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8秋季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准确朗读并默写四首诗歌。•2.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诗歌的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2、按表达方式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3、按内容分(题材):叙事诗、写景诗、友情送别诗、爱国怀乡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宫怨诗和闺怨诗、爱情诗。知识链接近体诗的押韵•参照平水106韵部,每个韵部里都有几十个字,这些字在中古音韵里“韵母”是相同或相近的。选定一个韵部后,整首诗该押韵的地方就要是这个韵部里的字(写宋词的话可以宽一点,相邻的韵部的字都可以用,叫做“通押”)。•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1、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2、只押平声韵。•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近体诗的节奏划分•古词句一般还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五言诗句一•般按“212”或“221”的音节划分。如: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七言诗句一般按“2、2、2、1”或“2、2、1、2”的•音节划分。如: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观沧海曹操曹操曹操(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qiáo)郡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得胜而归的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一心想着统一天下的宏伟事业。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向东登临多么水波动荡的样子秋风声把握诗意高高耸立。竦,通“耸”,高。银河真是庆幸同““苍”,青绿色。汹涌澎湃的波浪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向东登上碣石山,远望那苍茫的大海。海水是那样的起伏动荡,山岛是那样的高耸直立(山岛上)树木郁郁葱葱,百草丰美茂盛。秋风飒飒(sà)吹来,林木簌簌(Sù)作响,涌起巨大的波涛诗句译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都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真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抒发我的壮志吧。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赏析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观沧海》一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以”是目的连词。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东临碣石”目的是什么?观沧海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曹操“观沧海”是在什么季节?根据什么判断?•秋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证。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到了什么?(诗中哪几句是他看到的景象)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波何澹澹竦峙丛生丰茂萧瑟洪波涌起起伏动荡高耸直立郁郁葱葱丰美茂盛凄凉汹涌澎湃诗人的雄心伟业犹如这树木百草一样,生机勃发,也像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希望。激越的心情豪迈乐观生机盎然“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是否重复?“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现代汉语该怎样说?•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互文。作者亲眼所见吗?虚写,是诗人“观沧海”产生的联想这句是写日月、星河吗?大海的辽阔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借景抒情诗人借:秋的勃勃生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考考你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对象。2、﹃观沧海﹄水:山岛:树:草:风:波:澹澹竦峙丛生丰茂萧瑟涌起海水及山岛之景(实景)3、感日月:星汉:运行--出其中灿烂--出其里想象奇特胸怀博大(虚景)观沧海(叙事)(写景)写壮丽景色,展开阔胸怀,抒伟大抱负。(互文见义)主题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抒发作者的雄伟抱负和博大胸怀。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明诗悟理激趣初感1、元曲可分为和两种。2、本首小令课题中天净沙是,秋思是。3、马致远是代家和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等。他与、、并称。4、本文采用写法表达的之情。剧曲散曲曲牌名题目元《汉宫秋》杂剧散曲《青衫泪》《黄粱梦》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元曲四大家寄情于景孤寂愁苦思乡知识链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牌名题目元代曲作者元曲中的小令作者简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提示:注意节奏初读秋思枯藤老树昏鸦这景色有没有藏着作者的什么感情呀?衰亡、肃杀的秋色蕴含着无限的凄凉悲伤。景中有情枯老昏赏析小桥流水人家幽雅、悠闲、恬静、温馨但这是别人的家,我的家在哪里?烘托游子思家之情。小桥流水人家旅途所见之实在景象内心向往之精神家园古道西风瘦马西风,指秋风。道,象征人生之路。古,破旧之意。古道西风瘦马荒凉凄冷人瘦异乡奔波之苦瘦,实际上写人,表现了旅途生活的艰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涯游子的思乡之苦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愁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什么感情?点明主题的句子是哪一句?•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的凄凉愁苦之情。《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本首小令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样的写法一般被称之为或。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说一说•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首小令中都写了哪些景致?选出对你感触最深的景致,采用“读了____一句使我感触最深,因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缓缓前行。只见,缠满枯藤的老树上,几只归巢的乌鸦在盘旋;潺潺流动的小溪上,一座小桥通向不远处的人家;苍凉的古道上,那孤独的游子将要飘到何方?太阳就要落山了,想着那遥远的征途,浪迹天涯的游子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写一写比较《观沧海》《天净沙秋思》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想一想凄凉、愁苦思乡之情小结《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豪迈、乐观雄伟抱负博大胸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情交融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秋天傍晚凄凉冷落的景象思想感情写作手法思想感情同与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烘托思乡苍凉荒凉恬静写景抒情断肠对比反衬课堂总结我国古典诗歌关于夕阳和秋天的诗句: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2、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7、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次”:停宿、停泊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注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我带回洛阳。诗意•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五言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字,共四十字。•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次北固山下•王湾•(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品读欣赏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点明自已是客游在外,、奠定了全诗的情调氛围,旅途在青山之外
本文标题:2018秋季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75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6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