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北大自考环境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环境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2、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更多的强调物理环境,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3、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①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②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相对缺乏这种应用和基础理论的区分,它是问题指向的。③环境心理是一门交叉学科。④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4、透镜模型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5、生态心理学:勒温的两个学生巴克和怀特在自然状态下,通过对一般居民日常行为的研究,从这个工作中也逐渐开始了一个新的领域,即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强调物理情境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6、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出现。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1981年欧洲成立了“国际人类及其物理环境研究学会,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国际应用心理学联合会。7、环境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①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②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③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涉及多种情境和多样人群,特别包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④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8、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第二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2、心理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⑴主试与被试;⑵变量;⑶高限效应;⑷低限效应;⑸额外变量;3、收集数据的测量技术(需要记住几种测量技术的名称,包括自我报告中所包含的三种具体方法的名称):①观察;②自我报告;③档案检索4、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1、叶克斯-多德逊定律,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时,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此外,唤醒和操作任务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简单任务则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2、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理论或刺激过载理论。按刺激负荷理论的观点,负荷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导致注意减弱)3、行为局限理论行为局限理论中的“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①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丢失②阻抗③以及习得无助感。*4、适应水平理论5、环境应激理论前面提到的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例如,刺激过载可以看作是应激的结果;唤醒水平的提高是构成应激的一部分;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应的最终结果;行为局限是应激的标志。应激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噪音、污染等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6、生态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生态理论运用的最多。第四章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1、环境知觉是从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这些过程。2、汉尔森(1978)提出环境知觉包括认知的(思维的)、情感的(情绪的),解释和评价的成分。(填多选)3、环境知觉理论:(1)格式塔理论;(2)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这种理论也称为生态学观点,强调知觉反应的先天性;(3)学习理论认为;(4)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一个模型。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我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权重),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个体利用可能歪曲的信息对环境的真实特征做一可能性的判断。强调知觉是一个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4、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5、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⑴画草图:⑵图示反应:⑶再认任务:⑷距离估计6、影响认知地图的因素:(1)环境熟悉程度;(2)社会阶层;(3)在个体差异。7、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填空2002.4)8、认知地图的获得对环境的认知地图的获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个体的成长发展,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另一个是个体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如何获得其认知地图。儿童大约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知地图。儿童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要经历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即①注意并记住路标,②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③对一些路标形成组块、群集,④这些组块、群集再与其他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成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的过程与以上四个阶段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成人还会利用出版的地图,帮助自己对环境的探索,从而有助于很快建立起对新环境的认知地图。9、认知地图在脑中记忆的表征形式有两种,一是类似于外界环境的心理图像或意象;另一是命题式的。10、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11、促进寻路的情境特征: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①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可区分性,②视觉接近的程度,③空间规划的复杂性。12、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掌握指路地图的特点(P57),以便问答题中和认知地图相区分。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p50-51)】第五章气候与行为1、周围环境是指我们周围摸不到、看不见的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例如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2、环境负荷指的是环境给个体传递的信息量。环境负荷有三个特性:环境信息的强度、新奇性、复杂性。环境负荷可以分为高负荷环境和低负荷环境。高负荷环境指环境输入的感觉信息量多;低负荷环境指周围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少。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的激活水平。3、对气候和行为之间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观点:①气候决定论,②气候可能论,③气候概率论。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气候概率论则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质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的概率比另一些大。4、温度与行为(1)温度可以分为周围温度与有效温度。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2)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身体的温度调节。周围环境的知觉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湿度和风力。5、与操作行为:长时间在热环境中会妨碍智力型任务的操作;在热环境中的时间稍短一些,完成机械操作会受到干扰,担是对警觉性的任务则可能产生干扰,随后得到促进。6、热与社会行为(1)高温减少人际吸引,特别是当热与拥挤相伴随时。在某些情境中,热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分享效应”,是否与他人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与他人分享同样的环境遭遇时,高温不会降低人际吸引,相反,高温会减少人际吸引。(作为热与人际吸引的一个特例解释)(2)热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可以用“消极情感逃离模型”来解释:消极情感可能是热和攻击性的一个中介变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形来表示。在U形的某一段区间内,消极情感增加了攻击性行为,但是超过这一个区间,攻击性随消极情感的增加而下降,因为此时尽快消除不适感成为个体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P74页第二段)。(3)热与利他行为:热使利他行为减少。7、冷与行为8、大气压变化对医疗、情绪和行为的影响9、风与行为第六章光照、颜色、气味与行为1、光的心理意义(1)光照通常比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2)如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向路人征集实验的志愿者,报名的人更多;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餐馆侍应生得到的小费也要多。2、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这种人为光饥饿者。光饥饿的问题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这些问题与季节有关,也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季节性情感障碍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因而,如果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可减轻甚至消除上述症状。清晨和傍晚给予光照、戴在头上的日光帽,可有效地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3、什么是最佳光环境?光环境的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一个方面。光环境设计应具有①明亮、②舒适③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4、颜色有三个心理特征分别与光的物理特征相对应:①色调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②饱和度与光纯度的物理特性相对应;③明度与光的物理刺激强度相对应。5、按人们的主观感觉,彩色可以分为①暖色:指刺激性强引起皮层兴奋的红、橙、黄色;②冷色,指刺激性弱,引起皮层抑制的绿、蓝、紫色。非彩色的白、黑也给人不同的感觉。6、颜色对行为的影响:(1)色彩影响我们的情感,这与人的个性密切相关。(2)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可使:①皮肤温度下降,②脉搏减少,③降低血压,④减轻心脏负担⑤自杀人数下降。(3)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①具有息怒;②放松;③镇定的功效。当犯人闹事以后就将其关进粉红色的禁闭室,10多分钟后,犯人就会打瞌睡。(4)画廊的墙及地毯的颜色会影响参观者运动和停留的时间。宜采用亮米色。(5)给家庭主妇试用不同颜色的颗粒状洗涤剂,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红色时,主妇的反应是这种洗涤剂使手变得粗糙了,烧手。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黄色时,主妇们大多抱怨洗不干净衣服。当白色换成蓝色时,洗涤剂效果很好。(6)病人的房间:①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②紫色使孕妇镇定,③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总之,最理想的色彩莫过于大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绿色和水与天的蓝色。它们是大脑皮层最适宜的刺激物,能使疲劳大脑得到调整,并使紧张的神经得到缓解。7、气味与行为有六类基本气味,依次为花香、果香、香料香、松脂香、焦臭、恶臭。香与臭是一种主观评价,香味使人感觉舒适,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一种气味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就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绪时对一种气味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第七章噪音与行为1、声音的属性:声波有频率、振幅和频谱三种物理属性。声波的频率决定了音高;振幅决定了响度;频谱,即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声波合成的复合音决定了音色。2、噪音,决定噪音对人行为影响的变量(1)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①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②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2)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①噪音音量越大,越
本文标题:北大自考环境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8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