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20170810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合理使用药学部12004年公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5年建立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网2009年《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10年《关于印发〈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年《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2011年~2013年连续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2012.4月卫生部长84号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相关政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迈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为逐步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3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012年12月发布《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4年4月《关于做好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门诊、急诊抗菌药物静脉使用情况的监测4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015年7月印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是抗菌治疗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纲领性文件帮助临床医师、药师等专业人员理解: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思路,各类抗菌药物的定位具体疾病的治疗,更应依据各部位或各种病原体感染的临床指南《指导原则》与各类指南的关系,好比宪法与各种下位法的关系5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015年7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三、切实作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四、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六、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6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三级综合二级综合口腔肿瘤儿童精神病妇产妇幼抗菌药物品种、品规数量要求抗菌药物品种数=本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抗菌药物品种数,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与甲氧SMZ/TMP)呋喃妥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5-氟胞嘧啶可不计在品种数内≤50≤35≤35≤35≤50≤10≤40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注射剂型≤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口服剂型≤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品规≤2个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品规口服剂型≤5个注射剂型≤8个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3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4个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4个深部抗真菌类药物品种≤5个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三级综合二级综合口腔肿瘤儿童精神病妇产妇幼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20%≤20%≤10%≤25%≤5%≤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0%≤40%≤50%≤10%≤50%≤10%≤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60%≤70%≤40%≤60%≤5%≤60%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三级综合二级综合口腔肿瘤儿童精神病妇产妇幼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0≤40≤40≤30≤20儿童医院按照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5≤40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情况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合理率100%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1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静脉输液占比静脉输液使用率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急诊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1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合格标本)送检率≥50%住院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合格标本)检查百分率≥80%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指标公式(或释义)要求处方点评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25%每位接受处方点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不少于50份处方(或50条医嘱)13•说明: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2.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14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016年8月国家卫计委印发《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一)工作目标。6个方面的具体指标。(二)主要措施。主要措施包括9大方面。(三)保障措施。15抗菌药物相关政策2017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一、高度重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二、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要求三、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四、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与评价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六、加强督导检查和结果运用七、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16医疗机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信息表XXX医院(自行修改)科室名称:统计期间: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科主任签字:17用药病人信息用药信息通用名姓名病历号用药主要诊断药物用法感染性疾病科是否会诊使用前是否微生物送检是否紧急情况下使用处方医师处方时间审方药师美罗培南张某123456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0.5g/q12h是是否李某20170103王某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信息表责任部门责任人职务联系地址邮编办公电话传真电子邮箱手机18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9•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2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放射、超声等影像学结果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诊断为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21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病原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原则上应根据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是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2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后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23四、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24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预防用药目的预防特定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预防用药基本原则用于尚无细菌感染征象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预防用药适应证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应针对一种或二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应限于针对某一段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感染,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应积极纠正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原发疾病或基础状况。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以下情况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对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与方案在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高危人群中,有指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对象和推荐预防方案,见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6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持续时间超过7天的高危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患者基础疾病免疫功能状态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史其预防用药指征及方案需参阅相关专题文献。诸多因素影响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27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预防感染种类预防用药对象抗菌药物选择风湿热复发①风湿性心脏病儿童患者②经常发生链球菌咽峡炎或风湿热的儿童及成人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内膜炎高危患者[2],在接受牙科或口腔操作前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时①托儿所、部队、学校中的密切接触者,②患者家庭中的儿童利福平(孕妇不用)环丙沙星(限成人)头孢曲松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①患者家庭中未经免疫接种的≤4岁儿童②有发病者的幼托机构中≤2岁未经免疫的儿童③幼托机构在60天内发生2例以上患者,且入托对象未接种疫苗时,应对入托对象和全部工作人员预防用药利福平(孕妇不用)脾切除后/功能无脾者菌血症①脾切除后儿童②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属于功能无脾)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5岁以下儿童:每日阿莫西林或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5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至少1年28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预防感染种类预防用药对象抗菌药物选择脾切除后/功能无脾者菌血症②患镰状细胞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儿童(属于功能无脾根据年龄定期接种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四价脑膜炎奈瑟菌疫苗5岁以下儿童:每日青霉素V口服,直到满5岁5岁以上儿童:每日青霉素口服,有人建议至少用药至18岁出现发热时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头孢呋辛青霉素过敏者可予磺胺甲噁唑/甲氧苄(SMZ/TMP)或克拉霉素新生儿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眼炎每例新生儿四环素或红霉素眼药水滴眼肺孢菌病①艾滋病患者CD4细胞计数<200/mm3者②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受者SMZ/TMP百日咳主要为与百日咳患者密切接触的幼儿和年老体弱者红霉素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GBS感染29附录1: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预防感染种类预防用药对象抗菌药物选择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GBS感染①孕妇有GBS菌尿症②妊娠35~37周阴道和肛拭培养筛查有GBS寄殖③孕妇有以下情况之
本文标题:20170810抗菌药物管理政策与合理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71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