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农民工形象
龙源期刊网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农民工形象作者:张宁春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6期摘要: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主要指的是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身份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身上既有农民本身的质朴又有城里人的现代化特性。艺术要反映真实生活的基本要求,就使得艺术家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异常敏感,农民工题材也就成了画家热衷于表达的题材之一。通过深入分析研究表现农民工形象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挖掘其背后的价值,揭示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农民工;工棚;工笔人物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近些年来工笔人物画发展迅速,不断创新,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其中也不乏有表现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题材的作品,本文以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农民工形象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李传真的《工棚》进行详细分析。从造型手法、色彩运用以及构图形式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作者的艺术语言及艺术思想,挖掘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希望能对我们今后工笔人物画的创新有所启发,也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当下社会中的农民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农民工是被“异化”了的农民,跟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一样,他们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建设者,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他们不属于城市,虽然他们对城市的生活很向往,但他们始终处在城市的边缘,他们这种很复杂的心理有时候不为很多人所理解,本文所选取的《工棚》是反映农民工生存现状的经典作品,凝结着作者的情感和对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表现出画家的社会责任感。李传真对苦难有着更深的理解,现实生活的艰辛和她的经历影响了她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走向。他的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方艺术写实观念的长处,把他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加上她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使她的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工棚》是李传真农民工题材的代表作品,此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她以反映真实人生的态度描绘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塑造出了生动的农民工形象。传统的工笔画都是以线造型,先白描后渲染,而《工棚》里塑造人物形象用的“线”,不是勾出来的,而是用沾墨或沾色的笔,经过反复积墨或积色才呈现出来的。但是作品中最终“积淀”出来的“线”,还是保留有传统线条的意味与精神。最后线面相融,墨色相浑,很好的将人物与“线条”融合到一起,让人感觉很厚重、坚实。这种融合了西方写实主义画风的技法,增强了工笔画人物画的写实艺术表现力。画面的整体色调以灰色和黑色为主,层次分明,在灰调中融入墨色、褐色、黄色、白色等颜色,丰富了整体的色调。而染色的手法也不同于常规的着色模式,因为单薄的白描加渲染的龙源期刊网方法表现不出这类题材的沉重。她摒弃了分染、罩染以及三矾九染等传统手法,用一种很随意的、浑然的水性笔迹来塑造结构,画面效果存在各种偶然性,在笔墨游戏中不断寻找、调整,再对橡皮、白乳胶、砂纸等材料灵活运用,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选用灰色而不是明快的颜色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农民工的身份和生活环境,表现出一种沧桑感。这幅作品的构图给人一种很满的感觉,画面主要描绘了八位农民工,他们形象、姿态、表情各异,有的坐在床边,有的躺在床铺上,居住的空间很小、很拥挤,上下铺的安排很巧妙,床和梯子有一种强烈的平面构成形式,床铺将八个人物分成了四组,分割画面使作品带有一种形式感,有意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床铺的分割本来有点平均,所以就需要通过人物的安排来打破这种平均,不然会很僵硬、死板。但画家巧妙的避开了这一问题,每组人物描绘都有主次之分,有取舍、虚实,还有一种空间感,前后拉开了距离,而突出的四个人物又有所区分,上铺一个人的头画出了画面,一个人在最边角的位置,下铺有一个人的脚伸出了画面,这又是一种取舍,这不仅使画面的人物多而不乱,而且使画面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的描绘,饭盒、水杯和鞋放在一起,冒牌的行李包、舍不得扔掉的旧牙刷、纸袋全部堆积到一起,让人感到窒息的拥挤。更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墙上贴的两张旧报纸,体现了他们内心的憧憬和他们被社会关注的现实。没有安全保障和卫生条件差的生活环境让人同情,画家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热情和对这一群体的尊重去表现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体现出画家深切的人文关怀。作品中的人物并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又茫然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积极面对生活,要靠自己支撑起一个家,但是,憨厚老实的他们在城市里被嘲笑、被骗、拖欠工资的事情常有发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茫然无助,甚至都不被人尊重,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的世界是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世界,他们在劳作时满身汗水,靠体力、靠智慧,真的很不容易,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凑在一起,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工形象。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画家,一个艺术家,一定要到生活的第一线去,要去了解你要表现的形象,你是他,你才能画出他来,你必须是他,你的作品才能叫别人感受成他,所以你要画农民工,不是去到工地上去拍几张照片,让他们给你摆摆动作就能画好农民工,那离你认识的农民工太远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要反映我们身边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还应该反映出当代农民工身上特有的时代精神。李传真类似的作品还有《守望》系列、《民工图》、《工棚·家》、《在路上》等。这些作品反映了她真正关注民间和民生的艺术创作理念,表达了她对她所要表达的对象的尊敬,还有不断努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其中《工棚·家》表现了农民工家庭的一个场景;《在路上》则表现的是3名神采飞扬的新时代农民工,反映了在新的形势下,他们的境况正在发生一些好的变化。关注当下的生活是艺术家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应该努力摸索与这个时代的相符合的艺术语言,创新是永远的话题,希望能对今后的工笔人物画创新有所启发。同时希望能唤起人们对当下的农民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且给现在的创作起到警示作用:一是要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二是表明中国人物画还是能揭示现实的,不只是一个生活瞬间的简单再现。农民工问题不能回避,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这一问题能很好的得到解决。龙源期刊网参考文献[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年10月月15日)》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00版[2]陈孟昕.意象写真,为民讴歌——李传真工笔作品《民工》系列、《工棚》与近作释析【J】.美术2009[3]葛士恒.观者的优越——当代艺术中的“民工潮”.选自2009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论文集[4]刘梦梅.现代审美视野中农民题材绘画的艺术表现空间【J】美术2008(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标题: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农民工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8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