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6.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1课题6.1.1红松之乡设计者史继辉时间2017.3.6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过程与方法根据资料、地图,获取有用信息,分析红松之乡的位置、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找出红松之乡这区域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重点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学习难点理解小兴安岭地区人民是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方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PPT过程设计主要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导入展示歌词,问:你知道这些歌词中包含着哪些区域的地理特征?从学生的回答中导入本课课题——北方地区(红松之乡)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二、初识红松之乡活动一:读图6-1,说出小兴安岭在我国的位置。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活动二:结合图6-3、6-4和6-5,说说该地的地形类型、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自然条件。1.小兴安岭的地形是山地。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林木的生长。2.小兴安岭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以及对林木生长的好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寒冷,即使降水量少,但蒸发量小,总体比较湿润。低于0℃的月份较多,湿冷的学生读图说出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学生读图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小兴安岭的成为红松之乡的自然条件。2条件,适合针叶林的生长。三、寻宝红松之乡活动三:说说“红松之乡”小兴安岭森林中有哪些宝藏?1.东北林区三宝:人参、貂皮、鹿茸2.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阐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云杉、冷杉……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看图6-5右边的文字介绍,思考:红松为什么如此珍贵?阐述:据不完全统计,60多年来,小兴安岭已经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材2.4亿立方米,几乎占全国木材供应量的1/5。问:这么多的木材是怎样输送到林区外的呢?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学生阅读课本结合所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学生读文字介绍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四、解困红松之乡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长期开发森林资源,使小兴安岭林区面临怎样的问题?1.对森林长期过量的开采,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2.人们对林下野生菌和药材的毁灭性挖掘,加上森林火灾、虫害等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活动四:怎样在开发林区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小组讨论5—10分钟。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代表发言3•解决措施:(1)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2)模仿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3)建立红松自然环境保护区;(4)新的经营方式,如把木材的枝丫、断木等剩余材料加工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等。(进一步补充)恢复和发展东北林区的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预防森林灾害,如虫灾、火灾。(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4)进行林业资源经济转型,发展木材深加工、森林旅游以及森林食品等。(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以前林区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伐木,收入也来自于出售木材。如今虽然人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森林,最终不仅绿色回来了,而且经济发展更快了。这是为什么呢?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红松之乡告诉我们:1.要创新方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3.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总是跟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作业《历史与社会》作业本P25-P264板书设计
本文标题:6.1.1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5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