力。综合电子战系统通过和机载AESA雷达系统交联,即提高了雷达的工作效能,又缩短了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反应时间。艾利克.布朗杨说道:“F-35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系统的结合非常完美!”F-35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水平是世界上所有战斗机中最高的,通过F-35的综合核心处理器(ICP),其综合电子战系统不仅和APG-81雷达相交联,还和其它的机载任务传感器相连通。当电子战系统的综合化程度达到了这个水平的时候,其机载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传感器也可支持电子战系统的对抗措施。虽然基于射频(RF)信号的电子战系统和基于红外(IR)信号的分布式孔径系统是在不同的电磁波频率范围内分开地运作的,但是,通过功能强大的机载综合核心处理器,它们也可以交联在一起进行工作。以前,在老旧的战斗机上,电子战系统的传感器和红外光电侦测系统的传感器是互相独立工作的,飞行员要分别操作电子战系统和光电侦测系统的传感器来探测到的威胁目标,并在座舱内不同的显示器上读取不同传感器的探测到的不同信息,其工作量过大。而F-35上的高度综合化的电子战系统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交联起来,并自动对比各种传感器探测到的威胁目标,经过信息过滤后,自动将最佳结果显示给飞行员,这极大的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担。如此高的自动化水平使飞行员更为高效地掌握战场态势,从而大大缩短了飞行员实施电子对抗措施的决策和反应时间。AA-1号F-35的座舱特写,可见其人机界面十分简洁,以前战斗机座舱里的仪表盘和各种仪表都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大型的彩色数字式触摸式液晶显示器,给人一种异常“简约”的感觉F-35座舱内的触摸式大型平板显示器的4中显示模式,可见其显示窗口大小可以任意调解于今年3月在F-35航电系统实验室首次公开亮相的F-35的先进头盔综合显示器(HMD)F-35上的综合核心处理器能够将各种传感器通过光纤数据总线传输来的各种数据进行汇总、整理、选择和过滤,并将处理器过滤后的最有效信息传输给飞行员。从而使得飞行员方便地掌握战场态势,飞行员可以根据综合电子战系统提供的信息选择最合理的作战方式,即选择规避、接触、对抗或者消灭敌方目标。洛.马公司国际项目经理乔.沃德诺普(JonWaldrop)说道:“通过和战场指挥和控制节点(例如预警机)相交联,F-35的电子战系统将确保不遗漏战场上的任何敌方目标,从而使孤立在飞机座舱中的飞行员对战场态势拥有最全面的了解。”艾利克.布朗杨预言道:“F-35的高度综合化电子战系统的性能将不亚于F-22A,但是由于F-35的电子战系统更多的采用了民用超现成技术,所以其可靠性超过F-22A上IEWS一倍以上,而其成本只有F-22上IEWS的一半。”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是全数字式的,因此其设备尺寸、重量和耗电量都比F-22上的同等设备要减小很多,同时其综合核心处理器(ICP)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也比F-22A上的CIP更高。F-35上的综合核心处理器的运算速度高达1兆次/秒(F-22A上的共用综合处理器的运算速度为105亿次/秒,也就是说F-35战斗机上核心处理器的运算速度是F-22A上处理器运算速度的十倍——译者注),并且在F-35形成战斗力时,其ICP内存保留有容量扩大一倍的能力。乔.沃德诺普说道:“洛.马公司在F-35上选择了基于民用技术的综合核心处理器,这样和F-22A上的ICP相比,其成本大为降低,而性能大为提升。”德雷克说道:“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可以为飞机提供全向、宽频的保护。如果你绕着F-35飞机走一圈的话,你不会发现任何外凸的电子战天线,因为我们将6个低可视度电子战天线内嵌入飞机结构之中,它们分别被嵌入主翼的前、后缘和水平尾翼的后缘。这6个电子战系统天线对于F-35战斗机的雷达隐身特性非常重要,其中一个天线能够识别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还有两个天线则可以确定敌对雷达辐射电磁波的入射方向,而另外三个电子战天线是为四通道宽频电子战接收机(four-channelwidebandEWreceiver)工作的。”由APG-81有源相控阵雷达支持的各种任务传感器和电子战系统将首先探测到敌方目标,随后F-35上的光电跟踪系统(EOTS)内的激光测距仪将对目标进行探测。F-35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将在射频领域紧密合作:在综合电子战系统被动侦测系统(例如雷达告警器)的指示下,F-35的机载相控阵雷达将对远距离目标进行快速而精确的定向扫描(针状窄波束精确扫描)。F-35的机载雷达告警器能够分析、鉴别和跟踪敌方雷达信号,区分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并能够对敌方雷达进行精确的定位。通过识别敌方雷达在信号特征(例如不同的频率、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频率等)上的差异,F-35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可以区分敌方不同的雷达型号;而区分敌方雷达的工作模式相对比较困难,这要根据美军已经掌握的敌方各种雷达的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信号特征来鉴别,这就需要强大的数据库系统的支持。F-35战斗机的自我保护系统包括分管射频(RF)、红外(IR)对抗措施的两部任务管理器,而在F-35的后机身装有红外干扰弹发生器和雷达干扰箔条散布器,F-35上先进的红外干扰弹散布器在体积上比它的前辈们要小得多,但是它却可以携带更多的红外干扰弹,以满足未来战场上高强度红外对抗的要求。F-35的电子战系统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上比它的前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洛.马公司宣称其平均故障时间间隔高达440小时,而F-35的机载自我诊断和故障隔离系统可以自动地为地勤保障人员提供故障信息和数据,由于F-35的电子战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所以地勤人员可以通过更换外场可更换模块(LRU)的方法,迅速地排除F-35战斗机电子战系统的故障。这样极大的简化了F-35战斗机的后勤保障难度,并大幅提高了战斗机的出勤率和完好率,成倍地增加了F-35战斗机的作战效能。APG-81有源电扫相控阵雷达工作示意图,可见其拥有众多的对空和对地工作模式,其雷达探测到的战场态势还可以通过战术数据链系统在整个F-35编队之间进行共享F-35上光电跟踪系统(EOTS)工作示意图,可见它不仅可以用来探测空中目标,还可以用来探测地面目标。其在对地面目标的前视红外成像可将目标放大4倍,以求得到分辨率较高的红外图像。另外EOTS系统还具有激光定位和标准的能力,并引导激光指导武器打击地面目标综合电子战系统的试验六年前,洛.马公司选择了英国BAE系统公司作为F-35战斗机的电子战系统总承包商,合同规定其发展周期为10年。布朗杨说道:“到目前为止,BAE系统公司已经用了4年多的时间来研发F-35的电子战系统,BAE系统公司已经基本完成了设计工作,并基本满足洛.马公司的需求。接下来,BAE系统公司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该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上来。”目前,首架SDD型F-35战斗机(AA-1)已经于去年2月在洛.马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沃兹堡工厂完成了最后总装,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地面试验后,2006年12月进行了首飞,从而揭开了F-35战斗机的飞行试验阶段的序幕(据估计F-35项目在SDD阶段共需要进行约7,000个架次的试飞)。但是最初的7架SDD型F-35试验样机的主要试飞科目是验证F-35的飞行品质、操纵性和稳定性、并拓展F-35的飞行包线,可能也会适当地进行一些武器投放试验。因此,这7架战斗机上将仅仅只安装最基本的航电设备,即仅安装支持基本通讯和导航的电子设备就可满足飞行试验要求。05年7月,BAE系统公司已经将其设计的F-35综合电子战系统安装到了一架T-39双发商务机上进行了飞行试验,试验是在位于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测试中心进行的。德雷克说道:“为了验证F-35的电子
本文标题:F-35的电子战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4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