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与管理对策
1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与管理对策摘要:当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处在一个矛盾纷争的多发期。互联网的迅捷、互动、跨时空传播等特性使之日益成为公民言论的集散地与传播通道。如何妥善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情传播,并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一、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1、突发性与即时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与偶发性,使得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舆情传播也具有突发性的典型特征。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即时传播成为可能,比如9•11事件,在恐怖分子驾机撞击世贸大楼的短短几分钟后,就有纪录这一瞬间的文字和画面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世界各地。2、多元化与易偏性多元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传播主体的多元,网络的草根性和去中心化激发出多种声音和各种表达方式,发布主体可以是政府、组织和个人;二是传播形式的多元,互联网允许信息以各种媒介表现形式在网上自由流通。当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往往是理性与非理性交织,一些论坛和博客常常被当作个体情绪宣泄的通道,言论容易出现片面和偏激现象。3、规律性与混沌性网络舆情是现实社会舆情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和表现,它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并有其生成、扩散、传播与消亡的规律。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往往又是与政府处理、媒体报道以及网民态度等因素息2息相关,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谓“混沌性”,是指互联网上充杂着大量的网络水军,他们有着隐蔽且固定化的操作手法,通过在短期内大量制造某种意见来推动或是瓦解某种舆论。二、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演变机制1、初生期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形成的源头一般都是始于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网民个体在得知相关事件的信息后,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个人看法,此时的意见仅仅是零散的,但正是在这些看似杂乱的信息中就包含着可能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议题。在网络舆情的初生期,信息以个体化、零散化的形式传播,且尚无主流媒体的介入,信息处在高度不确定性之中。2、高涨期初生期的网络信息,一方面借助网络传播的迅捷与便利,通过论坛、微博等的大量转发而迅速膨胀;另一方面经过主流媒体报道,迅速成为社会热点,由虚拟空间的舆论话题转变为现实社会的关注焦点。此时的网络舆情在线上线下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发酵,关注人数呈几何倍数增长,进入网络舆情传播的高涨期。3、振荡期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并非总是直线式上升或下降,更多的情况下,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波浪式的发展轨迹。即发展到一定高潮后,会经历一定时期的萎缩或沉寂,但受某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又会出现新高潮,这种“高潮——萎缩、沉寂——发展”的周期可能会重复多次。[2]4、淡化期一般而言,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传播在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会随着危机的解决、相关部门的干预或是新事件的出现而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近期,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虽是一种令人心酸的调侃,但也真实地反映了网络时代信息大量增殖传播的客观现实。当然,一些重大3社会事件尽管暂时得到平复,一旦出现新的诱因,也极有可能被“旧事重提”,再度成为热点。三、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与管理对策1、分级分类,构建舆情类别体系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网民身份的差异更是千差万别。因此,要形成对网络舆情有效的应对与管理,首要的是对舆情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处理,构建完善的舆情类别体系。从网络舆情所涉及的领域来看,主要可以分为时政类舆情、经济类舆情、文化类舆情、社会类舆情等,从网络舆情的影响程度来看,不同议题的舆情预警级别也是不一样的,从低到高依次可以划分为一般、重大、特大等。基于对舆情类别和级别的判断,可以为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供指导。2、依托技术,挖掘生成演变规律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舆情分析研判难度的增加,有关网络舆情安全与社会安全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逐步成为热点,比如文本数据自动分析、WEB数据自动分析、舆情感情色彩分析、人工智能与决策和复杂性社会网络系统等方面。[3]借助技术手段,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再加之必要的人工经验判断,进而实现对网络舆情的量化分析和及时预警。3、预警联动,形成流程化的应对及时捕捉网络热点、焦点话题,分析网络舆情信息,预测网络舆情走势,并使之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决策、服务于管理,是网络舆情分析工作的根本目标。因此,各级管理部门对于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总结的阶段,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能够形成一套制度化、流程化,同时又兼具灵活性的应对方案,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效率。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4[2]宋海龙,巨乃岐,张备,濮小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化与控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2-16[3]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66-70
本文标题:论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与管理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1366 .html