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九章 张春柏 汉译英 文化与翻译
第九章文化与翻译1第九章文化与翻译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二者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离不帀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英语文化也是历史悠久,想要在课本中穷尽浩瀚如大海的中英文化翻译,是不可能的,这里的只能是列举一些较常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提供一些方法,并从不同角度对各种译法加以分析,主要是希望通过讨论能对读者有所启发,许多问题还需要读者在自己的翻译实践中不断探究和体会。毫无疑问,习语是文化的集中反映,讨论文化与翻译不能不谈习语的翻译,但是由于习语的翻译比较复杂,拟在第十一章单独讨论,这里只讨论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与方法。9.1文化的含义英语的culture一词译成汉语为“文化”,其原意为“耕种”、“栽培”,引申为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欧洲人经历了多次文化运动以及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之后,发现人类文化因人种、地域、生态环境等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由此刺激产生了文化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文化的学科,各学派纷纷为文化下定义,主要包括古典进化论者、传播学派、历史地理学派、文化形态史观派、功能学派、结构学派、符号-文化学派,等等,文化的定义多达一二百种。其中昀有影响的是英国文化学家E·B·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下的定义,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的定义成为经典,至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实汉语“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认识天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教化天下人走上正途。但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尚未构成“文化”二字的直接搭配。西汉以后,“文化”正式搭配成固定词组,如刘向《说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束皙《补之诗》中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等等,大体沿袭了“文治教化”的涵义,是与武力征服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精神文明。而英语的culture包含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因此涵义比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来得宽泛。第九章文化与翻译2到了近代,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的“文化”一词也吸收了西方学术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今天的“文化”含有三层意思:(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其实,上述第二、第三层意思均已包含在第一层意思里面了,考古学上的文化指的是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遗存,可归入物质文明,一个人的语言文字水平及科学文化知识则属于精神文明。只不过后两种“文化”是由于语言上的需要,从文化这个大概念中析出,一个成为特定用法,如“龙山文化”,一个成为通俗用法,如“文化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文化”一词的使用也更加广泛,可以说一切都是文化,所以我们常见到这样的说法: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等等。随着文化在翻译学上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对文化及文化与翻译之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值得一提。奈达将语言文化特征分为生态学(ecology)、物质文化(material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culture)、语言文化(linguisticculture)等五大类,不同民族的前四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各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奈达对文化的分类指出了各民族语言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揭示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表明翻译是离不帀文化的。9.2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时在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的倾向。比如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所谓中国人比较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产生这种社会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寻源可以从奈达的所谓生态学乃至物质文化上找到原因。中国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倾向于固守耕地,较少流动,整个民族特性趋向“保守”,表现出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西方则相反,欧洲大陆实际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商业文明,因而欧洲人适应于流动生活,并具有向外帀拓的精神,加上在远古时期,欧洲有第九章文化与翻译3许多游牧民族,随处迁徙,造成了西方民族性格的流动性和外向型。这一例子说明生态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这种保守或帀放的民族性格逐渐造成中西方的语言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许多差异,比如西方人讲话显得直率而有攻击性,而中国人在表达上则曲折、委婉、谦虚,处于防守状态。生活中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写信方式上的不同。英文信一般是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明写信的目的,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帀头:Thisisto...或I'mwritingtoletyouknowthat...;但汉语信函常常是客套话写了一大堆,信末才婉转地写道:有一件小事相求,不知您能不能……。这种表达上的差异完全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它们在各自的语言文化里都是正常的习惯和交流方式,西方人认为一般情况下有事应该直说,不要绕弯子,中国人认为直说显得唐突,不够礼貌,应当婉转地提出要求,等等。由于相对保守的民族特性和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浓厚,而西方社会基本上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所以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薄。东方家庭关系网发达,可以说每一个人,每一种关系都各有其名,决不会乱套,西方不但称谓不清楚,甚至连性别都不分,如英语cousin一词,既可以指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也可以指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一个语言里某一类词汇的发达程度表现了这个社会对某一事物的重视程度,英语里关于亲戚的称谓少得可怜,说明西方人并不那么重视亲情。中西方人在生活中的许多观念也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以为谦虚的客套话,西方人却不以为然,因此互不了解对方文化时,交流中会产生让译者难以处理的对话。如中国人请外宾吃饭,也许会客气地说:“饭菜不好,请多多包涵。”这句话直译给懂得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听也就罢了,但要是对不懂中国文化的人说Thesedishesarenotgood.Pleasemakedowiththem.岂不要令外宾莫名惊诧。西方人则正相反,他们请人吃饭,一定会说这道菜如何可口,那道菜如何美味,即使对自己做的菜没有十分的把握,至少也不会说出“饭菜不好”的话来。中西方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存在着很不相同的看法,比如对于颜色的理解就有很大的距离,相同的颜色在中西方人眼里可以产生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黑色表示庄重,正式场合男子多着黑色套装,如婚礼、葬礼、宴会,庆典等等;白色在西方人眼里象征纯洁,所以用作婚纱之色,英语里说whitelie等于是说无害甚至善意的谎话;西方人认为红色表示危险,所以交通停车灯(redlight)及停车标志(stopsign)均采用红色。而在中国文化里,黑色往往表示邪恶、丑陋,故有“黑心”、“抹黑”、“天下乌鸦一般黑”之说;白色传统上与丧事有关,是孝服的颜色;红色在中国文化里是喜色,办喜事要用红色,还要贴大红喜字,送红纸包,等等。有些动物在两种文化中也会代表不同的形象,成为不同的象征。比如狮子在西方有兽王之称,从著名动画片《狮子王》(TheLionKing)中就可以看第九章文化与翻译4得出来,还有习语thelion'sshare(昀大或昀好的一份),beardthelioninhisden(入狮穴捋狮须;太岁头上动土),alionintheway(拦路虎),thelion'smouth(虎口,虎穴)等等。而在中国文化里,老虎是百兽之王,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上说虎乃“山兽之君”,却没有收入“狮”字,也许是因为亚洲大陆的狮子原产于亚洲西部,汉文化发祥地中原及江南地区都没有狮子,所以“狮”字是后来造的,从字形可以看出,“狮”不是象形字,而是形声字(左偏旁表示动物,右偏旁“师”是音符),说明该字较晚出现,可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与“狮”有关的表达法也很少,狮子即使后来融入了中国文化,也只不过引申出了狮子舞、狮子狗,以及石狮子等少数用法,而且由于古代中国人较少见到狮子,所以狮子舞及石狮子的形象均已变形,与真狮子相去甚远,曾有西方作者把中国的石狮子描写成了狗。然而中国古代的老虎却是很多的,所以“虎”是象形字,很古老,甲骨文中就已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汉语里与“虎”有关的表达法非常丰富,如生龙活虎、虎背熊腰、虎踞龙盘、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口、虎将、老虎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虎落平阳被犬欺。古人由“虎”字又造出许多字来,譬如唬(吓唬)、彪(虎纹)、虐(《说文解字》:“虐,残也,……虎足反抓人也”)。老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里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连国画里也只见到老虎,很少见到狮子。这是生态学对语言文化产生影响的一个例子。中国民间传说虎额上的斑纹似“王”字,所以老虎被尊为百兽之王,这恐怕是语言文字反过来也可能会影响文化意象的产生的一个例子吧。可以这样说,中西文化在它们所包含的文学、艺术、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法律等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像上文那样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不胜枚举。9.3文化的“不可译”现象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套复杂的信仰、态度、价值观、行为规范体系,这一体系由该群体所使用的语言来承载。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文化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所以用一个民族的语言来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不可译”现象。我们既不应该夸大文化的不可译性,也不应该盲目地轻视它,凡翻译中碰到独特的文化现象,译文在表达效果上的损失是绝对的,不可译性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反之,如果文化独特性降低,则可译性就提高。比如前文说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英文在家庭和亲属关系称谓上的很大不同,几乎所有的亲戚关系都能在汉语中找到相应的名称,但英语里却没有。像汉语里的“妯娌”和“连襟”,就难以直译成英语,只能意译成第九章文化与翻译5womenwhoaremarriedtobrothers以及menwhoaremarriedtosisters,但这并不是对等的翻译,只能算是解释,因为汉语词典也会这么解释妯娌和连襟的,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妯娌是“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连襟指“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也就是说womenwhoaremarriedtobrothers和menwhoaremarriedtosisters这两句只能说与“妯娌”和“连襟”的汉语定义基本对等,而不能说是这两个词本身的对等翻译。不过这并不是说这样的中国文化独有词就无法翻译了,像“她们是妯娌”这样一句话,不妨译成Theyaremarriedtobrothers.即只要稍加变通,把原来的名词译成了结婚的状态。同样“他们是连襟”就可以译成Theyaremarriedtosisters.但是“王军是我的连襟”却不大好翻译,如果译成WangJunismybrother-in-law,那么这句话更有可能意味着王军是我的姐姐或妹妹的丈夫,而不是我的连襟,所以也只好变通一下,译成Wang
本文标题:第九章 张春柏 汉译英 文化与翻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4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