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背景分析随着老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城市独居老年人已经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出现在人们眼前。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该年全国22.8%的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为独居老人家庭,独居老人的总数高达783.51万人。并且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独居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城市地区独居空巢家庭已经占到8.3%独居老人这个群体因其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其心理问题形势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具有心理问题的独居老年人没有种族、经济收入、教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的区别。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阶层中都存在,只是程度及方式不同而已。国外有研究报道,在对2100名生活在美国4个州193个救助机构中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者中,有三分之二的老年人在精神健康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有半数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有25%的人会出现忧郁症的种种迹象,另外,超过半数的老年人在服用安定、镇定剂或抗抑郁药等。而在我国,一部分独居老年人幸福快乐度晚年,另一部分老年人却出现了心理障碍,产生了生理疾病。针对独居老人的一系列问题,北上广等地区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以保证独居老人安享晚年,但并未形成系统性和普遍性。许多帮扶政策缺乏制度化,一些有益于独居老人的政策流于纸面,不能很好的贯彻实施。同样,在学术界,人们对独居老人的相关研究也出于起步阶段。在在CNKI网上2000至2014年的数据库中,篇名中含有独居老人或独居老年人的研究论文有200余篇,但是这些研究涉及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不足10篇,大多是调查独居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困难等。这些研究报告大多停留在对独居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客观报告,较少有研究从独居老人自己的视角出发去了解独居老人面临的问题,去探讨独居老人对于他们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的感受与理解,更少有研究将独居老人面临的种种具体问题与他们遭遇的心理问题。本研究的设计正是试图填补此一空。所谓老年人偏执心理,就是片面而固执的心理。会把周围的人对他的无意的行为误解为恶意行为的心理。老年人的偏执心理不仅会对老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其家庭生活。案例:刘阿姨自从被诊断出患有冠心病后,她就非常怕吵闹,不管怎样她都不愿在噪音稍大的地方生活。她让儿子一家搬出去住,因为她受不了小孩子吵闹的环境。如果住在楼上的人稍微发出点声音,她就会马上感到自己的心脏不舒服,到后来,他甚至让家人换房,住到了顶层。可她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腿脚不好的老伴,老人因上下楼十分不方便,便只能呆在家里。而这样长时间与外界缺乏沟通的环境会让老年人产生孤独感,会加剧老人的心理问题,使老人想问题时更加偏激。老年人的孤独心理,通常是指老年群体在心理方面上寂寞无聊和孤独无依的状态。老年人的孤独心理是因为近年来独居老人逐渐增多,形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家庭只剩下一位老人,而这些老人缺少来自社会的关爱以及因丧偶等因素造成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很多老年人与社会脱轨。这使得很多老年人都出现了孤独的心理现状。同时老人的退休,也会对老人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觉得自己不再被社会需要,成了无用的人。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感觉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这逐渐使老人远离社会。特别对于平常性格比较孤僻,并且对不爱与人交往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感觉更为强烈。案例:在长春市湖西社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今年80多岁,老人只是一个人生活,老伴去世的早,儿女又都外地,没有人照顾老人。平时很少与邻里沟通,邻里们看老人家可怜,就时常帮助老年人买些菜,送一些生活用品,可是有一段时间邻居们几天都没有看到这位老人,以为老人出门了,直到邻居们发现老人家的门口传出恶臭味道才报警,原来老人已经死在家里几天了。这让邻里们都很心痛,很震撼,老人就这样惨死在家中。老年人暴躁心理的产生是源于精神生活的匮乏和后天受教育程度,许多80后的孩子,由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从小就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即使是成年后,父母仍在子女身上投入大量的情感和金钱。但在老年人生病或出意外时,却得不到孩子们照顾,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老人们很难接受,很多老人容易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自卑可怜的情绪更是很常见。这些不良的因素困扰着老年人的心理,很容易让他们变得敏感,产生不安、暴躁、抱怨的情绪。案例:王女士是一位中学的老师,在外地工作,母亲时常不惜打长途电话抱怨其父亲脾气特别暴躁,老两口在家动不动就为小事吵得厉害,这让工作繁忙的张女士感到身心疲惫。抽出时间回家,本想好好休息,结果却成了专职的矛盾调解员,比上班还累。父亲的突然暴躁让家人都身心疲惫。所谓臆想就是,主观的想象心理。老年人自己的身体稍有不适或是身边同龄的亲友生病都会害怕,推己及人,总是觉得自己好像也生病,到处求药求医,谁的话都不相信,病没有起色,却花了很多的冤枉钱。同时对待挫折的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对社会充满敌意,经常会产生臆想情绪,很多小事都可能成为疾病的诱因,如邻里纠纷,子女工作婚姻的不顺利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案例:老张今年快80岁了,身板一直很硬朗。退休之后心情也还算是乐观,但他去年医院探望的姐姐时,看到姐姐因病痛苦不堪的情形,印在心里久久不忘。从那以后,老张每天郁郁寡欢,常感觉自己胸闷、喘不上气,怀疑自己的心、肺都出了毛病。子女陪着他到好几家医院都去检查过,但始终查不出明确的病因,两年下来,老余的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寝食难安,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心理性消费需求会上升,而物质性消费需求会下降,一个社会的养老保障水平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程度。但是现实生活中,提供给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涉及到时间、精力、情感等方面的付出,而家庭成员、社区以及社会在独居老人心理保养方面的困难,不仅是由社会竞争带来的时间成本的上升,还有家庭以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片面注重对独居老人的物质补给,而缺少对独居老人心理需求的关注。不能否认是,来自子女的情感支持是独居老人心理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子女的孝敬无法代替老人夫妇之间的那种随时间流逝也未曾消磨殆尽的亲情。人到老年,生理、心理的某些变化并不能完全被身处中青年阶段的子女所理解,只有朝夕相处、己有亲情的老伴才能充分理解并给与照料。作者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独居老人比配偶健在的老人孤独感更加强烈,一方面是他们渴望得到子女的关心照顾,但是又担心会增加子女的负担,不敢向子女提出太多要求,结果是,这种孤独感越来越强烈,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另外,由于专业性的缺乏,陪护人员给老人提供主要是生活上的照料,没有相关知识技巧为老人提供心理支持。马斯洛认为:“所有的人(某些病态的人除外)都需要或者希望对自己有一个稳定的、切实的、通常是高的评价,或者希望自重,并获得周围人的尊重。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笔者走访时发现,高龄独居老人,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护人员照顾的老人经常被社区内其他人员忽视,在问及老人是否感觉到被疏远时,被访者中有6人认为很少发生,2人认为经常发生。由此可见,独居老人有被尊重的需求。有句俗语叫做“老有所需”这体现了老年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学历越水平越高,那么这种价值需求就越强烈,同时该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就越深刻。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虽然大多数老人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但当问及老人是否对未来有信心时,老人由于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放弃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但是当老人谈到自己过去的成就时,满怀自豪,能体现出老人对于自我实现的追求。社会支持是个人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各种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降低生活中的紧张度,促进人们适应社会环境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几个案例深入分析城市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了解政府、社会、家庭、朋友、邻居等对城市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程度。主观支持是个体体验到的或情感上感受到的支持,一般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与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肖水源,1987)。家庭是维系亲情的重要纽带,是老年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中国老人深受传统文化旳影响,大多数老年人更是把晚年生活寄托于家庭。他们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又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社会交往的内容与范围大大缩减,这时候亲情成为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寄托。但是随着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己经呈现出瓦解的趋势,家庭养老的心理调节功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笔者走访的实际情况,独居老人的心理支持主体仍是家庭,尤其是配偶,其次是子女,大部分独居老人表示与家人关系和睦。
本文标题:社会独居老人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09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