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七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七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本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知识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在考试时,本章内容既可以单独出客观题,还可以同实务结合出客观题、简答题,但所占分数一般不会太高。考生应关注以下内容:1.掌握审计证据的特性;2.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3.掌握分析程序;4.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总体要求;5.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6.理解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和变更。第一节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还应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二、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错报风险越大,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第一节审计证据(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证据质量的衡量,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审计证据是否相关必须结合具体审计目标来考虑。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3)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环境。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第一节审计证据(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第一节审计证据(三)充分性和适当性的关系——证据的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可能难以弥补。(四)对证据充分性、适当性评价时的特殊考虑——对文件记录可靠性、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矛盾证据和成本的考虑。(1)对文件记录可靠性的考虑审计工作通常不涉及鉴定文件记录的真伪,注册会计师也不是鉴定文件记录真伪的专家,但应当考虑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并考虑与这些信息生成与维护相关控制的有效性。如果在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情况使其认为文件记录可能是伪造的,或文件记录中的某些条款已发生变动,注册会计师应当做出进一步调查,包括直接向第三方询证,或考虑利用专家的工作以评价文件记录的真伪。第一节审计证据(2)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信息时的考虑如果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使用被审计单位生成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就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获取审计证据。(3)证据相互矛盾时的考虑如果针对某项认定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能够相互印证,与该项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则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如果从不同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或获取的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不一致,表明某项审计证据可能不可靠,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4)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与所获取信息的有用性之间的关系,但不应以获取审计证据的困难和成本为由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在保证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前提下,控制审计成本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增强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所必需的。但为了保证得出的审计结论、形成的审计意见是恰当的,注册会计师不应将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高低和难易程度作为减少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的理由。第一节审计证据三、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包括:1.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2.检查有形资产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3.观察观察是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4.询问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第一节审计证据5.函证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6.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7.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第一节审计证据8.分析程序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注意:第一,上述程序单独或组合,用于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第二,所获取证据的证明力;第三,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第一节审计证据【例题1·单选题】注册会计师在对甲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获取到下列证据,其中,可靠性最强的是()。A.甲公司连续编号的发运单B.甲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的应收账款明细账C.甲公司编制的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D.向甲公司债务人发出的应收账款询证函的回函[答疑编号811070101]【答案】D【解析】选项ABC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均为甲公司自己编制提供的证据,而应收账款询证函的回函是甲公司以外的单位提供的证据,其可靠程度高于甲公司自己提供的证据。第一节审计证据【例题2·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对审计证据的要求也越高B.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C.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不同来源获取的不同审计证据相互矛盾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必要的审计程序D.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答疑编号811070102]【答案】B【解析】在获取审计证据时,只有满足了充分、适当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才会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因此,考虑获取审计证据的成本并非必须的。第一节审计证据【例题3·多选题】下列有关审计证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A.经过注册会计师检查的文件记录均应视为非常可靠的证据B.检查有形资产不仅能够证明实物资产的存在,还能证明其归被审单位所有C.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只能证明在观察发生的时点的情况D.注册会计师通过询问程序也能证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答疑编号811070103]【答案】ABD【解析】检查记录或文件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询问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第一节审计证据四、分析程序(一)分析程序的目的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必须实施)分析程序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异常变化,或者预期发生而未发生的变化,识别存在潜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分析程序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状况或盈利能力发生变化的信息和征兆,识别那些表明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的事项。2.用作实质性程序,单独或结合其他细节测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此时运用分析程序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节约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3.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必须实施)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在已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做最终把握,评价报表仍然存在重大错报风险而未被发现的可能性,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便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第一节审计证据(二)分析程序运用的一般步骤1.确定分析的项目;2.确定期望值;3.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4.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5.调查异常的数据关系;6.评估分析结果(三)分析程序经常使用的数据1.被审计单位内部数据前期数据、当期财务数据、预算或预测、非财务数据等;2.被审计单位外部数据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数据、经济预测组织发布的预测数、公开的财务信息等。注意:对这些信息可以采用绝对额、相对额、比率、趋势等分析方法。第一节审计证据(四)用作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强制要求)。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的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注意:第一,并非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所有方面均实施分析程序。如了解内部控制。第二,所使用的数据汇总性比较强,其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中账户余额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比,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使用的分析程序所进行比较的性质、预期值的精确程度,以及所进行的分析和调查的范围都并不足以提供很高的保证水平。第一节审计证据(五)用作实质性程序1.目的:实质性分析程序与细节测试都可用于收集审计证据,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实施的前提第一,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单独或结合细节测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第二,如果重大错报风险较低且数据之间存在稳定的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实质性分析程序对特定认定的适用性并非所有认定都适合使用实质性分析程序,如果数据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可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将无法运用实质性分析程序。第一节审计证据影响因素:(1)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同一认定的细节测试。4.实质性分析程序的有效性(1)相对于细节测试而言,实质性分析程序能够达到的精确度可能受到种种限制,所提供的证据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证据,证明力相对较弱。(2)预期值的准确性越高,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程序获取的保证水平将越高。(3)可容忍错报越低,可接受的差异额越小;计划的保证水平越高,可接受的差异额越小。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降低可接受的差异额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增加。第一节审计证据六)用于总体复核1.总体要求:在审计结束或临近结束时,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强制要求)2.总体复核阶段分析程序的特点:因为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并非为了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实质性的保证水平,因此并不如实质性分析程序那样详细和具体,而往往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3.再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考虑对全部或部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评估的风险是否恰当,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评价之前计划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是否有必要追加审计程序。第一节审计证据【例题4·单选题】以下审计程序中,不属于分析程序的是()。A.根据增值税申报表估算全年主营业务收入B.分析样本误差后,根据抽样发现的误差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C.将购入的存货数量与耗用或销售的存货数量进行比较D.将关联方交易与非关联方交易的价格、毛利率进行对比,判断关联方交易的总体合理性[答疑编号811070201]【答案】B【解
本文标题:第七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5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