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我眼中的伟人��毛.
我眼中的伟人——毛泽东主讲人:董朕课题小组成员:翟德云黄亚然王明发(排名不分先后)总括个人成长历程对国家及世界影响外界评价(台湾,国外学者)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浅析对毛泽东个人及思想的认识及感悟无处不在的毛泽东一、毛泽东世界观形成之路童年的毛泽东六年孔夫子:萌发爱国思想湖南第一师范:探索宇宙真理北大图书馆:找到马克思主义上海:确定信仰的关键时期二、他的思想是一种诱惑三、文化图腾毛泽东四、毛泽东是英雄还是偶像五、德国精英阶层的毛泽东情结六、日本人逐渐淡忘对他的崇敬七、加拿大有家饭店叫毛家食堂八、越南人民说:“我们热爱毛伯伯”九、毛岸英长眠在这里十、肖特西方最出色的毛传作家十一、伊门道夫毛泽东12次登上《时代》封面《时代》对于新中国的认识始于1949年,这年的2月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1950年12月11日的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时代》内文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列宁说:“通往巴黎的道路经过北京”,该个男人说准了,中国的红色老板毛泽东,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主义之路。4年前他还蹲在荒凉的西北延安的窑洞里。而上周,他却住在北京的宫殿,并肆无忌惮地藐视和谴责联合国。他的军队让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欧洲古老的骄傲在他面前颤抖。伍修权,毛泽东在联合国的代理人,一个不知名的将军,正在联合国宣扬毛泽东的自由世界理念,抨击美国在朝鲜所采取的行动。”1958年12月1日。封面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通常被翻译为:“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他将震惊世界。”58年的中国确实已经醒来,“大跃进”是这个年份最引人注目的标签。《时代》对那句拿破仑名言的理解显然也和我们存在不小的区别,它说的是:“让中国睡觉,当他醒来,世界会后悔的。”1960年8月8日。与格瓦拉、赫鲁晓夫同登封面。格瓦拉和他的古巴是本期《时代》杂志的中心。自59年卡斯特罗集团取得政权以来,美、巴关系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同年11月,美国国务卿赫脱提出“美国当前对古巴政策”,建议“改变卡斯特罗政权,或替换这个政权”,获得了艾森豪威尔的批准。60年2月,米高扬访问古巴,与此同时,美国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反对卡斯特罗政权的秘密行动方案”;5月,古巴同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到8月,美、古关系已经进入极端的紧张状态。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一左一右出现在格瓦拉身后,意指显然相当明显--同年9月,中国、古巴即正式建交。1962年11月30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同登封面。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时代》写道:“红色中国上周的行为使许多人感到了困惑。他们在中印边界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横扫性的胜利。阿萨姆邦,印度极重要的平原地带,盛产黄麻和茶叶,毫无遮拦地暴露在红色中国的军队面前。但是,红色中国却突然宣布战斗停止,退回到1959年11月7日的控制区以内。”中国军队的主动撤退让印度方面陷入了破坏和平的“道德泥沼”,当地大报《HindustanTimes》说:“最新的中方建议,不像是在提议和平,倒更类似于最后通牒。”1963年9月13日。与毛泽东一起在“龙舟”上领航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这一年9月,中苏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9月6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联合发表由毛泽东主笔的编辑部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文章说:“在中苏两党之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产生完全是由于苏共领导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时代》写道:“毛泽东曾卷入同美国的战争,同印度的战争,现在又同苏联关系破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三个国家。如今他已陷入孤立……”1967年1月13日。众所周知,此时此刻,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这一期《时代》的内文标题则是《红色中国:舞蹈的蝎子》,其中写道:“西方看到的一切都是零星的,因为只有少数记者被获准呆在北京,他们从红卫兵的海报和小册子上面得到了大部分的信息。譬如多伦多环球邮的DavidOancia就发现了毛泽东上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毛泽东一手提拔起来的继承人林彪元帅,以及更务实、更开放的刘少奇。”1969年6月13日。与布里兹涅夫、铁托、齐奥塞斯库、卡斯特罗等同登封面。本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冲突,中苏关系由此急转直下,走向对抗。正如《时代》所言,在苏联克林姆林宫召开的世界共产主义大会,本意是“各方领导人讨论最迫切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结果,大会内部却产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大分歧。本期杂志出炉的同一天,苏联政府发表声明称:沙皇政府虽已崩溃,但俄罗斯的边界不会变更,沙皇政府从未同中国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这也许恰可算作本期杂志的一个注脚。1972年3月6日。尼克松的“长征”。一个大大的“友”字,将整个封面分割为四个区域,主题凸显得相当明确--“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很少有美国总统花这么长时间,整整一个星期,呆在异国他乡,而且,这个国家,甚至还没有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虚拟的敌人。”《时代》周刊如此说。1976年9月20日。毛泽东之后的中国--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时代》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他的红宝书,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必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团结大多数,必须显示民主作风”……如此种种。1977年3月21日。毛泽东的遗孀江青。与毛泽东的婚姻,改变了电影演员江青的人生。“10年来,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女性之一,是8.5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的实际统治者,她决定着他们可以在舞台或者银幕上看到什么内容”,《时代》如此说道,“然而,今天,63岁的江青不再是一个革命的英雄,而成了反革命恶棍。这一突然的转变,缘自去年10月华国锋主席对她的逮捕”,“在她失势之前,她曾有机会接受纽约州立大学的RoxaneWitke的长时间访谈,告诉他关于她的那些故事”……本期杂志,《时代》节录了RoxaneWitke的访谈。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刘丽从来没遇见过穿着她制造的衣服的人。最近两年来,这个农民的女儿一直在中国南方广东省开平市的一家工厂里工作,天天泡在繁密的缝纫机声响里。刘丽尝试着想象穿她制造的衣服的那些人--'他们必须非常高,非常富有',她若有所思,'但除此之外,我实在想象不出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是的,这里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十二、毛泽东的世界粉丝一、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二、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三、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四、英国记者菲力普.肖特五、日本学者竹内实六、印度工商会联合会高级顾问巴拉伯七、新加坡心理医生杨新发八、德国画家伊门道夫假如没有毛泽东我认为,评价一个人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办法,就是把一个人从历史上抽走,假如他在历史上不存在,看人类社会是不是更好一些。如果更好一些,那麼这个人起的是负面的作用,而如果是更差一些,那麼这个人起的是正面的作用。对制度也是一样。比如说,假如历史上希特勒不存在,那麼就不会有几百万犹太人被屠杀,欧洲就不会有二次大战目。假如历史上斯大林不存在,那麼法西斯德国就完全有可能占领俄罗斯,占领高加索油田获得石油之後,恐怕美国也难对付。假如历史上日本天皇不存在,那麼亚洲人民就不会有日本侵略时的苦难,等等。那麼,假如历史上毛泽东不存在,历史将怎样演化呢?我认为,首先共产党不会有机会执政。实际上就是毛泽东在时,共产党的策略只要错一点点,就不会有後来的全国胜利,无论是象王明那样左或者象陈独秀那样右,都不行。因此,假如历史上毛泽东不存在,可以合理地推论是,蒋介石统治中国直到七十年代末。实际上,亚洲的许多国家共产党就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毛泽东,所以革命才惨遭镇压,如菲律宾共产党,印尼共产党都是这样。这一点就象足球教练的天才对球队所起到的作用一样。而蒋介石这套统治结构,亚洲许多国家也都是实行了的。比如说李承晚朴正熙就是南韩的蒋介石,苏哈托就是印尼的蒋介石,马科斯就是菲律宾的蒋介石,马哈蒂尔就是马来西亚的蒋介石。这些国家的统治方法和手段与蒋介石的方法和手段极为类似,而且都亲美,同美国友好。因此,从这些国家的今天状况来推论,如果历史上没有毛泽东,用这些亚洲国家的现状来推论中国的现状是相当合理的。尤其是印尼和菲律宾的现状可以供我们参考。而朝鲜则不同,因为朝鲜是单一民族国家,而菲律宾和印尼则是多民族国家。下面就来推论历史上没有毛泽东中国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中国的版图变化吸毒将泛滥成灾将不会有土地改革中国的工商业发展将长期萎迷不振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色情基地台湾无缘亚洲四小龙中国人的安全感系数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要避免文革和反右,就避免不了艾滋病吸毒泛滥成灾,国家没有强大的国防而四分五裂。你要一个没有吸毒没有嫖娼没有拐卖妇女儿童没有美军在大街上任意强奸妇女没有土匪没有绑票的有着强大国防的社会,那麼你就要承受大知识分子们去扫厕所,当官儿的经常受到迫害及有相当长的时间受到美国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百姓们也不大富裕这样的代价。究竟喜欢哪样,大家看着办?毛泽东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小平喜欢说:天塌下来有长汉顶着。在二十世纪,毛泽东这个长汉,为中华民族撑起了腰杆,为全世界受到不公平对待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撑起了一片蓝蓝的天。“毛泽东思想”浅析对某一思想体系进行历史和理论渊源的考察,是思想史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因为这种考察是深刻认识和确切理解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否则,思想体系的形成不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它甚至可能使思想体系的性质变得模糊不清。基于同样的考虑,国外学者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理论渊源的研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自本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围绕着这一主题,可谓著述不断,争论迭起。一般而论,国外学者都承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一支。本世纪60年代曾流行于欧美学术界所谓“三M”的说法,即马克思(Marx)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Marcuse)是“富裕社会、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而毛译东(Mao)则是“贫困社会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精神领袖”,就清楚地反映出了这一点。同时,严肃、审慎的国外学者又明确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生根,必定具备许多内部的和外部的历史、理论条件。作为全球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部分的毛泽东思想,本身具有极其鲜明和强烈的“独创性”(Originality),绝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重复或翻版。因此,国外学者又把它称之为“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东方形态”,或“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Sino-Marxism)。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思想历史、理论渊源不同的研究结论,直接导致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多样化的理解和定义。概括而论,至少存在着以下几种认识:其一,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虽然毛泽东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序列,但论及思想联系,它只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阶级斗争推动社会进步的学说。由于中国并不具备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容纳不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时,才有可能爆发社会革命的基本条件,而毛泽东则使倍受压迫的中国农民在掌握了阶级斗争理论后,承担了本应由工业无产阶级充当的历史角色,因此“毛主义”不是经典、规范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这一思想传统的“异端”。这也是“毛主义”“独创性”的本质体现。其二,另外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毛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中非常独特的一派。一方面,它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没有直接的承递关系,“毛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以列宁主义为中介而间接确立的;另一方面,它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伟人��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6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