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2.一年中,我们学校的每天正午太阳高度都是一样的吗?为什么?1.地球的公转特点方向:周期: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地轴的由西向东一年即365.2422天倾斜状态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不一样,因为一年中,我们学校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季节而变化的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1)图示时间为___月___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_(2)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大?______(3)此时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___(4)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纬度)上,此图反映南半球正值____季。太阳光线NSBA622夏至B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北回归线冬PMPN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高度为900,杆影长为0。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发现2、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3、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地球上中高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夏高冬低。1.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AC夏至6月22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BD秋分9月23日前后春分3月21日前后动画联结1、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0)(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0°)(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1)在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2)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纬23.50°向南北两侧递减(3)在春分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思考:1.观察你所在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太阳,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朝南,夏凉冬暖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最低四、昼夜长短变化问:温州夏天天亮时间大约是几点?冬天天亮大约是几点?你知道为什么吗?思考:你知道吗,温州一年中哪个月份白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6月最长,12月最短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活动1.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3.南极圈(南纬66.5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昼夜等长极夜极昼1.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夜长于昼。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3.南极圈(南纬66.5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昼夜等长极昼极夜四、昼夜长短变化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2.北半球的夏半年(自春分日至秋分日)(1)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其中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3.北半球的冬半年(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1)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其中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2)北极圈(北纬66.5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一般选在我们北半球的冬季,此时是南半球的夏季,气候比较好。思考1、火柴杆的影子何处最短?2、正午太阳高度何处最大?ABCA点。影长为0A点。太阳高度为900结论: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零。2。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也越来越长。思考:1.小华一家准备购买海宁某商品住宅小区一套带有小院的位于一层的住房。如果想让小院内阳光充足,阳光不被前面的楼房挡住。请你帮忙出个主意,小华什么时候看房子最好。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长。反馈练习1.从我国的“国庆节”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B2.小张的家乡刚好在北回归线上,他的家乡一年可以观察到()A:一次太阳直射现象B:两次太阳直射现象C:每天都有太阳直射现象D:没有太阳直射现象3.产生春夏秋冬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A:地轴不垂直于黄道面B: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C:地球公转的速率变化D:地球公转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AA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本文标题:4.3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二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0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