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聊城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
1聊城市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聊城市水利局2018年6月2前言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水利发展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全党要大力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解决好水安全问题,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安全保障工作,省水利厅编制了《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并经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常务会会议审议,山东省人民政府于2017年12月23日以鲁政字[2017]224号印发《关于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要求各市县两级政府依据《规划》编制本区域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具体工程、具体措施和具体时序安排。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的批复》(鲁政字[2017]224号)、2018年全省水利局长会议和《2018年全省水利工作要点和责任分工》(鲁水办[2018]16号)安排部署,2018年3月14日,山东省水利厅下发《山东省水利厅关于抓紧编制各市水安全保障3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市要迅速完成本市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经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由市政府批复实施。聊城市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迅速组建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确定了技术支撑单位。在《聊城市水安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过程中,多次研究和论证规划和方案内容,6月25日-7月19日,先后5次通过座谈讨论、重点分析、通知问函等不同方式进行征询;7月20日,征求了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属开发区管委会的意见建议,完成了市直13个有关部门的会签;7月25日,邀请省水利权威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根据各方面意见,对“规划”进行了反复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规划”紧紧围绕省政府批复印发的《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结合聊城实际,科学谋划制定本市水安全保障目标、任务,确保《山东省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涉及聊城各项任务落地实施。1目录第一章基本市情水情................................1第一节经济社会概况..............................1第二节河流概况.................................1第三节资源禀赋特点..............................3第四节旱涝灾害情况..............................5第五节水安全保障现状............................6第二章水安全保障面临的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21第一节水安全保障面临的基本形势.................21第二节水安全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25第三章水安全保障总体思路..........................31第一节指导思想................................31第二节总体思路................................32第三节基本原则................................34第三节规划水平年..............................36第四节发展目标................................36第四章水安全保障主要任务..........................41第一节打造“全域水城”.........................41第二节构建节水型社会...........................41第三节建设坚实大水网...........................502第四节强化水灾害防御...........................56第五节加强水生态保护...........................58第六节深化水管理改革...........................67第五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75第六章工程投资及实施安排..........................77第七章保障措施....................................78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78第二节落实任务分工.............................78第三节保障建设资金.............................79第四节确保土地供给.............................80第五节强化项目推进.............................80第六节深入宣传引导.............................811第一章基本市情水情第一节经济社会概况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被列入国家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合作发展经济区,被定为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东向出海的桥梁纽带城市,享受到中部地区产业政策。被列入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区位优越。聊城市辖东昌府区、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8个县(市、区),另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3个市属开发区,全市土地总面积8715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64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节河流概况聊城市河流众多,有属于黄河流域的黄河、金堤河,有属于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和漳卫河。其中,黄河、金堤河、漳卫河属于边境河道,徒骇河、马颊河纵贯全市。古运河从东南到西北贯穿全境。全市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支流共有2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10条,100平方公里至300平方公里的24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下的田间排水沟渠3362条。河流总长度1950.842公里,河网密度0.22公里/平方公里。一、黄河黄河属于边界河道,自阳谷县陶城铺进入聊城市,流经阳谷和东阿两县的7个乡(镇),至牛店镇李营出境。主槽宽度300~1000m,平均纵比降约万分之一。其中我市境内河长59.52公里,流域面积面积20平方公里。二、金堤河金堤河是黄河下游一条支流,为平原性河道。发源于河南滑县耿二庄处,流向东北,经豫、鲁两省,至河南省台前县张庄附近穿临黄堤入黄河。干流全长158.6公里,流域面积5047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河长80.8公里,流域面积115平方公里。三、卫运河卫运河由上游漳河、卫河两条治理汇流而成,流经境内的冠县、临清两个县市,为省际边界河流,临清站以上流域面积37200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河长83.69公里(包括卫河9.17公里),流域面积408.1平方公里。四、徒骇河徒骇河干流发源于莘县文明寨村,于沾化县暴风站入渤海,流经莘县、阳谷、东昌府区、度假区、开发区、茌平、高唐,至高唐县李集村出境入德州市,河道全长436.35公里,流域面积13902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河长169.5公里,3流域面积5182.7平方公里。五、马颊河马颊河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市金堤河分水闸,自莘县沙王庄村进入聊城市境内,流经莘县、冠县、东昌府区、茌平、临清、高唐,至高唐董姑桥出境入德州市,于无棣县入渤海,河道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8330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境内河长123.2公里,流域面积2870.8平方公里。第三节资源禀赋特点一、水资源量聊城市平均年降水量560.6毫米,全市多年当地水资源总量11.86亿立方米(地表水2.63亿立方米,地下水9.62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0.39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10.80亿立方米(地表水1.06亿立方米,地下水9.93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0.19亿立方米)。外调客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每年聊城市黄河水量指标为7.92亿立方米;聊城市一期引江水量为1.80亿立方米,二期新增调江水量2.445亿立方米,至2035年,我市引调长江水总量达4.24亿立方米。二、水资源特点我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一是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全4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206立方米,仅占全省人均当地水资源量的63%;亩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152立方米,仅占全省亩均当地水资源量的56%。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当地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0.4‰左右,但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却分别占全国的4.6‰、3.9‰、3.7‰左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口持续增加,水资源承载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由于降水、地形、植被、地质等条件的差异,造成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也不平衡,基本上是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年平均降水量东阿比临清多60毫米左右;地表水由于受降水和下垫面的影响,也是东南多,西北少。地下水资源受区域降水和补给条件的优劣影响,东南部多于西北部。总之,本市水资源东南部相对丰富,西北部相对贫乏。三是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剧烈。连丰、连枯、旱涝急转是我市水资源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历年降水量最大1051.8毫米(1960年),最小283.6毫米(2005年),极值比达3.7;全年降水量的3/4集中在汛期特别是7、8月份,甚至集中在一、两次特大暴雨洪水。年际年内变化剧烈的自然特点是造成我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也给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聊城市水资源的禀赋和特点,凸显了水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决定了水资源已成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资源制约之一。5第四节旱涝灾害情况我市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夏季天气炎热,降水集中;春秋两季干旱少雨。受这种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因素影响,我市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发生。聊城市的雨涝有4个特点:一是周期性,大涝年出现周期为25年左右,中涝年的出现周期为10年至15年,小涝年的出现周期为5年;二是连续性,如1929年至1931年连续3年出现雨涝,1961至1964年连续4年出现雨涝;三是突发性,如1985年7月23日晚东昌府区大部、冠县东部、茌平西部突降大暴雨,日降雨量最大分布为329.4毫米、163.7毫米、227.8毫米;四是季节性,年际内一般是夏秋多涝,在大涝年和特大涝年内又具有暴雨集中,夏秋连涝的特点。聊城市自1949年至2018年小涝年出现了9次、中涝年5次、特大涝年3次。平均每次间隔年数为7.4年、13年、20年。占总年数的11.9%、7.1%、7.1%、4.8%。近年来,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旱涝灾害更是呈现突发频发重发态势,先后发生了1999-2002年全市性严重干旱、2010-2011年秋冬春三级连旱。2010年和2013年我市汛期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雨,造成部分农田积水严重,良田积涝成6灾。同时,也造成部分排水沟渠的坍塌和淤积。2010年冬季至2011年3月份,我市遭遇了重大干旱,据分析是1951年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年份,气象干旱等级达到一百年一遇,属特大旱情。据统计,全市粮食作物受旱面积达585万亩,其中重旱面积达221万亩。受干旱影响,全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5000多眼机电井出水量明显不足,造成先后有7.5万人和近万头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2013年7月26日6时至28日6时,全市平均降雨量68.8毫米,最大点雨量达到263.5毫米。东昌府区、临清市、茌平县、高唐县、开发区的降雨量均接近或超过100毫米;此次降雨强度大,范围广,为我市罕见。7月26日凌晨,聊城城区及开发区城区最大6小时平均降雨量219.8毫米,为建国以来第三位(1985年314.9毫米、2010年225.5毫米),
本文标题:聊城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4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