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第九-1章MRI原理及进展
MRI检查技术的主要内容1、影像显示:显示技术检查方法2、生物化学分析: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一、探索新的成像对比度,提高成像的组织分辨力。二、加快成像的速度。这两方面的进步贯穿着磁共振成像的整个过程。但它们都是在磁共振的一些基本扫描序列基础上通过磁共振硬件的发展和计算机软件的突飞猛进来改进而实现的。磁共振技术发展的两个方向:MRI原理及进展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一、MRI扫描仪的基本硬件构成•一般的MRI仪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其他辅助设备主磁体•磁共振最基本的构建•产生磁场的装置•最重要的指标为磁场强度和均匀度•MRI按磁场产生方式分类永磁电磁常导超导主磁体0.35T永磁磁体1.5T超导磁体•MR按主磁场的场强分类–MRI图像信噪比与主磁场场强成正比–低场:小于0.5T–中场:0.5T-1.0T–高场:1.0T-2.0T(1.0T、1.5T、2.0T)–超高场强:大于2.0T(3.0T、4.7T、7T)梯度线圈•作用:•空间定位•产生信号•梯度线圈性能的提高磁共振成速度加快•没有梯度磁场的进步就没有快速、超快速成像技术脉冲线圈•作用:如同无线电波的天线•激发人体产生共振(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采集MR信号(收音机的天线)•脉冲线圈的分类–激发并采集MRI信号(体线圈)–仅采集MRI信号,激发采用体线圈进行(绝大多数表面线圈)3D-FFEMatrix512×512FOV2.5cm•利用2.3cm显微线圈采集的指纹MR图像计算机系统及谱仪•数据的运算•控制扫描•显示图像其他辅助设备空调检查台激光照相机液氦及水冷却系统自动洗片机等二、MRI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1、人体MR成像的物质基础•原子的结构电子:负电荷中子:无电荷质子:正电荷原子核总是绕着自身的轴旋转--自旋(Spin)•地球自转产生磁场•原子核总是不停地按一定频率绕着自身的轴发生自旋(Spin)•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荷,其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因而以前把磁共振成像称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自旋与核磁地磁、磁铁、核磁示意图•用于人体MRI的为1H(氢质子),原因有:–1、1H的磁化率很高;–2、1H占人体原子的绝大多数。•通常所指的MRI为氢质子的MR图像。何种原子核用于人体MR成像?•人体内有无数个氢质子(每毫升水含氢质子3×1022)•每个氢质子都自旋产生核磁现象•人体象一块大磁铁吗?通常情况下人体内氢质子的核磁状态通常情况下,尽管每个质子自旋均产生一个小的磁场,但呈随机无序排列,磁化矢量相互抵消,人体并不表现出宏观磁化矢量。把人体放进大磁场2、人体进入主磁体发生了什么?•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质子自旋产生核磁,每个氢质子都是一个“小磁铁”,但由于排列杂乱无章,磁场相互抵消,人体并不表现出宏观的磁场,宏观磁化矢量为0。进入主磁场前后人体组织质子的核磁状态•处于高能状态太费劲,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处于低能状态的略多一点•进入主磁场后人体被磁化了,产生纵向宏观磁化矢量•不同的组织由于氢质子含量的不同,宏观磁化矢量也不同•磁共振不能检测出纵向磁化矢量MR能检测到怎样的磁化矢量呢???MR不能检测到纵向磁化矢量,但能检测到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如何才能产生横向宏观磁化矢量?90度脉冲激发后产生横向宏观磁化矢量3、什么叫共振,怎样产生磁共振?•共振:能量从一个震动着的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而后者以前者相同的频率震动。体内进动的氢质子怎样才能发生共振呢?给低能的氢质子能量,氢质子获得能量进入高能状态,即核磁共振。怎样才能使低能氢质子获得能量,产生共振,进入高能状态?90度脉冲激发后产生的宏观和微观效应低能的超出部分的氢质子有一半获得能量进入高能状态,高能和低能质子数相等,纵向磁化矢量相互抵消而等于零使质子处于同相位,质子的微观横向磁化矢量相加,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90度脉冲激发使质子发生共振,产生最大的旋转横向磁化矢量,这种旋转的横向磁化矢量切割接收线圈,MR仪可以检测到。氢质子多氢质子少•无线电波激发后,人体内宏观磁场偏转了90度,MRI可以检测到人体发出的信号•氢质子含量高的组织纵向磁化矢量大,90度脉冲后偏转道横向的磁场越强,MR信号强度越高。•此时的MR图像可区分质子密度不同的两种组织•检测到的仅仅是不同组织氢质子含量的差别,对于临床诊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总是在90度脉冲关闭后过一定时间才进行MR信号采集。4、射频线圈关闭后发生了什么?无线电波激发使磁场偏转90度,关闭无线电波后,磁场又慢慢回到平衡状态(纵向)•射频脉冲停止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横向宏观磁化矢量逐渐缩小到零,纵向宏观磁化矢量从零逐渐回到平衡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核磁弛豫。•核磁弛豫又可分解为两个部分:•横向弛豫•纵向弛豫横向弛豫•也称为T2弛豫,简单地说,T2弛豫就是横向磁化矢量减少的过程。90度脉冲•不同的组织横向弛豫速度不同•不同的组织T2值不同纵向弛豫•也称为T1弛豫,是指90度脉冲关闭后,在主磁场的作用下,纵向磁化矢量开始恢复,直至恢复到平衡状态的过程。90度脉冲•不同组织有不同的纵向弛豫速度•不同组织T1值不同•重要提示•不同组织有着不同•质子密度•横向(T2)弛豫速度•纵向(T1)弛豫速度•这是MRI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的基础5、磁共振“加权成像”T1WIT2WIPD•所谓的加权就是“重点突出”的意思•T1加权成像(T1WI)----突出组织T1弛豫(纵向弛豫)差别•T2加权成像(T2WI)----突出组织T2弛豫(横向弛豫)差别•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突出组织氢质子含量差别何为加权???•在任何序列图像上,信号采集时刻旋转横向的磁化矢量越大,MR信号越强T2加权成像(T2WI)•T2值小横向磁化矢量减少快MR信号低(黑)•T2值大横向磁化矢量减少慢MR信号高(白)•水T2值约为3000毫秒MR信号高•脑T2值约为100毫秒MR信号低反映组织横向弛豫的快慢!T2WI平衡状态90度激发后采集信号时刻脑水T1加权成像(T1WI)•T1值越小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快MR信号强度越高(白)•T1值越大纵向磁化矢量恢复越慢MR信号强度越低(黑)•脂肪的T1值约为250毫秒MR信号高(白)•水的T1值约为3000毫秒MR信号低(黑)•反映组织纵向弛豫的快慢!T1WI脂水平衡状态90纵向弛豫90重要提示!!!•人体大多数病变的T1值、T2值均较相应的正常组织大,因而在T1WI上比正常组织“黑”,在T2WI上比正常组织“白”。如何区分T1WI、T2WI•1、看TR、TE•T2WI:•长TR(2000毫秒)、•长TE(50毫秒)•T1WI:•短TR(400-800毫秒)•短TE(10-15毫秒)T2WIT1WI如何区分T1WI、T2WI•2、看水和脂肪•T1WI:•水(如脑脊液、胃液、肠液、尿液)呈低信号(黑)•脂肪呈很高信号(很白)•T2WI:•水呈很高信号(很白)•脂肪信号有所降低(灰白)T2WIT1WI•3、看其他结构•脑组织:•T1WI:白质比灰质信号高•T2WI:白质比灰质信号低•腹部:•T1WI:肝脏比脾脏信号高•T2WI:肝脏比脾脏信号低如何区分T1WI、T2WIT2WIT1WIT1WIT2WI三、MRI进展方向•成像速度更快•常规SE、T2WI序列15-25分钟•快速超快速梯度回波1秒以内•EPI100毫秒以内4分53秒1秒•空间分辨率更高•常规:256256•高分辨:512512,10241024512512•从单纯形态学分析向功能成像转变•脑功能成像•心功能成像•肝功能成像•肾功能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MRS)脑功能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早期:颅脑、脊柱•目前:可用于全身各部位四、MRI的基本技术和新技术•常规MRI•超快速MRI•MRA•扩散成像•灌注加权•MR水成像•脑功能成像•MRI仿真内窥镜•MRI电影•MR频谱分析•介入性MRI1、常规MRI•包括常规T1WI、T2WI、质子加权成像•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MRI技术•单层成像时间短于1秒,适用于:•不能控制运动或神志不清病人•胸部、腹部屏气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各器官功能成像2、超快速成像技术3、MR血管成像(MRA)•不用造影剂的MRA(常规MRA):适用于全身血管病变的显示,也可用于血管血液流速、流量分析。•对比增强MRA:能提高常规MRA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适用于动脉瘤、大血管疾病的MRA检查。对于大血管疾病的检查,对比增强MRA已经能基本取代血管造影。MRA4、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检测组织内水分子热运动水平,适用于:•超急性期脑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检出发病6小时内甚至2小时以内的脑梗塞•CT12-24小时以后•常规MRI6-12小时以后T2WIT1WI扩散成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后,利用超快速成像序列进行扫描,可反应组织的血流灌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适用于:•超急性期脑梗塞,大面积梗塞于血管闭塞后可立刻检出•心肌血流灌注分析,检出早期心肌缺血5、血流灌注成像T2WI灌注成像T2WI6、MRI水成像技术•利用人体内的水作为天然对比剂清晰显示含水器官的解剖和病变。•内耳水成像•MR延腺管造影•MR脊髓造影(MRM)•MR胆胰管造影(MRCP)•MR尿路造影(MRU)MRCP内耳水成像3DFRFSE-MRCP水成像序列不用造影剂快速得到高分辨率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利用人工刺激(听觉、运动、视觉等)配合特定的MRI序列标识出脑组织的各功能区,适用于:•避免手术损伤•脑科学研究7、脑功能成像•利用MRI薄层扫描技术及特定的软件进行重建,模拟纤维内窥镜对空腔脏器进行腔内观察,有利于鼻腔、鼻咽部、气管、支气管、胃肠道、血管等部位病变的显示。8、MRI仿真内窥镜•能对心脏、关节等进行运动、功能分析9、MRI电影10、MR频谱分析•能对组织的化学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反应组织的代谢、功能状态。•1H:检测脑组织某些低浓度代谢产物•31P:ATP、ADP含量分析•13C:酶缺乏性疾病的诊断•19F:5-FU的作用机理研究•23Na:肿瘤细胞生长评价•利用MRI作为监视手段进行介入性放射学手术,避免医生病人遭受放射线损害。•MRI导向活检•MRI导向射频消融•MRI导向微波治疗•MRI导向冷冻治疗•MRI介导血管成型术和内支架植入术11、介入性MRI五、MRI的优点和缺点(与CT比较)优点•组织分辨率较CT高,可检出更多的病变•大多数病变不用造影剂就能较好显示•不用造影剂就可较好显示血管•没有骨性伪影,有利于后颅窝、椎管等部位病变的检查•多参数成像,能为病变检出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可任意断面成像,CT一般仅能进行横断面扫描•无放射线损伤•钙化显示不及CT•空间分辨率一般不及CT,但现代先进的MRI的空间分辨率已与CT接近•受磁场影响,一般监护仪器不能进入MR室,因而不适用危重病人•价格比较昂贵•操作较为复杂缺点MRI的优点和缺点(与CT比较)•重要提示•尽管MRI有很多优点,在定位诊断方面明显优于CT,在定性诊断方面也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是部分病变的MRI信号变化仍缺乏特异性,因而有些病变的定性诊断仍较困难。•MRI不是万能的!•MRI与CT是互补的!六、MRI造影剂•MRI可以获得良好的组织对比,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驰豫时间有较大的重叠,进行MRI平扫常达不到定性诊断要求,MRI对比剂,它能改变组织的驰豫时间,从而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提高组织对比度一、分类生物分布性MRI对比剂的应用细胞外对比剂:钆类制剂,在体内非特异性分布,可在血管内与细胞外间隙自由通过。细胞内对比剂: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些细胞作为靶来分布。(如:网状内皮系统对比剂、肝细胞对比剂)特点:注入静脉后,立即从血中廓清并与相关组织结合优点:摄取对比剂组织与不摄取的组织间产生对比(一)细胞外、外对比剂:其作用与浓度有关:常用其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磁特性顺磁性对比剂由顺磁性金属元素组成,如钆、锰。超
本文标题:第九-1章MRI原理及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56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