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最为瞩目的成就之一是新经济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在西方人们把新制度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提并论,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的时代它将越来越多的对引导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安排以增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那么它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它有哪些流派和体系?这些流派的观点是什么?(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其产生阶段,20世纪70年代迄今是其发展阶段。制度经济学的产生1937年11月,科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存在费用的观点,这篇论文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然而科斯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只是到了1960年科斯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社会成本问题》才受到重视,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首次明确使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分析了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安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运用交易费用将产权制度问题纳入到经济分析之中,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1966年斯蒂格勒对“科斯定理命名”引起许多学者对交易费用和产权问题进行研究的兴趣,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得以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将已有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于企业制度的研究,分析企业的目标和行为,形成了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结构理论和张五常为代表的企业性质论。有些学者则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分析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由此形成了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近十年来有些学者还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由此形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并使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日趋成熟。(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具有理论基础意义的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新制度科学家如科斯,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张五常等都采用这一范畴作为分析工具。威廉姆森还把他对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他们利用交易费用范畴对制度和经济运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试图阐述隐含在经济活动背后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及其历史演变,并进而创建了他们的理论体系。对于交易费用的内涵,新制度经济学如科斯,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都做过界定。例如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交易费用解释为“利用价格个机制的成本”,他同时认为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阿罗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成本或代价”,诺思将交易费用定义为“交易成本是规定和实施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的成本,因而包含了那从经济贸易中获取的政治和经济组织的所有成本”,埃格特森的定义是“个人交换他们对于经济资产的所有权和确立他们排他性权利的费用”,张五常则将交易费用界定为“所有那些在鲁滨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成本”,在这种经济中既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但是他认识到了交易的稀缺性是分析交易成本的产生的原因。交易费用的存在表示经济不是无摩擦运行,在交易中付出的额外成本都归为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类型: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两类(1)事前的交易费用即起草谈判保证落实的某种协议的成本(2)事后的交易费用指交易发生之后所负的各种费用.对于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威廉姆森在科斯的基础上扩展和深化对交易成本的认识后,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以及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来分析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其中,人的因素是指他对人的行为的两个假设: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指的是: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交易的不确定性,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指的是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诺思则主要从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人的机会主义动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分析主要是针对事后的交易费用的形成。诺思关于商品和服务的多为属性与信息不对称引起交易费用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事前的收集和传递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分布质量的信息费用产生的原因的了解,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对交易费用的影响的分析则有助于我们对事后交易费用的理解。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理论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他对交易费用决定因素的分析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交易费用的应用研究上,他借助交易费用工具研究了各类组织问题,特别是企业市场及与之相关的签订契约的问题。在威廉姆森看来企业市场和两者的混合形态被看做是不同的组织形式经济活动在其中的配置是个决策变量,企业被描述成治理结构,企业的内部具有实际的经济意义,契约订立过程包括简单的地拍卖人提供的非面对面交易到交易各方的身份起着关键作用的复杂的双边交易。特别强调私下解决而不是法律的作用。(2)产权制度产权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科斯运用交易费用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强调了产权界定和产权安排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性侵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才能有效的消除外部性。《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全面分析了产权明晰化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描绘的市场机制是充分有效的,最终结果是不受法律状况的影响的,外部性也能根治。一旦考虑交易费用,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因此产权明晰化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产权制度是人类社会制度集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具体制度安排。科斯认为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紧密相关,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形成不同的交易费用,产权制度的安排形式具体结构和内容确定了交易双方在交易中的行为准则和具体行为规范,并促使交易各方必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关于产权的界定,阿尔钦将产权定义为“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菲吕博顿则认为“产权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关系与他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许多学者还探讨产权的形式,例如威廉姆森根据所有者拥有产权的完整性或残缺性把产权分为三种形式,即私有产权,共有产权和国有产权。他还对共有产权的过度利用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分析了共有产权向私有产权转变的必然性。(三)新制度经济学的流派及主要观点1.企业产权结构理论企业产权结构不同则企业中运行的制度也会不同,并且每种制度运行的效率也不同。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发表的《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一文标志着企业产权理论的形成。该文分析了了古典业主制企业剩余索取权,监督权和经营决策权安排给企业主,为什么是最优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企业内部的监督者激励问题,提高企业绩效。所谓的合伙制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投资并分享剩余收入共同监督和管理的企业。詹森和麦克林在1976年的论文中对合伙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要想保证合伙制企业具有高效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合伙人就分享剩于收入达成彼此满意的协议,二是每个合伙人的监督工作都是认真完成的,并且可以毫无代价的加以观察。在这两个条件下合伙制的产权结构将是增进企业生产力的一项制度,但是一旦这两个条件不能满足就会在合伙人中出现偷懒和搭便车的行为,这样企业就会难以维持下去,业主制和和合伙制得产权结构难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要求,无法降低大规模企业的风险,巨额的监督费用和成本。股份制的产权结构能解决上述难题,现代公司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从产权结构来看股份制的特点在于:剩余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权分离,即所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允许并产生了职业经理阶层。这种分离促使了为维护所有者的利益而产生的制约经营管理者的制度安排。为了防止经理拥有决策权会导致经理的目标会偏离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对经理的监督和激励就成为股份公司必须克服的问题,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产权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法马,尼古斯,詹森等对非营利性企业和社会主义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了研究,从而也对推进企业产权结构理论作出了贡献。2.企业性质理论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的角度,以交易费用为工具说明企业出现和存在的原因,边界的确定。将企业的性质界定为契约。他认为企业不过是用一个长期契约代替一系列市场契约,这两种契约都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年也认为企业是一种契约组织中每个雇员与雇主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报酬合约关系。张五常1983年对科斯的企业性质理论作了进一步提出了关于企业性质更透彻的解,他指出科斯关于企业对市场的替代的说法不确切,应该说它是一种契约形式取代一系列契约形式。企业也是一种市场制度,企业和市场都是一种契约只是形式和机制不同罢了,所谓企业替代市场是用要素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是一份契约取代另一份契约,其本质其本质并非企业代替市场,而是企业制度的创立用高效的市场代替低效的市场。近几十年来企业契约性质理论又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并把它应用于企业激励契约的设计和企业最优所有权结构等问题的分析中,从而大大推进了企业性质理论。其中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主要代表有格罗斯曼和哈特,企业激励契约的设计即规范代理理论的代表主要是有莫里斯和霍姆斯特姆等企业最优所有权结构理论的主要代表则是哈特和张维迎等.3.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主要代表得是诺思,诺思将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应用于经济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重新作出了解释。其基本观点;经济增长的关键地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有效率的产权结构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国家决定产权结构,因而最终要对造成经济的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其功能是弱化偷懒和搭便车的道德风险。它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历史上国家的不稳定性即国家的兴衰4.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创立人力资本理论以来,经过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人力资本理论迅速发展。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是集中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与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个人收入分配关系等有关人力资本的技术层面的研究。舒尔茨1968年指出随着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产生了对制度的新要求,人力资本在需求自身的参与权是要求表明制度状况,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对制度的新的要求,一些政治和法律就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他还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滞后提出了批评从历史上,也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了拥有土地已经越来越不在意味着占有了重要经济力量的源泉,相对于人力资本的物质资本所有权情况亦是这样。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硅谷高科技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硅谷备受关注,在探寻硅谷成功的奥秘过程中,人们发现硅谷的成功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创新存在密切关系。因而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更是受到了学者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取得长足的发展。结语新制度经济学范围广阔,内容庞杂,非我这一篇短文就能说清楚的,许多重要文献也没有阅读归纳。本文仅是就读过的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文献做一梳理归纳,亦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悟。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核心,交易成本不为零时,权利得界定是重要的,制度对资源配置具有重大影响。科斯理论的另一个重要逻辑是,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一种制度安排与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因此选择合适的制度就非常重要。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小到单个的合同制度,大到国家的宪政理论,中间有企业和市场的制度,另外还有制度本身的变迁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致力研究制度——绩效的因果关系和传导机制。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更接近现实更符合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它从批判新古典理论过于抽象的理论入手,加入一些不确定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企业中形成的理论对企业改革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考文献1企业的性质,罗纳德·科斯,19372.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60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引言
本文标题: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6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